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信恒泰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直接反映,为有效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各个城市都需要加大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政策投入。由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庞大,再加上施工地段的特殊性,使得施工作业会给周边居民、环境等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要保持施工的低排放、低消耗,就需要在施工技术的选择中遵循绿色理念。基于此,本文探析了绿色理念视角下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有利于提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的绿色性。
关键词: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绿色理念视角;施工技术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是城市中的关键构成与要素,一个城市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越完善,越能够吸纳更多的人才来到城市,也就能够带动城市的快速发展。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种类多,施工建设时常常会对城市的内部交通、环境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当前的背景下,人们在此类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绿色施工技术,以保障施工过程中各种工程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减少施工时的水污染、噪声污染和扬尘污染,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1.绿色理念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中的作用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了各行各业的指导理念,尤其是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出现能够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避免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高能耗、高排放问题,创造一个相对健康、绿色的施工环境。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工程项目,在施工建设时要加强绿色理念、环保技术的应用,提升施工建设的质量与安全,在一些时候,绿色理念的应用还能够节约工程成本,最大程度上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消耗。随着当前各个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的逐步增多,绿色理念在其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其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1)绿色理念下,工程企业通过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弱施工时的噪音污染,实现成本控制与环境保护,避免落后施工技术下对自然生态与环境所造成的巨大负担和破坏,利用绿色资源来提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中的环保效益[1]。(2)绿色理念下的施工技术应用要以工程质量目标为前提,这也就保障了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质量目标的实现。(3)绿色环保施工技术更具先进性,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保障施工的安全性、便捷性与高效性,提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综合效益。
2.基于绿色理念下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
2.1污染控制技术
2.1.1扬尘控制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施工环境多处于市区或者市区周边,由于施工过程中涉及了大量的土方作业、粉质材料运输等,使得在整个的施工过程中,扬尘污染极为严重,针对这一情况,在绿色理念下,如果要改变这一现状,工程企业在参与施工项目的过程中,就需要采取恰当的扬尘控制技术。首先,在部分存在扬尘污染的施工环节,需在施工区域内设置挡风抑尘墙,此类墙体的透风系数较好,且能够起到一定的抑尘效果,适用范围非常广[2]。其次,在一些特殊的施工环节,也可以适当使用抑尘剂,抑尘剂可以在施工作业中起到湿润、粘接和凝结的作用,使得施工作业中所产生的粉尘颗粒能够被锁定在网状结构中,这种扬尘控制技术下,基本上不存在二次污染的情况,整体的成本投入相对较低,在为了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中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3]。
2.1.2噪声控制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工程种类多、流程杂,很多的施工环节需借助于大型机械设备来完成,这些机械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常常会存在极大的噪音污染,严重干扰了周边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时,绿色理念下要求工程企业需要结合施工的具体要求,各个流程所需要配备的机械设备情况,尽量选用一些性能好、噪声小的机械设备,并在这种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将这些机械设备与居住区、工作区保持一定的距离[4]。当然,在一些特殊的施工环节,噪音无法通过机械设备的选型、距离控制来实现,就需要采取恰当的隔离措施,比如,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尽量使用隔声或者吸声材料,最为常用的吸声材料为玻璃棉、塑料薄膜,隔声材料为混凝土挡墙。
2.1.3光污染控制
光污染同样是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时面临的一大污染,在绿色理念视角下,施工企业同样需要采取恰当的光污染控制技术。首先,在部分施工环节,存在电焊作业,电焊时会产生一定的光污染;其次,部分施工作业是在夜间进行的,夜间的照明同样会引起一定的光污染。针对这些污染情况,在控制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在电焊作业的开展过程中,要适当进行相应的遮挡,避免光外泄所造成的巨大污染,为电焊作业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夜间施工时,需选择恰当的灯具,并适当设置挡光板,对光的照射角度加以适当调整[5]。
2.1.4化学污染控制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一些施工作业环节常常会使用部分的添加剂,而这些添加剂存在一定的有害性,会造成一定的化学污染。因此,在这些添加剂的使用过程中,往往需做好前期的隔水处理,将这些化学物品加以集中处理,避免渗入水体和土壤中。化学污染的控制方面,要求工程企业需要实时监测土壤的各项指标,避免化学污染源进入土壤中。技术人员在使用化学物品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执行相应的标准与规范。
2.2水源回收利用技术
2.2.1基坑降水
在绿色理念视角下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中,水源回收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尤其是通过基坑降水处理,可以有效实现这些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基坑降水处理的过程中,由于土层存在自渗作用,这一作用使得其可以引导上层是逐步向下层集中,当水体向地下会回灌时,就可以对这部分水体充分回收。当然,基坑降水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对降水的直接抽取和存放,来进行这部分降水资源的利用。
2.2.2雨水
现阶段,由于雨水中含有一定的污染物,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实际的雨水资源利用中,需要结合雨水资源的污染程度,通过收集、渗蓄、沉淀处理等一系列的环节来实现雨水资源的直接利用。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施工时,经由处理以后的污水可以直接被应用于现场扬尘抑制、洗车和绿化灌溉。当然,如果能够利用先进的雨水处理技术,保障雨水的处理效果,还可以将雨水直接应用于混凝土养护和砌筑抹灰等作业环节,节约工程现场的水资源。
2.3节能降耗技术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庞大,在整个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很多的施工环节都存在较大的电能资源消耗,比如,机械设备运行时存在电能消耗、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中同样存在电力消耗。因此,在绿色理念视角下,如果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施工企业就需要从机械设备和生活设施管理方面着手。首先,在工程施工现场,工程企业需结合施工时的各种设备需求,综合对比市场上的各种设备,选用节能型机械设备和照明灯具,从源头上减少电能消耗,比如,对于起重机和电梯等大型设备而言,需尽量选用节能高效型设备。其次,工程企业需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使得施工人员都具备节能意识。
结束语:
近年来,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施工时,工程企业必须要采用绿色理念和施工技术,以充分提升施工效益,使得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建设时,能够为城市人们创造一个低能耗、低排放的作业环境,坚决杜绝施工时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凌云.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中绿色理念的运用分析[J].砖瓦世界,2019,000(010):69.
[2]李妍.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分析[J].名城绘,2020,000(004):1.
[3]喻磊.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404(06):87-88.
[4]梁红玉.绿色理念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中的有效运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000(016):102+120.
[5]余令,易吕洪.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