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苗木种植要点及苗木养护方式探究 林淳桦

发表时间:2020/11/9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6月下   作者:林淳桦
[导读]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人们生活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环境污染成为全球的问题,我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环境方面,对于绿化方面不只是满足需求就好,还要有美学方面的要求,可以满足人们停留观赏的需求。

浙江杭州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林淳桦  310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人们生活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环境污染成为全球的问题,我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环境方面,对于绿化方面不只是满足需求就好,还要有美学方面的要求,可以满足人们停留观赏的需求。这就使得园林工程建设的需求增加了,而且越来越被重视。植物苗木作为园林工程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在种植期间,在日后的养护过程中也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种植与养护,满足质量方面的要求,同时达到美化的效果。
关键词:园林苗木;种植要点;养护方式
        1.园林苗木种植要点
        1.1 合理选择苗木种植土壤
        众所周知,栽培任何一种植物,要想保证成活率,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土壤。土壤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同时还会对苗木后期的生长状态产生影响。因此,为了保证苗木种植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保证苗木的成活率,要根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对土壤的质量进行实地监测和分析。根据监测数据,对该土壤是否能够满足苗木种植以及生长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分析。在选择土壤时,必须要保证土壤本身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同时土壤的酸碱度也要达到苗木种植以及生长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够为苗木的健康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1.2按照标准要求挖掘苗木种植穴
        在对苗木种植穴进行挖掘时,需要遵循垂直向下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由于苗木的品种不同,生活习性以及特征等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所以必须要保证苗木的种植穴本身有良好、平滑的穴壁。还要保证种植穴上下口径一致,对挖掘出来的土壤要进行集中处置。另外,在挖掘时,还要对土壤的不同层次进行合理的划分,根据划分标准对不同类型的好土、坏土、表土以及底土进行分类堆放,这样能够为后期的使用提供便利.在挖掘过程中,要将其中的一些活土或者土壤留在种植穴的底部,切记不可以将土壤全部挖出,否则会对苗木的种植造成影响。
        1.3科学管理
        在对不同类型的苗木进行栽植时,首先要保证苗木自身的质量和品质。在对苗木进行选择之前,要对苗木的发育情况、生长状态以及柱形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这样可以从中选择出健康的苗木,不仅有利于保证苗木的成活率,而且还能够为苗木的后期健康稳定生长打下良好基础。在苗木栽植之前,必须要对苗木的树冠以及根系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修剪,同时还要将根系的包裹材料全部清除干净,避免阻碍苗木的后续生长.通常情况下,苗木在运输到种植场地后就要立即栽植[1]。在栽植时,针对需要转移到木箱或者盆中的苗木,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以不脱离或者直接脱离容器的方式,将这些苗木进行合理栽植。由于夏季的气候条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温度过高,因此为了避免对苗木造成影响,在夏季对苗木进行栽植时应当尽量选择早上或者傍晚。
        2.园林苗木养护方式
        2.1确保水分充足
        在园林苗木的种植以及养护过程中,首先需要保证水分的供应。对于新栽植的苗木需要结合土壤的墒情控制浇水量。通常情况下,浇水养护应该按照一次性浇透、定期浇水的原则.浇水时间的选择通常实在傍晚或者清晨,对于规模较大的浇水工程提前做好调度工作。在浇水前还需要留意天气情况,科学控制浇水量。需要做好土地的规划使用工作,结合目标区域的气候、土壤以及地形植被等自然因素,对整个种植中涉及到的规格、施肥情况、苗木种类、间距以及施工技术等内容进行全面规划,从而实现苗木的目标。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有所差异,因此苗木的形态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规律。在一定的条件下,应该尽量选择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的地区开展苗木工作。



        2.2 做好施肥管理
        施肥是保证苗木健康生长的重点环节,对于苗木的施肥应该遵循科学性原则,结合当地的土壤状态,及时做好相关的检测工作,形成施肥方案后进行施肥。由于城市中存在较多的建筑垃圾,因此植株的生长环境也相对恶劣,对于土壤贫瘠的区域,应该人工干预调整施肥量,并及时对落叶等垃圾进行清扫,结合植株的长势情况控制施肥的频率[2]。不仅需要做好地理位置的选择工作,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苗木类型,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对于所选择的苗木既要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同时还应该符合经济目标,通常情况下,为保证苗木的成活率,会优先选择成活率较高、生存能力较强的苗木,对于外来物种需要谨慎选择,以免造成生态破坏。
        2.3 做好除草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除草也是重点工作,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应该结合土壤的基本情况确保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从而改善植株的生长环境。但是杂草的存在不但会与植株争夺养分,还会对土壤造成危害。因此需要及时清除,具体可以采用翻耕的方式确保苗木生长的稳定性。在进行人工种植前,需要及时进行清理,这也是种植的重要环节,具体需要对林地内的杂草、灌木、枯树等进行清理,具体可以采用火烧清理、物理割除以及化学农药的处理方式,必要时可以借助机器设备作业的方式改善处理效果。
        2.4病虫害防治
        园林绿化苗木的养护过程中,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由于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因此病虫害的方式应该以生物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需要合理使用,尽量选择低毒无毒的产品。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还需要结合其季节性因素,提前做好防治工作。要想做好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强相关的林业工作人员的主观防治意识,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大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要使相关的防护人员乃至人民群众都能够认识到园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提升民众对于病虫害防治的重视度,还要鼓励人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理工作,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园林病虫害[3]。另外,加强林业防护人员的病虫害防护意识还可以促使相关的工作人员积极地进行园林病虫害的预防和研究,做好园林资源的防护工作,实现防护人员的自身能力提升,尽量缩小园林病虫害的范围,提高防治的效率。
        2.5自然灾害的预防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也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尤其是大规模种植。这种现象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地域性有着密切的练习,因此在预防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特点,聘用专业的养护人员,及时对环境温度、湿度进行检测,并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进行妥善处理,从而不断提升园林苗木的养护水平[4]。在园林种植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种类对于同一种病虫害的防御能力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品系的植物防御能力存在差异。需要在对种植区域了解的基础上,有限选择壮苗进行培育,通过多种树种的壮苗培育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总体的抗病能力,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混合培育,还能有利于生物的多样性发展,扩大生态效益。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种植与养护期间所存在的问题,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目前我们对于苗木的种植方法以及养护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着,所以我们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园林植物的种植与养护管理方面,为美好的环境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汤文倩.浅析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的有机结合[J].科学技术创新,2018(23).
[2]王晨光,刘洞华.园林工程中的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8(5)
[3]魏洪涛.浅析园林工程绿化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7(S1).
[4]张宏伟.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浅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