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科言
身份证号:4502041992****1414,广西 南宁 530003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在不断的完善和精进,创新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土木工程质量提供了保证,也更好的满足了现今发展及人们的生活需求。文章就将重点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加以研究,希望对土木工程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发展
土木工程作为推动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土木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合理施工技术的应用。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土木工程施工基础创新和发展也成为现今研究的重点内容。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意义
1.1提高土木工程建设质量
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就是对施工材料、技术工艺的优化和调整,这对于提高土木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施工问题有着积极的效果。且新材料及新的技术工艺的应用,也为保障土木工程的安全性奠定了基础。
1.2加速现代化建设进程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解决了传统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实现了旧城区的科学改造,加快了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将现代思想和文化融入其中,提高了工程总体建设或改造效果。
1.3满足了个性化的建设需求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的美观性,满足了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和优化了设计内容,提升了建筑的独特性和个性化特征,提升了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水平。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2.1深基坑支挡技术
深基坑支护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中较常使用的施工技术,但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高度的增加,深基坑支护技术也应进行创新与 优化,以满足现今的社会发展需求。如果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较差,基坑开挖较深而周围的土地又比较松散,就必须要做好土方挖掘中的基坑支护工作。施工人员可以运用桩-桩-锚的支护体系,以灌注桩加预应力锚杆体系来完成支护。深基坑支挡技术就是技术创新的体现。深基坑支挡技术的应用可在保护支护结构的基础上,控制位移和滑移问题,保证基层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具体来说,深基坑支护技术创新体现在:
首先,桩锚支挡结构。土木工程施工中,面临的复杂地形越来越多,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就可能会存在位移导致的变形问题,稳固性不理想。而使用桩锚支挡结构,可配合预应力锚杆、锚套管等工具加强基坑支护效果,控制排桩的内力变化,避免位移情况的出现,保证基坑结构稳定性。
其次,旋挖技术。针对的是钻孔灌注桩施工,对钻孔进行旋挖处理,可降低外界不良因素对钻孔的影响,提高成孔质量,保证灌注桩的稳定性与受力的均衡性。
最后,支挡和承重结构。土木工程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为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会将地下连续墙、地下室墙体、临时支挡结构纳入到统一的建设项目内,通过支挡与承重结构的组合,提升基坑施工质量。
2.2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虽然在目前的土木工程建设中有着广泛应用,但其所需的施工材料、设备、工艺等均由施工单位自行选择。部分施工单位会因为成本上的考虑,降低施工材料和施工操作的要求,进而导致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达不到规定标准要求。为此,施工单位就应提高对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的重视程度,加强对该技术的施工材料、设备及施工操作的规范性管理,从而促进钻孔灌注桩基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首先,把控钻孔机的安装。
钻孔机的安装不达标,实际作业中就会出现钻孔倾斜、桩倾斜或桩偏离等问题,影响后续施工质量。为此,就需要对钻孔机安装进行科学把控。其次,挖掘过程中,应利用专业的水平仪和铅锤校核设备对挖掘的垂直度进行把控,尤其要保证开挖的5~6米距离内垂直度的标准性,以免影响压入套管的施工质量。再次,成孔质量控制。开孔过程中要做好检查工作,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补救,保证成孔质量。如果开孔施工中采用的是冲击式或冲抓式钻机,还需要在成孔后做好清洁处理,保证钢丝笼下放时底层不存在任何杂质,以免影响钢丝孔及后续浇筑质量。最后,预制钢筋笼要垂直吊放到孔洞内并固定,之后再利用导管灌浆的方式保证施工质量,避免断桩问题的产生。
2.3 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技术在大规模土木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尤其对大跨度桥梁工程有着显著效果。预应力技术的应用除可以保证结构稳定性外,还可减少2成左右的钢筋、混凝土材料消耗,节省工程的建设成本,一定程度上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我国近几年加强了对预应力技术创新研究力度,希望通过提高预应力技术加强工程建设质量。据现有资料介绍,改革开放以后,已经逐步将预应力技术应用到工程建设中,但随着大跨度、超长、重载结构的工程越来越多,施工难度越来越大,而这些都对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就需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此为工程施工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4 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处理不到位会增加渗漏问题的出现概率,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防水施工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获取的重要一环。在对防水技术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应在遵循多道防护、复合防水剂节点密封原则的基础上,提高技术水平,加强防水性能,解决传统施工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创新的防水施工技术以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抹技术为主。该技术的应用,加强了节点位置与屋面墙板缝位置的处理效率,加强了密封效果,保证了结构质量。
需注意的是,涂料涂抹过程中要保证其均匀性,避免局部渗漏的出现;在第一次涂抹涂料完全干燥成膜后才能进行第二次涂抹。防水层涂抹的过程中需使用防水涂料多涂刷几遍,以避免涂料流淌或堆积情况出现,对作业质量以及建筑美观性产生影响。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3.1科技化发展
土木工程施工中,要在达成质量目标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提高最终经济效益。而施工技术创新则为上述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实现了对施工质量、成本的科学管控,同时也降低了人力、物力方面的消耗,提升了土木工程施工的科学性。
3.2自动化
自动化发展为创新后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自动化发展一方面是对传统施工模式的变革和优化,提高了施工方案编制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加快了土木工程的施工作业效率,加快了作业的流畅性与科学性,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压力和难度。同时,自动化可实现对施工过程的跟踪和管控,及时发现零部件或连接结构存在的问题,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3.3绿色化
绿色环保已经作为我国现今发展的重要指导理念,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也应加大对绿色环保的重视力度,并将该理念融入到工程项目建设中。土木工程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技术创新中,需做好绿色理念的融入,降低材料损耗及污染问题的产生,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适应性。如可以在施工技术创新中,加大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力度,减少施工垃圾的产生,提高材料的循环利用率,保证施工现场的环境质量。
4结束语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和发展应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及工程建设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创新后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效率,提高土木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土木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文龙,贺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8):679.
[2]庞海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与发展[J].建材发展导向,2020,018(003):279.
[3]李庆孟.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与发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6).
[4]赵娥娜.浅议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J].居业,2019(8).
[5]余秋松,张振扬.浅析新时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发展策略[J].建筑与装饰,2018,000(003):14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