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当代万国府置业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其对于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也越发显著,为了能够避免和减少城市建设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与资源问题,山水城市理念被提出。基于山水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原理规划设计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够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如此,山水城市还极具中国特色,将山水自然与人类居住环境进行了有机整合,成为了目前城市园林规划与设计的主要方向。本文就就基于山水城市理念下,对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实践进行几点具体分析。
关键词:山水城市理念;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实施
引言
城市化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城市园林规划建设中逐渐引入山水城市理念,从优化环境、尊重自然的视角,推进城市园林建设与发展。山水城市是自然观与天人合一哲学观的整合,也是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构想。在当代城市建设规划中,设计者们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山水园林理念,以保障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
1山水城市概述
山水城市是从人们居住环境的视角对城市概念的总结,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将中国山水诗词、山水画、古典园林建筑进行有机整合,以独特的视角对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提出构想,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城市建设以及园林规划的出发点,充分尊重自然,以提升人类幸福感为原则,这种独居中国特色的城市景观,能够更好的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自然生态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我国在山水城市建设与发展中,整合了国内与国外的城市建设经验,并将田园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等理念进行了有机整合,代表了人类生存方式与生活环境相自然回归的愿望[1]。
2山水城市下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原则
2.1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山水园林城市规划也必须要尊重这个原则。在满足人们需求由不损害后代人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力,避免能源的浪费,这样才能够真正降低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山水城市理念下的园林设计与规划能够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并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实际上,城市规划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山水城市理念下的园林建设能够从整体上促进城市的国际化进程。另外,山水园林城市规划的目的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在促进园林规划建设的同时,有效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城市绿地面积覆盖率,通过这些方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达成。
2.2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
我国道家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从这个角度出发,山水城市理念下的园林设计与规划要遵从自然规划,在不打破自然与人类平衡,不过度使用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建设与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要基于自然规律之下,正确、科学处理自然与城市的关系,最大限度进行植树造林,并且不断扩大城市绿化面积以及城市发展空间。同时,山水城市理念的园林规划要基于各个城市的特点以及经济发展情况,科学合理的调整规划设计,从而保障城市生态与人类能够持续、和谐、稳定发展。
2.3遵从历史人文的基本原则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者5000年的文明史,这悠久的历史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与发展动力。在当代园林建设中,不能脱离历史文明与人文精神。园林作为城市居民身心放松的重要场所,除了美化环境外,还应该具备缓解生活压力、营造人文氛围的功能。人们在这样的园林中,能够更好的享受自然以及其中蕴藏的厚重文化。因此,山水园林建设及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具有一定的美化功能,设计与规划中融合城市历史文化与人文思想才能够真正凸显其价值,才能够更好的展示当地的人文观念与文化特色。
2.4遵循风景审美的基本原则
美化功能是园林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风景设计与规划是园林建设的主要内容。基于山水城市的园林设计与规划,要最先凸显风景审美功能,风景建设与设计上不仅要与园林规划设计的总体目标相契合,而且还要满足城市规划需求,能够最大限度体现园林风景的特色,在展示城市精神面貌的同时,又能够熏陶人们的心灵,促进人们的审美提升[2]。
3基于山水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策略
结合上文对山水城市理念下园林规划设计的相关阐述,下面对其具体的规划设计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3.1优化山水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绿地规划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设计人员要采用科学的技术以及艺术手段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优美的环境,从而更好的促进城市经济与文化发展。绿地规划建设要最大限度贴近自然,实现山水与园林的有机整合,凸显大自然的价值和作用,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山水城市的基本理念和要求,促进城市园林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3.1.1在山水园林设计与规划中要合理选择植物资源,积极优化植物配置。山水城市园林规划中,一定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乡土植入,并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植物品种,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种植成本,也有利于后期园林保养。
3.1.2合理设计绿化模式。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复合混交式的植物模式,是当前山水园林生态绿化的基本类型,不仅具有良好的美化价值,而且也能够增强园林绿化设计的科学性。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灌木、乔木与草坪的耗水量相比,其耗水量相对较小,因此,结合档期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等,园林绿化设计与建设者要合理选择树种,或者利用宿根花卉提升植物配置的层次感,在提升观赏性的同时,也可以大大节约资源。
3.2结合地域文化特征规划设计
为了凸显山水园林规划设计的特征与风格,设计人员要注意设计元素与审计手法的科学运用,在凸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基础上,积极转变传统设计思路,充分挖掘底蕴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独特风格的园林景观。中国地大物博、文化悠久,每个地区都拥有其独特的历史印记,包括历史遗址、历史人物、民俗风情等等。这些文化遗产以及物质遗产不仅体现了当地的人民精神情怀,也是园林设计与规划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园林设计与规划中积极融入当地人文思想与文化元素,能够更好的凸显园林的地域文化特色。比如:昆明这座城市四季如春,景色优美,旅游事业繁荣,因此,基于山水城市理念下的昆明园林设计,就可以融入更多的自然景观,多凸显自然美,以丰富多彩的花卉植物凸显昆明四季如春的特色。总之,园林的设计与规划离不开当地的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山水园林设计,会更好的提升园林的人文性与文化性。
3.3加强城市园林人才队伍建设
城市园林规划建设离不开人的支持,因此,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园林设计与规划人才,是提高我国园林建设水平,落实山水城市理念的关键。有关部门要定期开展人员培训活动,结合当前最新的原理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技术,进行全面、科学的讲解,从而为山水园林建设与规划提供最有利的支持。
结束语
在山水城市理念下的园林设计与规划,不仅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与思想,也应该充分尊重地域文化特色与城市建设需求,从生态、自然、资源的等角度入手,促进城市与园林、人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巧芸.从传统山水观起源看福州的“山水城市”建设[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20,32(04):7-10.
[2]洪如鑫.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营造方法[J].安徽建筑,2020,27(08):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