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欠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曲江康桥学校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计算作为数学教学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核心的一项技能,培养出良好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第一步。从小学到大学,数学的教学从未离开过计算,若数学离开了计算,恐怕也很难再被称之为数学。因而,这样一个在数学中如此关键又如此基础的能力,就应从小学开始培养。
关键词:计算;小学数学;重要性
计算这一技能在数学学习中是一个占比很大且十分基础的技能。从小学第一次接触“一加一等于二”开始,学生们就开始了学习数学的道路。可以说,数学的学习,就是从学习计算开始的。从一开始的加减法,到之后的乘除法,再往后延伸出各种各样数不胜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已经成长为一颗深植于数学之中且早已枝繁叶茂的大树了。因而,计算能力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数学,教师们应从小学开始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为他们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为小学生们建立“数”的概念
学习数学的第一步,便是认识数。刚上小学的学生们虽然可能接触过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之类的简单的数,但他们还未经历过系统的训练,对于“数”这一概念的认识仍旧十分的浅薄。因此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步,就是为他们建立“数”的概念。而建立“数”这一概念的最关键的方法,便是教会他们如何去计算数。通过学习最基础的加减法,来让他们领会数的奇妙。我在教学中就特别习惯用实物作为参考来引导学生们认识数的变化:当我在教十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我就会拿一些画着各种水果的卡片,拿出几个卡片或是拿掉几张卡片,并询问他们之前有多少个水果,之后又有多少个水果。通过这样的往复练习,学生们不但对课堂产生了兴趣,更是深刻地理解了“数”与简单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重视对计算的练习,提升计算的正确率以及口算的速度
在数学的学习中,优秀的计算能力能够使学生拥有更高的学习效率。若是计算能力较差,不但算术速度较慢,而且正确率不高。若是学生总是因为最后的计算出错,导致整道题都错误,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从小培养他们的口算和手算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会经常在班里面举行算术比赛,并给予前三名一些奖励,每次学生们都会积极参加这场竞赛,并且比赛过程也十分的激烈,每场比赛总会出现几个不同的优胜者,不仅如此,学生们为了能够取得胜利,更愿意平时去练习自己的计算能力,就在他们这样主动地、持之以恒的练习当中,不知不觉间,学生们的计算能力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我们应从生活的方方面面下手,抓住各种时机来培养学生们的计算能力,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和多种多样的方法,用口算、手算、估算、听算多种方法并行的方法,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学生们的算术能力和学习兴趣。同时也应该注意多对学生们进行易错题目的训练,让学生们算的又快又准。随着计算正确率的提升,学生们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
3将课堂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若是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不应用于实际当中,那么学习知识便也没有意义。尤其是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学习的目标就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而教会学生们将计算应用到实践当中是尤为重要的。
我平时就会经常用实际的问题来举例子,问学生们:“如果我买票花了一百元,我给儿子买票花了五十元,我们俩一共花了多少钱?”用诸如此类的问题,来询问学生们,并且,我还会在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主动引导他们对这些问题进行计算。通过这些方法,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样,学生们不但提高了对数学的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更是在成功回答问题后获得了满足感,大大提升了学习的乐趣性,有助于让学生们对数学计算的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4创设出富有想象力的优美意境
死板的课本教学总归是枯燥的,十分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我们应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为他们创设出有趣的意境,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会在教授三年级数学中的乘法的计算的时候会这样子问他们:“一只螃蟹有八条腿,两个钳子,那么在三十只螃蟹当中,他们会有多少条腿,多少个钳子?”以此来创设一种生动的画面,带学生们走进一种现实生活的情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建立有趣的意境。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问题,不但有利于学生们理解题目,而且能够建立抽象问题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联,让枯燥的课堂有趣起来。通过教师组织这样丰富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并由此来激发出学生们对学习数学的浓厚的兴趣。
5让学生们掌握计算技巧
虽然计算是一个看似没有太多技巧的事情,但事实上存在着许多细节上的计算方法和习惯。在日常的练习中,许多老师往往不注重思路和技巧的培养,使得学生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在死板地硬计算。大多老师都认为只有在那些复杂计算中出现的例如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等方法才能谈得上计算技巧,普通的两位数加减法没有什么技巧可言。虽然很简单,但加减法仍有一些技巧使得计算进一步简化,例如“四十七加三十五”,我们就可以先用五十加三十五得到八十五,再减去三,得到正确答案,这样一来就能够十分轻松且准确地算出答案,并且,这样计算方法不仅仅是教会了简单加减法的技巧,更是教给学生们一种化繁为简的计算思路,开阔了学生们的学习思路,引导他们去更加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增强了做题效率,更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
6让学生们学会整理计算思路
许多的数学计算需要的往往并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整个结构清晰、过程完备的计算过程,学生所有的做题思路都会体现在计算过程当中。因此教师在教授数学的时候,也应注重教育学生端正对做题过程的态度,让学生们意识到无论是计算格式还是计算过程,它们都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们注重这些方面的练习。随后,通过对计算过程和格式的反复练习,逐步提高学生做题时的严谨性,并逐步提高学生们计算思路的严谨性和合理性。教师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为同学们提供多种解题思路,同时也要求学生们在做题的时候也像老师一样使用多种解题思路来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开拓学生们的做题思路,还能对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做进一步的巩固,充分提升计算技巧和学习效率。
7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是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若是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欠缺,在日常学习中便很容易出现错误。教师们应该通过培养他们良好的计算习惯、保证优秀的计算效率。更要让他们养成检查与验算的习惯、养成严谨的个性,让他们在做题的时候能够认真仔细,减少错误率。老师们也要秉承着持久的耐心,能够在日常教学之中精心准备课程,在课程之中渗入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的素质能够获得足够的提升,通过这样的学习生活,深刻体验到数学的精彩之处,产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高红香《数学广角》教学有感 [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5(7).
[2]丁德勇《实施数学算术教学的有效策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8(4).
[3]杨红梅《运用趣味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