黄彩园
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劳动小学,广西 河池 547400
摘要:伴随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日益多元创新,学生学习习惯对提升学习成绩尤为重要,同时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也是当下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重要任务之一,具有较大的意义影响。然而现阶段有关我国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策略研究相对较少,基于该问题现状,要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如加强积极调动、提升兴趣引导、构建家校合作体系、丰富教学模式等,本文在此对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进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具体如下。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好的学习习惯能让人终身受益,因此,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把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作为教学重点来研究。本文作者即从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出发,对影响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列举了一些培养语文习惯的教学策略,值得语文教师借鉴。
一、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逐渐完善,基于素质教育要求及核心素养理念,将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模式创新,将学生作为其培养主体,将学习习惯养成作为培养目标,不断深化其效率性及质量化十分关键。学习习惯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准则及观念思维,多受教师、家长及多方面影响波及。学习习惯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形成,而是需要长期养成及教育引导的融合产物。当然从方法层面理解,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步骤性、构思化,体现了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系统布局、思路设计等。学习习惯养成主要是指通过引导教育方式,为学生构建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为培养学生良性学习行为及思维意识打下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
(一)加强积极调动
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生活体验,在对小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养成引导中应注重其调动性。首先,应该对学习氛围进行营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所在。例如可以进行科学家、学者等图像宣传,通过板报等形式将世界文豪、我国文学作家等进行大力宣传。并对其事迹、成绩等进行阐述。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内容学习的重要性、意义性。当然教师也可以进行反面素材宣传,让学生明白缺乏对语文知识掌握对日后发展的不利方面。其次,需要对学习环境进行优化。主要以教室与课堂为主,对教室内部进行优化设计,添加学习元素,如学习选插画、座右铭、古诗词等,这些都可以成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如提问、反问、设问等学习激发方式的引用,对提升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十分有利。最后,进行互动式学习调动,通过竞争意识及思维模式构建,让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主动沟通、互动交流,进而养成共同学习、互相学习的学习习惯。
(二)提升兴趣引导
在培养学生学习养成习惯中可以从兴趣层面出发,将兴趣作为培养学习意识及习惯的重要推动力。具体如下:首先,强化语文核心素养,在进行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的主观意识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加强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应用性,并从功能发挥角度对其进行完善。如比喻、造句、作文写作等,教师在该过程中要注重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关联。这样才能让小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学习的意义性。其次,进行兴趣培养,在兴趣培养方面需要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如课文朗读、课文解析、作文写作等,并可以通过小朗读比赛、小作品、小诗歌竞技等,全面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及学科内容的兴趣度。最后,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构建情景式教学。小学语文内容往往与“语言”紧密相连。如: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引用古诗词,将其内容进行简单扼要的概述、中心思想提取。让小学生思维中产生特定场景,并将该诗词意境进行全面呈现。并在其过程中利用设问、疑问、反问、暗示等技巧。这些语言的应用及搭配对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情景设计十分有利。
(三)构建家校合作体系
家庭是学生终生教育基地,家长是学生第一任教师。所以,要以学校与家庭二者为教学实施主体,构建家校合作体系。首先,应该完善家校沟通机制,家长与教师应对学生在家庭、学校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沟通、互相配合。让双方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及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及学习计划制订打下基础。其次,家校合作体系构建过程中家长需要对自身素质及理念进行全面转变。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程度重视。如多陪陪孩子、多关心孩子,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些都对孩子学习习惯养成极为有利。最后,需要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将学习重点向家庭方面转移,家长应该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并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阶段式跟踪。
(四)丰富教学模式
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同时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丰富,这也是核心素养及生本教育的重要体现。首先,需要对教学主体进行确定,将学生作为教学目的及实施主体。全面进行生本教育及理念灌输。在该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将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方法进行优化,将一味地背死书转变为思维延展、实践运用。强化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点进行掌握解惑,让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第二,随着当下我国网络信息技术逐渐普及应用,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信息化建设,将语文教学内容制作成媒体课件,如古诗词可以营造成意境形式,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感受立体化教学的魅力性,也对巩固自身学习习惯及意识形成十分关键。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策略进行分析研究,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影响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实际问题及发展需求,提出相关优化对策,如加强积极调动、提升兴趣引导、构建家校合作体系、丰富教学模式等,将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进行诠释,并结合当下生本教育、核心素养及家校合作,对提升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方法性进行阐述,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巩固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聚莲.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12).
[2]李相民.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国教师,201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