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析 卞士丽

发表时间:2020/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卞士丽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现场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施工技术合理性能够提高现场作业效率与施工质量。
        霍邱县水利局  安徽六安  237400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现场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施工技术合理性能够提高现场作业效率与施工质量。鉴于此,文章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提出几点措施建议。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技术管理;管理问题
        引言
        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时,涉及内容较多有水库、河堤、供水管线等方面的工程。基于此,在水利工程施工环节,需要重视施工设备的选择与管理,从而切实的将水利工程的施工效果提高。国家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投资逐渐增加,涉及工业、农业、渔业、水电及旅游等重要领域,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保障。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点
        水利工程主要是对自然水加以利用的建筑设施,水利工程具有工作量大、地质条件不稳定、施工难度高等特点。为此,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及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保证施工管理的科学有效,根据施工现场特点制定最为科学的施工计划,为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及进度管理等奠定基础。通过水利工程施工特点的总结,认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包括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与房建、交通、机电等多个行业相关,工作范围广泛。第二,与地质、气象等学科相关,专业学科覆盖面积光,另外还需要完全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第三,施工过程容易受到自然与人为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第四,不同地区的施工管理方法有着一定差异。
        2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部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水利工程施工对有关工艺技术的要求较高,建设实施时涉及到的技术门类繁多,其最终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整个工程的安全、进度、质量与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密切相关。但是现场施工过程中部分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其员工的专业性不强、综合素质不高、质量管理水平低且质量安全意识不足,未能充分理解工程质量的重要性,疏于对施工质量的管理而一味追求施工效率、快干蛮干。这种情况下虽然可以保证项目工期,但无法保障工程的服役寿命和建设质量。
        2.2施工安全问题
        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人员众多,但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大部分是以民工为主。这些农民工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对相关知识或技术了解甚少,对于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意识淡薄,甚至有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安全防护措施做得不够到位,均可能导致现场事故的发生。
        2.3施工监控工作不够严格
        水利工程施工是一项规模较大、难度较高、涉及施工内容多的工程项目,因此给施工监管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现阶段水利工程施工监控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施工监督管理人员缺乏质量管理意识,只是加强施工进度的管控,不注重施工质量;二是施工管理人员并没有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质量监管体系,导致施工监督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对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使得施工质量监管工作不够全面。
        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3.1健全管理体系
        现阶段形成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方法为监督部门控制、项目法人负责、施工单位保障和政府部门监督,相对于工民建项目水利工程具备投入资金多、技术难度高、工期长和各参建方协调难度大等特点,从而使得水利施工管理控制具备明显的动态性和复杂性特征,这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带来一定的挑战。项目法人承担着工程建设质量、资金、安全、进度等各个环节的总体责任。

项目法人要健全财务组、质量安全组、内设综合组等机构设置,完善财务管理、阶段验收、工程例会、档案、计划、安全、合同、质量管理制度,落实工作人员、各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法人代表的岗位责任制,内设各组职能和岗位责任制,协调处理好财务管理人员、各专业技术人员的建设工作。经常检查督促水利工程各参建方工作,对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重点监督隐蔽部位和重要部位的施工,健全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体系。为进一步加强对项目法人的监管,要建立激励约束的项目法人考核制度。
        3.2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对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应对该单位的施工能力和施工条件进行全面审核,确保施工情况能够满足水利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要求。施工人员应该凭证获上岗,确保具有施工安全能力和施工能力。同时确保施工人员接受安全培训等工作,以此来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确保施工设施齐全完整,保证工程安全施工。此外,工程建设部门应与施工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等各个部门签订安全责任书,确保每一阶段、每一部分工程的责任落实到实处,对工程施工状态中的安全管理动态进行必要管理,对隐藏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3.3强化施工期的技术监督
        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总体有效性,还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监督管理方式,注重加强施工环境的勘查与施工技术的分析与管理控制工作。第一,应当加大施工材料的监督检查工作,保证施工材料运输、使用、检测有效性,以科学的方式对施工材料进行检验,保证施工材料的整体质量。第二,还要消除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注重对水利工程施工后期的进行技术整理,加大施工数据的分析力度和把控精准性,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有效保障,找出可以优化和技术改革的具体环节。第三,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基于现代施工机械技术、管理技术与监理方式达到预判和合理控制的目标。第四,形成工程设计方、建设方、监理方参与的共同管理机制,加大施工技术的研究判断力度,从而达到参建各方以会商性的办法解决施工难题目标。
        3.4加强施工材料及设备管理
        施工材料及机械设备的管理与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为此必须要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及机械设备的管理。首先,要强化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管理的意识,提升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做好施工材料的入场验收,核实材料生产合格证明,并且在监理单位监督下取样检查,必要时还需要送交第三方监测机构监测,最大限度的避免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其次,加强对施工材料现场保管,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分类管理,同种材料为了避免二次搬运也要按照不同规格分开保存,水泥与钢筋要防潮保存,避免结块与生锈,保证施工材料质量不在保管过程中受到影响;第三,对施工中的机械设备也要作为重点加强管理,保证设备性能良好,施工前进行检修,避免施工中出现故障中断操作而造成安全事故与进度延误。同时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3.5环境控制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很容易受到现场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正式施工之前,必须做好现场准备工作,而在施工过程中,也同样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的控制。例如在正式施工之前,应保持材料、工件的堆放有序,并对施工现场的道路进行合理设计,以保证材料运送、施工机械行驶的通畅;在施工期间,应根据当地气象预报及施工所在地情况做好防洪排涝工作,随时保证周边河道等自然溪流的畅通,对于处于洪水可能淹没地带的机械设备、材料等做好防范措施;而在施工结束后,则需要将工地范围内残留的垃圾全部焚毁、掩埋或清除出场,临时工程则要按监理工程师指示拆除,并按照合同要求清理、平整。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水平,应当构建综合性的技术管理体系,创新施工技术的管理监督方法,做好现场环境管理,能够切实提高技术管理整体水平,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新强.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技术要点研究[J].低碳世界,2019,9(03):107-108.
        [2]占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技术分析[J].珠江水运,2018(24):105-106.
        [3]苏立强.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技术要点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7):263-2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