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婷
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 甘肃省 兰州市 730060
在这不同寻常的一年,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疫情的至暗时刻,回望过往感触良多,所以本节课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疫情时代的现实思考:一是疫情前后,变化的世界;二是认知新冠,寻内在规律;三是中国举措,抗疫启示录。
(一)疫情前后 变化的世界
新冠肺炎肆虐神州大地,疫情的进展更是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有好多人在疫情居家隔离期间成为了微商、主播、大厨……
问题一:那么,这次疫情究竟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1.运动的含义
生答:经济;政治;文化;卫生——人类社会是运动、变化的。
金钱观;消费观;就业观;婚恋观;环保意识;研发创新意识;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人的思维也是运动的。
补充: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的卫星监测到中国上空二氧化氮(NO2)含量呈现显著下降。这种变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与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我国经济放缓有关;科学研究证明,由于多国实施的封锁令,很多重工业停止了生产活动,许多的人减少了活动,以至于连地壳的振动都有所减弱。——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
综上,不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哲学上的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问题二:运动的具体形式有很多(机械运动、化学运动、物理运动、生物运动 社会运动、思维运动),以上现象、变化都属于哪一种呢?谁是这种变化的载体?——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对世界上一切具体运动形式共同特征的概括和总结,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具体运动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同时,宏观物体也好,原子、离子也好,都属于物质概念的范畴。由此可见:
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疫情中我们要如何处理好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呢?在"美国式"防疫下,特朗普在各种公开场合数度语出惊人,如何看待以下观点:
观点一:“我是这个国家的啦啦队长,我爱我们的国家,我不想让人们感到害怕,我不想制造恐慌。”——分析:枉顾客观事实,以彰显信心作为托词,一味淡化疫情的严重性。这实际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是离开物质谈运动。
观点二:“放慢新冠疫情的检测速度”(在特朗普看来,强大的检测力度,是美国目前确诊病例全球第一的原因。)——分析:此类消极应对的观点和措施否认了新冠肺炎的客观变化,以一成不变的态度对待形势不断严峻的局面,是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以上这两种错误倾向我们都要加以反对。
问题三:封城时期的武汉真的被按了暂停键吗?——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再也看不到热闹非凡、车水马龙,再也听不到问候和叫卖声。——可见相较于每天成倍增长的确诊人数、需求几何式增长的物资储备,武汉像被按下了暂停键,这是疫情爆发以来相对静止的一面。
与此同时,新冠病毒依然在武汉肆意传播,爱和希望比病毒传播得更快,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在见证我们的“中国速度”,武汉人民在自觉抗疫。——可见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结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注: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以及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二)认知新冠 寻内在规律
问题四:新冠病毒的传播过程是杂乱无章的吗?人类是如何认识这一致命病毒的?——4.规律的含义和特点
新冠病毒肺炎发展至今,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深入。人类流行病学的发展历史证明,对于任何一种人间新近出现的传染病疫情,只有准确把握其内在的流行规律,才可以控制其暴发流行。可见任何事物、现象的运动、变化过程都不是杂乱无章的,其背后隐藏的规律在发挥作用。什么是哲学上讲的规律?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问题五):我们对于新冠病毒的认识经历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可见人的思维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规律吗? ——(2)规律的特点:①普遍性
人类社会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自然界中的遗传变异规律。可见,规律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
没有人愿意看到新冠肺炎的爆发,但它依然悄然而至。这说明了什么?——(2)规律的特点:②客观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三)中国举措 抗疫启示录
问题六:前有SARS、埃博拉等传染病,今又新冠肆虐。面对灾难频发,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其背后的原因何在?给我们以何种启示?
贪吃野味、捕杀野生动物的少数人,一次次地铤而走险,最后祸及几乎整个中国,让人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新冠肺炎与之前的SARS、埃博拉等传染病一样,基本可以确定是人类过度侵犯自然产生的恶果。
启示——(3)如何对待规律:①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方法论)
问题七: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共同铭记这一场全民阻击战。“人民英雄”陈薇率团队力争在最短时间将疫苗推向应用;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后,84岁的钟南山表示要再次请战,希望把中国抗疫的工作继续抓下去。他们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人类在病毒面前是不是束手无策?一旦人类拥有了安全有效的疫苗后,就获得了主动防御传染病的“利器”,即使是直面病毒冲击,我们也能全身而退。这是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而疫苗的研发基于人体免疫系统和基因序列,是尊重和利用规律的表现。
(3)如何对待规律:②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的客观性相结合。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方法论)
总结:在中国特色的防疫之路上,除了疫苗的研发,还包括建立方舱医院、信息化抗疫、健康码识别、中西医结合、社区网格员化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正所谓危机就是危中有机,换个角度来看待疫情,病毒在我们人类急速发展的道路上,给了我们慢下来反思的时间。当疫情褪去时,我们终将继续前行。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所说:“只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我们就一定能够经受住一次次压力测试,不断化危为机、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