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7月20期   作者:林丽娴
[导读] 每个学生的智商和爱好都不同,这就造成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教授同样知识的时候,有的学生理解,有的则不理解。
        林丽娴
        仙游县榜头中心小学
        摘要:每个学生的智商和爱好都不同,这就造成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教授同样知识的时候,有的学生理解,有的则不理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既不关注学生的个人喜爱,也会主观忽略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这种教学方法会使一部分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就彻底脱离学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教育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更好的发展,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采用分层教学法,不仅能让每个学生都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型人才。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小学数学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运用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强又考验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在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学好数学不仅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还能开拓学生思维,为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知识打基础。小学是积累基础知识的时期,如果这个阶段没有积累好数学知识,就会导致学生以后学习困难,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六年级是小学中承上启下的年级,学好六年级数学,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成绩,让小学生上一所理想的初中,还能为小学生的初中生活打下基础,让他们的学习起初中知识来更简单一些。为了让学生在学好数学的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把分层教学法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一、解析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本质上和因材施教是一样的,都是主张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主张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把学生分成三类,即高出正常水平的、正常水平的和低于正常水平的。在传统授课方式中,教师采用“齐步走”的笼统授课方式,这对于水平比较高的学生来说就是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对于那些水平较低的来说,又像是无用功。分层教学法主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层次准备三套教学方案,从而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取得自己能力之内的最好成绩。分层教学法的应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的所长,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也得到提升。
        二、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一)给全班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法的第一步,就是给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师是班集体的主导者,在小学时期,教师就是学生心目中的神明,对于教师的话很多学生都会奉为金科律令。这个阶段,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学生一生,给学生分层的时候,教师不应该仅仅按照学习成绩来划分,还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从微观角度对学生进行仔细划分。

单纯按照学习成绩来分组,会让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从心底产生自卑感,导致学习成绩进一步下滑,影响以后的发展。分层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观察学生的变化,适时给学生重新进行分层,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二)给教学目标分层
        即使把学生进行了分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最终所有的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无法到达同样的高度。为了避免拔苗助长,小学数学教师也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给每个层次的学生定制不同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授小学六年级部编版中《百分数》一课时,我给学生们设定了不同的目标,水平较高的学生,我要求他们除了内容中的百分数,也要掌握千分数和万分数。对于一般水平的学生,我要求他们能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内容,并在做题过程中能灵活运用即可。对于水平差一点的学生,我要求他们掌握百分数的基本知识点,能做一些简单的习题即可。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对他们的培养重点也是有区别的。对于一般水平和较高水平的学生,我主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我侧重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知道学习知识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渐渐爱上学习数学知识。
(三)给教学内容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是根本,每个教师传授知识点都是以教材为基础的。这种传授知识的方法比较固定,万变不离其宗,学生不仅知道教师课上要传授什么内容,甚至都知道教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传授。教师教授知识前,学生会主观判断内容的难易程度,来决定要不要好好听教师讲课。六年级是小学最后一个年级,很多学生在前五年的学习中并没有打好基础,这就导致他们在学习六年级知识时会比较吃力。为了让学生的潜能在最大程度上被开发,教师需要针对每个阶层学生的特点,把教材内容进行分层,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对于那些水平高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引进一些更有难度的知识点,对于那些能力不足的学生,教师就需要从基础的知识讲起,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四)给教学方式分层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要求学生听课过程中正襟危坐,营造的课堂氛围比较严肃。这种授课方式对集中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有一定帮助,不过对于那些思维发散、性格活泼的学生来说,这种授课方式会让他们觉得无趣,虽然人好好坐在课堂上,但思绪早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保持最佳的听课状态,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去准备教案,力争让每个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都能全身心投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总结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生涯中最关键的年级,数学教师进行分层教学法,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拥有自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小平. 分层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 才智, 2018(21) : 120.
[2] 宋金花. 重视分层教学,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 . 中国校外教育, 2017(11) : 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