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军
(阜阳师范大学 236041)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发重视教育文化事业。2010年,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正式被提出后,我国就进入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实践阶段。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实行这一教育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小贫富差距,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而且还有助于促进区域间资源整合。安徽省被列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试点地区之一,这么多年来,在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也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安徽省实际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此,本文就以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例,从其现状出发,展开详细分析。希望本文的写作能够给人们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现状
引言:
少年强则国强,教育是民族国家富强的重要基础。义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作用,而教育的核心就是公平。因此,教育均衡一体化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相关调查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下面就以安徽省为例,安徽省在实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既有成果,也存在问题。要想更好地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对其现状有着科学正确的认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一、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概念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离不开城乡一体化,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就对城乡一体化有着相关研究。近年来,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也由此产生。为了更好的让人们理解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这一概念,我们可以从城乡、教育、一体化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叙述。首先,城乡关系从传统结构意义都是按照行政区域来划分的,而在教育上,根据教育的阶段可以对教育进行分类,分别是可以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等。而义务教育就包含于基础教育当中,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为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因此,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将义务教育作为发展重点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谓城乡教育一体化其实就是一种目标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是目标和手段的统一。另外,对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概念,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城乡教育一体化和城乡教育一样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城乡教育一体化,它旨在于缩小差距,实现均衡的同时能够有效的促进整个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而城乡教育一样化,他更倾向于城乡之间在教育内容、目标以及相关资源配置的同质化。这两点经常被很多人所混淆。
二、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现状
为了实现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安徽省也出台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一意见的出台给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下面就以安徽省为例,分析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一)教育经费投入增加,城乡生均教育经费均衡化。
安徽省政府根据《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对教育经费进行了独立系统的管理,并且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力度。随着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根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我省教育经费支出显著增加,其中义务教育在财政拨款等各个方面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根据数据显示,城乡学生教育经费已经实现了均衡发展。这一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
(二)教育设施逐步改善,以建设县城学校为主
教育工作中所必须的两个要素就是教育设施和教师资源。从当前到教育基础建设来看,城乡教育设施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发展重点还是以乡镇县城义务学校为主。安徽省乡镇学校近年来逐渐增多,教学面积也不断增大。
像多媒体提议等功能性的教室也在不断的增多,乡镇义务教育学校大量增添教学设备,且已经投入到正常使用。
(三)城乡学校教育布局不合理
近年来,安徽省经济飞速发展,很多居民都向县城聚集,给县城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与此同时,农村学校却面临着尴尬的窘况,存在空壳学校的现象。很多乡镇小学的在校生数量也在逐年减少。由于生源不足,学校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因为班级人数少,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积极性也得不到提高,长此以往,导致农村学校整体教育质量落后。对于这一问题,均衡城乡义务教育,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显得尤为重要。以减少农村空壳学校教育资源闲置等一系列问题。
三、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构建分析
(一)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可能性条件
1.小城镇化的发展
小城镇化发展是区别于农村和市级城市之间的,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城镇化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基础教育城镇化格局,执行小城镇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空壳学校还有农村学校生源问题。另外,还可以扩大办学规模,实现规模经济,节约办学的成本,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
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是保证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首先可以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此实现免费义务教育。设置专门的财政拨款,将其纳入到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当中。在教育资源上也要不断完善,缩小城乡差距。还要提高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防止学校管理出现因为资金问题而难以周转的现象。另外,还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城乡教师队伍一体化,解决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
(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体系
1.总目标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目标的关键主体是政府。政府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对于城乡经济问题,应该对农村教育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以此来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安徽省政府可以制定统一的教育制度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以此更好的实现教育公平。其次就是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实质。从当前城乡教育发展的侧重点来看,其实就是扶持农村教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扶持并不是对城市的放弃,而是将城市和农村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根据自身的特色,实行优势互补。
2.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具体目标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具体目标应该围绕教师,教学环境以及办学条件这三方面出发。首先,城乡教师一体化,教师师资水平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教育质量。提高整体师资水平对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农村学校而言,首先可以着重培养农村自身的优质资源,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还可以增设农村教育的公益性岗位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城乡教师一体化发展。例如,可以实行城镇优秀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实现师资共享和双向互动。其次是教学环境推进,城乡教育水平整体提高与教学环境之间也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城乡教育环境一体化也是不能忽视的一点。最后就是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城市学校发展迅速,城镇生源压力过大,而农村学校却出现空壳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办学条件所导致的。
四、结语
综上,对于这几点政府应该给予正确的认识,重视起来,从上述几方面着手,才能更好地推进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雅光.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18(02):110-116.
[2]刘晖,钟斌.广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结果的分析[J].教育导刊,2016(01):17—22.
[3]郭彩琴,宋国英.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研究——以江苏苏南地区为例[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
[4]杨银付.以一体化促进均等化——《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08):44-47.
注:阜阳市2019年社科规划课题:阜阳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FSK201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