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北林区幸福灌区中心站 黑龙江绥化 152000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在社会发展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项目之一,堤防则是水利工程的主要组成结构,堤防的建设质量是否合理与灌区水利工程能否安全与稳定的运行息息相关。然而由于堤防建设过程中存在较高难度,且需消耗较高的成本,因此,堤防建设单位应对堤防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的优化,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同时还应加强对灌区水利工程的管理力度,进而确保水利工程作用的有效发挥。
关键词:灌区水利工程;管理方法;堤防技术
灌区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水资源合理应用的重要保障,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堤防工程建设目的主要在于抵挡洪水的侵袭,进而为工农业的生产及人们的正常生活提供安全保障。因此,灌区水利工程建设时,施工人员应对工程建设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从管理技术的提升及堤防技术的优化与合理应用入手确保灌区水利工程的优质建设,进而使之经济及社会效益更好的展现出来,进而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1.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由于全国各地的水资源分布并不均衡,且在降雨及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各个地区多次发生洪涝灾害问题,水利管理部门面临着严竣的水患治理压力。在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当下,水利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江河治理成效,水利建设经验不断丰富,然而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灌区水利工程属于综合性的基础工程,其属于公益性工程,也具有一定的经营性质,在两种体制的融合下,难以清晰进行管理责任的划分,并且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也缺乏灵活性,管理单位的管理活动执行力度并不到位,同时不具备良好的经营能力。灌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两个环节未能有效衔接,并且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的管理资金并不充足,基层管理单位环境较差,管理人员数量较少,且存在高素质人才流失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水利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方式强化灌区水利工程的管理效果。
2.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的方法
为了提高灌区水利工程管理效果,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从思想层面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并建立专业化的水利工程管理团队,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同时还应对监管机制进行优化与完善,通过全面与严格的质量监管确保灌区水利工程的合理建设,同时,相关部门还应投入大量资金保障灌区水利工程建成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良好的工程管理及设施维护效果。具体的管理措施优化方法如下:
2.1建立先进的工程管理思想意识
对于水利管理部门来说,灌区水利工程管理是其重要的工作职责,因此,水管部门应对自身的管理意识进行强化,实现管理体制的有效建立与完善。应对工程管理的制度及规范进行有效明确,并建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合理制定管理人员培训学习规划。同时,还应立足于市场经济层面将竞争机制引入管理当中,调动起管理者的竞争意识,推动水管部门的文化建设进程,进而使所有管理人员都可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并可将丰富的管理经验及管理知识应用于管理实践当中。
2.2制定相对完善的水利工程风险管理规划
灌区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做好工程设计工作,确保工程规划资金的充足,还应做好后期维护资金的预算工作。由于灌区水利工程运行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采取事后处理措施进行问题的补救效果并不理想,还可能产生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应于灌区水利工程设计之初便对后期养护的预算进行计算,并对建设地的气候条件、地质环境等因素是否会对建设工程带来不利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在保障灌区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同时,有效减少资源的损耗。
2.3实现水利工程管理方法的有效创新
灌区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管理人员应立足于已发生的问题而进行管理方式的创新与优化,构建出更加科学与和谐的管理模式,以满足当前市场经济下日益提升的需求。同时,水利管理部门还应对自身的管理能力进行有效提升,建立独特的单位文化,打造专业性强、凝聚力高的管理团队,确保所有管理人员都可以饱满的热情与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工作,进而使自身的水利工程管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2.4建立健全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保障灌区水利工程施工与管理效率提升的关键。
2.4.1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操作的规范性
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使之掌握水利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政策,并明确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加强对管理层人员创新意识的引导,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保证灌区水利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实现水利工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2.4.2制定与推行水利工程责任权责制与考核制度
在日常施工中,明确分配施工任务,每个部门都要深入落实自己的职责,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及时找到症结所在,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弥补。同时,要对项目负责人进行考核,能够激起项目负责人高度的责任心,对项目顺利、高效完成也是一个重要保证;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评价标准,是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前提。
3.灌区水利工程建设中堤防施工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想提升工程效益,充分发挥出水利工程的作用,就必须做好堤防工程。
3.1选择适合的土料
堤防工程中土料选择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土料选择上不仅能要满足堤防工程防渗要求,同时还要确保取材方便。在施工之前应利用网纱对土料进行过滤,将过滤好的土料与熟石灰一同搅拌,制成土灰合成材料,如果遇到下雨天,应用塑料将土料包裹起来,以避免大雨冲刷掉土料中的熟石灰,才能保证隔水防渗作用的发挥。
3.2做好地基整理工作
3.2.1在挖掘堤坝地基时首先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对地基进行勘测,做好路线划定工作;
3.2.2采用机械式开挖,以取代传统人工开挖,这样一来,开挖深度可以达到工程要求,同时还能充分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施工难度,保证按期完成工程进度;
3.2.3开挖之后的地基应进行碾压处理,避免建设好的工程出现坍塌问题,造成裂缝渗水问题的出现,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3.3合理开展堤防施工
堤防工程中首先要进行地基铺填,碾压好的合成土料铺在第一层,然后分段之后在地基上铺一层土料,碾压一层铺一层,层层铺填层层碾压,铺填好地基之后还要对侧面进行防水防渗处理,构筑混凝土防渗墙,注意地基铺填的宽度、厚度都要满足施工要求。
结语: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程管理上也更加规范化、现代化、法制化,但是,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中始终有一些问题存在,如何应对这些问题需要业界人士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总之,应积极推广水利工程技术,加强施工质量监督,合理应用堤防技术,这样才能确保水利工程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义.试析水利工程管理方法及堤防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9,369(1):207.
[2]何梦佳.水利工程管理方法及堤防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