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研究 丁超超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俞立 丁超超
[导读]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的机电工程的发展迅速,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涉及的管线多,且新设备、新材料层出不穷,使得设备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系统设计复杂,安装难度大,对设备安装的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
        杭州浙达精益机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的机电工程的发展迅速,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涉及的管线多,且新设备、新材料层出不穷,使得设备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系统设计复杂,安装难度大,对设备安装的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任何细节性的问题都可能引起设备质量问题。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介于建筑主体完工后和装修完成前,一旦建筑装修完成后再进行修改,耗时耗力不说,且维修成本高、难度大。为此,主要介绍了建筑机电自动化设备安装的自动化设备布线技术、通信线路安装技术、焊接技术、自动化监控设备安装技术。
        关键词:机电自动化技术;创新应用;研究
        引言
        近几年,机电自动化设计得到不断改进与发展,促使各行各业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机电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并且将此项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然而在实际工作展开的过程中,机电自动化技术在应用中存在一些不足,阻碍了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1 建筑机电自动化设备安装的关键技术
        1.1 自动化设备布线技术
        随着建筑机电自动化设备的出现,人们对建筑机电自动化设备的系统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独立的智能建筑机电自动化设备有自己的电气系统和管理系统,要对这些设备进行集中管理还需要构建一个总控系统。总控系统布线采用分布式结构,在总控系统下连接其他机电自动化设备及管理系统,各个设备之间的线路采用并联连接方式,由控制总线将各单元的线路汇总给中央处理系统,总控系统线路与监控设备、交换机设备、中央处理单元设备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这样就能保证监控系统同时对各个单元设备起到监控作用。
        1.2 通信线路安装技术
        建筑机电自动化设备的通信系统依靠光缆连接,借助交换机设备实现信息交互。安装通信设备时,按照建筑预留的孔洞走向安装,并为线路做好标注。通信线路外部采用套管进行保护。为提高通信设备的故障检测性能,在安装光缆时需在重要部位设置红外线传感设备,用于监控和获取通信线路的运行状态,在检测到信号异常时,便于人员根据传感器的检测情况有针对性地维护通信线路。
        1.3 焊接技术
        建筑机电自动化设备安装过程中,需要设置抗震支吊架或管道,支吊架的各结构部件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管道对接也需要采用到焊接技术。焊接技术的质量影响着自动化设备安装后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进行管道焊接或构件焊接前,焊接人员应该对焊接口进行清洁和打磨处理,并做好两端口的对接,防止错边和偏心问题的出现。若焊接材料为碳素钢材,应该对焊接口采用加热法做预热处理,加热温度为80~100℃,加热范围约10cm。焊接时,要将管道两端进行封堵,以防止管道内部焊缝发生氧化或有异物进入管道。焊接结束后,要做管道试压实验,先给管道增加压力0.2MPa,维持大约10min,之后再进行降压,检查试压管道的焊接质量。
        2 机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弊端
        机电自动化从出现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机电自动化开始出现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作为初级发展阶段,此阶段机电自动化技术还不完善,虽然一些企业对机电自动化技术有所了解,但是仍然停留在摸索阶段,加上自身企业能力不够,只能将机电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机械生产环节中,进而完成提高产品质量与性能的功效。第二阶段,当机电自动化技术发展一段时间之后,逐渐进入到迅速发展阶段,所有企业开始重视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同时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二者的完美融合,相互合作应用到企业发展中。

也就是说,当计算机技术被普遍使用之后,导致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变得简单与方便。第三阶段,当机电自动化技术走向智能化发展阶段时,当此项技术在企业中应用,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为企业节省生产时间与成本,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发展前景与方向会更加宽广。
        3 在工程机械制造中机电自动化的使用方式
        3.1 柔性自动化技术的运用
        目前,柔性自动化技术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机电自动化技术。从技术层面来看,其主要通过数控技术为着点,随后再与其他相关技术进行融合,利用多项技术的融合而形成的一项机电自动化技术。而从制造和操作规范层面上来看,此项技术能有效转变以往运用人力进行工程机械制造的局面,使得生产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并且对工程机械设备制造方面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实现高效的生产。另外,在现阶段的柔性自动化技术在运用在工程相关机械材料的采集、制作以及生产上,并且这些程序的执行均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相对于传统的工程机械成产形式来说,柔性自动化技术能利用计算机技术有效提高控制机械设备加工的精确度,同时,能减少一定的生产人力的投入,并且有效节省了人工成本和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机械制造产业节约了资金成本。由此可见,在工程机械制造生产中,使用柔性自动化技术对于工程机械设备设计的精度和产品的高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
        3.2 集成自动化技术的运用
        在机电自动化技术中,集成自动化技术作为另一项重要的自动化技术,其针对的是不同的成产经营项目、技术功能不同的项目,对将这些各不相同的项目进行集成性发展。在传统的机械设备制造中,不论是机械设计、组装、制造以及维护等程序,都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完成,从而使得机械制造技术的集成化难以实现。但在信息技术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下,使得机械制造技术得以实现集成化,并且能将集成化自动化技术运用到工程机械制造的领域中。例如,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使得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力度不断的加强,为保证自身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也在尝试新的改革。进一步提升企业产品质量,不断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据面积,已经成为各个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而集成化自动技术将成为各大企业的切入点。在工程机械制造过程中,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数控教工技术、微电子技术等技术的有机结合进行机械制造运作,并体现在计算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工程上,随后将计算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引入到企业的机械制造生产系统当中,从而使得工程机械制造系统能更加完善,从而取代传统的需要人工操作的机械制造。将集成化自动化技术引入到企业的工程机械制造当中,能从整体上将工程机械制造产品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这对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来说,是较为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持。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机电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的质量。但是在机电自动化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应用技术还不够完善。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步伐,机电自动化技术迎来全新的发展方向,向智能化、微型化以及网络科技化的发展方向前进,通过全面地发展与进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将各项发展方向与机电自动化技术相结合,为日后企业生产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刘芳莲.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运用[J].中国机械,2016(09):63.
        [2]杨维发.探讨工程机械制造中机电自动化的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9(17).
        [3]孔德龙,陆迪,孙向博.分析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6(17):238.
        [4]王鹏.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