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幼儿园家长对幼儿教师工作期望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18期   作者:张玉婷 马雪婷指导老师
[导读] 家长与幼儿教师的良好关系,是保障幼儿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教师在工作中获得支持的保障。
        张玉婷 马雪婷指导老师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家长与幼儿教师的良好关系,是保障幼儿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教师在工作中获得支持的保障。了解和探究家长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期望是促进家园合作的关键,也是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因此,增加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机会、提升教师对幼儿在园情况的反馈、提高幼儿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将家长作为重要因素纳入到幼儿园的管理当中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  家长期望  幼儿教师  
一、影响民办幼儿园家长对教师工作期望的因素分析
(一)幼儿个体因素影响家长对幼儿教师工作的期望
        在对幼儿园家长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幼儿性别不同,其家长对于教师教学、保育、人际沟通能力的工作期待有所差异,但不是很明显。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角度而言,中、小班的幼儿与大班幼儿相比,在思想、身体和生活能力上发展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这就决定了其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对幼儿关注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家长对幼儿教师的期待自然也有所差异。
        
(二)家长的不同背景影响对幼儿教师工作的期望
        文化程度不同的家长,在教育理念上就有很大不同,对教育方式和教师教学、保育的要求也不一样。尤其是对与幼儿直接接触的教师而言,其所具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工作能力等方面更受到家长的重视。本研究调查发现,超过50%的幼儿园家长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这就意味着该部分家长接受教育的时间较长,对教育有所了解,具有自身的教育理念,更容易产生对幼儿教师的期望。在对教师角色和工作期望上,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家长和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家长呈现出明显的不同,高学历家长更加重视教师理念、更期望教师教授的是幼儿兴趣发展、个性激发;而低学历家长则倾向于教师多传授给幼儿文化知识。同时,高学历家长对教师学历的要求也会相对较高。
二、 家长对幼儿教师工作期待的相关建议
        家长对幼儿教师工作角色期待,包括教学能力、保育能力、与幼儿和家长的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幼儿家长对教师的期望也存在误区,例如对教师的教龄、性别等因素的期望上,受思维定势、固有观念的影响加大,因而,促进家长与幼儿教师、幼儿园管理者的沟通、交流,开放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与管理的渠道,对于幼儿教师满足家长的需求提供基础和保障。
(一)加强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双方需求
        家园合作,强调家庭和幼儿园的双向互动,即幼儿家长与幼儿教师的双向互动,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也是家长对幼儿教师的期待,是联系幼儿园和家庭的桥梁。

幼儿教师通过家访、设置家长联系日与家长保持联系、家长通过幼儿园开放日、电话等手段与教师保持联系,目的就在于了解双方在幼儿教育上的需求,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能达成一致,在教育理念、幼儿不完善地方的改进上达成一致,这样才能增强对双方工作的尊重和理解。教师通过家长的反馈,及时改进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专业;家长通过教师的反馈,了解幼儿的情况,改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双方、对幼儿的发展都不失为一项重要途径。[20]
(二)增强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机会,理解教师的专业性
        提高家园合作的实效性,增强家长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不要一味的将责任推给教师,要增加家长入园的机会,方便可以帮助家长互相了解彼此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家长提供幼儿在园的基本情况,并对教师自身工作进行定期的汇报,让家长了解到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建立幼儿园网站,这可以有效弥补教师与家长沟通不畅的不足,提高家园沟通的效率,幼儿园管理者通过在网站上设立家长信箱,留言区,与教师、家长在网上交流心得体会,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个途径向家长汇报幼儿情况。
(三)将家长期望因素纳入到幼儿园的管理中来
        家长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幼儿教育作为一个协同系统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共同作用,改善民办幼儿园管理制度和机制,真正做到民办民管,不仅要考虑到幼儿园自身的教育理念,也要将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对幼儿教育、保育的想法纳入到幼儿园的管理中来。将家长需求纳入幼儿园中来,更是改善幼儿园管理机制的创新制度,家长的积极参与,也是利用家长口径达到与社会衔接的渠道,家长和幼儿教师拧成一股绳,及促进幼儿的成长,也提上幼儿园的管理。
(四)、增加教师对幼儿在园情况的反馈
        增强幼儿教师对幼儿在园情况的反馈,让家长了解其子女在幼儿园的表现,获取家长与幼儿教师在教育幼儿上的一致点,满足家长对幼儿一日生活状况的渴求,并将其作为对家长进行工作汇报的常态化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使幼儿教师的工作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良好的家长与幼儿教师的关系,是保障幼儿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教师在情感上获得支持的保障。家长对幼儿教师工作期待,是家长教育观的反映,是家园合作的保障和关键。本研究在对以往相关研究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证调查结果,发现当前民办幼儿园家长因其自身职业、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个体因素、因幼儿园方面的因素、幼儿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使其在对幼儿教师期待上有所差异,具体表现在对幼儿园教师的人口统计学因素,如性别、年龄、教龄、学历等;也表现在对幼儿教师角色和工作能力的期待上,如对幼儿的教学能力、对幼儿生活的照料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因此,民办幼儿园家长与对幼儿教师的期待之间架构桥梁,一方面从幼儿园及其教师方面入手,改善管理机制,为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从幼儿家长方面入手,改善家长的意识和理念,增强其参与幼儿教育的积极性,将其教育阵地从家庭转移到幼儿园中,与幼儿教师齐抓共管。



参考文献
[1]蔡笑岳,于龙.我国公众教育观念研究[J].教育研究,2007:56-60.
[2]陈淑华.上海市幼儿园家长教育选择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邓和平,董梦婷,李晨晨,方建华.3-6岁幼儿家长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评价及期望研究—基于新疆兵团S市汉、维、回及其他民族家长的问卷调查[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3,23(4):14-18.
作者简介
张玉婷,女,汉族,山东协和学院,本科。
马雪婷,女,汉族,山东协和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系本文指导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