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法 张世珍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三马路小学 2612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学科学教学中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为此,我们要改变小学科学传统简单单一的教学模式,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科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利用互联网资源制成各种微课课件,增添科学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的自主性,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微课;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微课毕竟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对于它在课堂上的合理运用,很多的老师还不是特别清楚与了解。所以,基于微课的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微课在小学科学中的教学优势
(一)内容精简,针对性强
在新课程标准不断更新与完善下,微课资源能够结合教学内容,让教师通过视频课件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关知识,通过多个微视频的串联播放将知识由点到面进行衔接;让学习者明确本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易混淆点与易错点。它有助于学生系统化整理知识,确立主要的学习目标。尤其突出的是,微课能够对众多知识点进行拆分,将知识点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一旦在预习中出现疑惑,可利用微课突破疑难点。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二)资源丰富,表现形式多样
从认知规律角度看,小学生专注课堂学习的时间较短。精简的微课视频恰好能够在有限时间内传授大量的知识要点,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微课体现形式来看,微课资源包含了视频、图片、课件与动画等多种类型的趣味学习资源,能够将部分抽象的知识与概念具体化,如日食月食的形成、绿色植物受精过程等。微课的运用能够转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营造视听结合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环境,更有助于学生自主、自觉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三)存储容量小,共享性强
微课具有无可比拟的实时共享优势,让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上传微课件与视频等资源,且所占容量较小,便于学生利用平板、笔记本电脑与智能手机等工具来学习。并且,微课资源的兼容性较强,能够满足MP4, flv, avi等多种格式,便于师生间课件资源的共享。基于微课的课堂移动学习平台更是实现了线上下载、线上学习、线上互动等过程,推动小学科学教育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二、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微课构建策略
(一)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课前预习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课前的预习能够使学生们初步了解教师在课上将要讲解到的大致的内容,有利于课上学生们更加容易地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而且,课前的预习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到对于自己来说比较困难的知识,有利于学生们在课上着重听讲这一部分知识,从而有助于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以前,学生们只能死板地去预习课本上的知识,效果往往不太理想。
微课产生后,大大方便了学生们对于课本的预习,而且,教师也能够通过微课了解到每一位同学的预习情况,并且得知学生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普遍认为比较难理解的内容,有助于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的教学,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解“微小的生物”之前,在网上发布了关于这一单元的微课的资源,给学生们布置了课下预习的作业。教师通过微课这个平台能够及时观察到同学的预习情况,并且去提醒他去预习,达到了使每一位同学都按时完成任务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在微课这个平台上发布了一个任务,要求学生们将自己预习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写到这个任务下面。教师通过对这一任务的总结得知学生们普遍对于显微镜的应用存在疑问,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对显微镜的应用进行了着重备课,并且在课堂上利用一大部分的时间来为学生们讲解显微镜的应用,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利用微课讲解重点难点
科学这一门学科对于小学生们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所以对于课本上的很多的理论知识他们都很难理解。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课堂上的讲解,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掌握并不能达到很好的一个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将课堂上面讲解的重难点知识制作成微课,发布到班级的微课平台上,从而去帮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除此之外,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运用微课进行直观的视频播放,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完“物质的变化”后,发现学生们对于“溶解”的概念还是难以理解,于是,教师将一个关于溶解的比较直观的微课视频发布到了班级的微课平台上,帮助学生们进行理解与复习关于“溶解”的内容。这个微课视频是关于盐在水中的溶解的过程,学生们通过视频能够直观地看到盐的颗粒逐渐由大变小最后消失的过程,有助于他们对于“溶解”的概念的理解。而且,由于视频能反复播放,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观看次数,所以即使是抽象能力非常差的学生也能够掌握“溶解”的概念。
(三)利用微课进行及时补充
科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的能力。同时,科学也可以很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科学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为了让学生可以提高科学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我们要充分利用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课堂上难免会出现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由于学生的生活常识和学习经验都不够完善,面对这种情况,微课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课件,对课堂上所教的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可以加深记忆,便于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学习科学的人文精神时,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科学活动联系在一起,学生的生活常识以及社会经验不够完善,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一些有关人文精神的图片和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理解人文精神的含义。教师也可以把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出一些测试题,采用微课的形式在课堂上测试学生,把小学生带进问题情景之中,让学生积极地去解答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理解得更深。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以及微课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它们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科学教师的信息化操作设计以及微课制作能力,还可以提升小学科学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从而调动了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培养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科学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肖艳云.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码设计(上),2018,(11):38.
[2]黄蕾蕾,杨青青.小学科学微课教学实践初探[J].读与写,2018,15(2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