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及防雷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第19期   作者:吴浩天 刘铭辉
[导读] 高压输配电线路一般输送距离远、架设环境比较复杂,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其中雷电对线路的影响较大
        吴浩天    刘铭辉

        南京市江北新区供电分公司

        摘要:高压输配电线路一般输送距离远、架设环境比较复杂,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其中雷电对线路的影响较大。部分企业没有对输配电线路安装避雷装置,有些企业虽然已经安装,但是安装的安全性与适用性可能存在问题。主要对高压输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进行探讨,先讲述了自然界的雷电,然后介绍了雷击对高压输配电线路的影响和防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热门的防雷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检修;防雷措施
1 引言
        在电力企业中,所架设的线路一般情况下是在自然环节中,因为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带来影响,会导致线路自身的稳定和安全受到威胁,由于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受到威胁,必然会对电力企业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也是存在较大的联系。因此供电企业需要提高对线路运行维护工作,通过加强维护提高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提高供电质量和安全性。因此本文主要对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和防雷措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
2 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要点
        2.1 接地故障的维修技术
        第一,人工巡线技术。该技术是指根据线路运行特点、故障易发区域、线路跨越区域障碍与气候条件,明确接地故障的大致范围,安排检修人员开展分段巡视,找出故障部位。在人工巡线中,如果发现接地故障在一段时间后自动消失,且伴随分界开关动作,检修人员基本可将故障部位确定为分界开关下方。可见,该方法适用于具有明显接地故障特征,且故障部位较明显的配电线路检修中。第二,分段试拉技术。如果接地故障相对隐蔽,检修人员可采用分段试拉技术,以此试拉配电线路的各个分段线路与分支开关。试拉顺序为先拉大分支线路开关,检测分支线路是否存在故障;再拉主干线分段开关,从下游向上游方向依次试拉,如果主干线分段开关试拉后仍未发现故障,可将故障位置确定为变电站到配电线路第一个开关的位置。该技术仅能够确定故障区域,并不能找出具体的故障点,需结合更精细的绝缘遥测技术,找出接地故障部位。第三,整体绝缘遥测技术。该技术是指通过绝缘电阻表,测量故障配电线路的电阻值,判断配电线路的故障情况。常用5000V或2000V的电阻表,可准确排查辐射面较小或存在隐性接地故障的配电线路。整体绝缘遥测技术的操作流程如下:首先检测配电线路分段开关两侧,再检测大分支线的分段点。
        2.2 短路故障
        当配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相关人员可以将变电站的保护动作作为故障定位反馈依据。若变电站出现速断保护动作,基本可以确定发生了两相或三相短路,且故障点位于主干线或靠近变电站的线路上;若变电站出现过流保护动作,基本可以确定发生了非金属性短路或线路末端短路;若变电站同时出现速断和过流工作,可以判断故障点在线路的中段。
        2.3 建立完善的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制度
        对于配电网络线路运行的方方面面都要有全面的制度精准保障执行。各项法规条例要有明晰的规定,让工作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于配电网络线路的运作质量要求进行较高的安全保障措施。加强监测工作,为配电网络线路带来较高的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对于制度的设置要合理科学全面,避免质量保障不过关问题出现,同时,设置监督制度、巡查制度、责任制度,将线路运行的方方面面进行涵盖。为配电网络带来明晰安全的规章制度,不放过任何一个运行死角,尽力降低线路运行的隐患出现,让配电网络质量更高,更加符合当代人民的用电需求。成立专门的检查小组,对于日常的规章执行精细巡查,让每个员工规范自己的工作,让配电建设操作符合各项线路运行管理制度,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建设效益。


3 防雷措施探讨
        3.1 降低接地电阻防雷
        降低接地电阻是对输配电线路杆塔非常有效的一种防雷方式,能够以非常有效的方式降低杆塔顶部的电位。当雷直击杆塔时,不会因为杆塔塔顶电位太高造成输配电线路的绝缘子被击穿而引起过电压跳闸故障。因此线路的接地电阻的大小间接反映了输配电线路的防雷能力。一般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有三种:采用降阻剂、采用爆破接地技术和增大接地面积,其中降阻剂虽然呈偏碱性能够很好的保护接地体,但是还是会一定程度上腐蚀接地电阻,因此只能适用于短时间使用。想要长期降低接地电阻,现在常使用后两种方法。采用爆破接地技术进行防雷,主要是改良土壤,向爆破后的土壤里加入降电阻率材料,从而降低接地土壤的电阻率达到降低接地电阻的效果,提高防雷能力。而增加接地面积是最常用的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接地面积越大而接地电阻就越小,但是接地面积越大,所采用的接地材料也越多,因此耗财也更多,但是这种措施能够满足长期使用,后期维护也更容易。
        3.2 采用绝缘避雷线防雷
        安装避雷线是防雷措施中对抗雷击的直接有效的一种措施,因为避雷线一般直接接地,能够有效保护输配电线路不被雷直击中,除此之外还能够有效降低雷击产生的过电压,就算是被雷直击中也不用担心雷击产生的过电压会造成跳闸故障。避雷线与输配电线路还具有耦合作用,因此还能够增大耦合系数确保输配电线路的耦合作用,达到防雷效果。除常见的避雷线防雷措施,还有种避雷线通过绝缘子串再与输配电线路相连接,达到避雷线绝缘,从而更加有效的保障了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一般情况下,普通避雷线到三相导线的距离是不一样的,因此产生的互感也就不一样,若避雷线直接接地,互感产生的电流就会直接进入大地造成电能损耗; 若将避雷线通过绝缘子串与大地保持一种相对的绝缘状态,此时就不会产生感应电流,也就不会产生能耗或能耗较小。
        3.3 气体灭弧防雷
        气体灭弧是基于“堵塞型”和“疏导型”防雷两种措施结合为气体喷射灭弧,即为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防雷措施“冲击疏导—气体喷射—工频阻塞”。主要分为“外能式”气体灭弧和“内能式”气体灭弧两种方式,主要利用装置里的气体或者外部气体作用于电弧,达到灭弧的效果。无论是“外能式”气体灭弧还是“内能式”气体灭弧,他们都是采用的气体灭弧,一个是外部设备产生气体,另一个是内部设备产生气体。其中“内能式”气体灭弧主要采用雷电的能量通过压缩或加热设备中的已有的空气介质,产生喷射气体作用于电弧实现灭弧防雷功能;“外能式”气体灭弧防雷是线路遭受雷击后,电弧被外部器件产生的气体熄灭,“外能式”气体灭弧方法产生气体的装置为管式避雷器、角型避雷器和固相气流灭弧防雷装置,此方法可满足多重雷击地区线路的重复灭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配电线路检修工作可避免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出现,实现可靠稳定供电。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供电企业需根据配电线路各类故障的特征,准确诊断配电线路的缺陷,并采取合理维修技术,妥善处理安全隐患,提高电力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贺兴旺,李宝平.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及防雷对策研究[J].电子制作,2019(20):88-89+83.
[2] 龙伟明.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及防雷措施初探[J].电子世界,2019(16):85-86.
[3] 万涛.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及防雷措施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4):98.
[4] 吴华西,吴尔春.浅谈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及防雷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1):64.
[5] 李胜.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及防雷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8,37(03):52-53+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