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段数学合作学习中小组建设的有效性 李红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3期   作者: 李红
[导读] 摘要: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需要对每个学生自身发展的差异加强重视,然后根据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的优势和劣势来科学的进行数学学习小组的划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发挥出诸多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实现对小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
李红 湖北省赤壁市官塘驿镇泉口小学 437300
      摘要: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需要对每个学生自身发展的差异加强重视,然后根据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的优势和劣势来科学的进行数学学习小组的划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发挥出诸多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自身的数学思

维,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实现对小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浅谈 小学高段数学 合作学习中 小组建设有效性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此教师应该重视起来,懂得因材施教,注重转变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能力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才能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

展。
      一、设置明确的目标,合理进行小组的划分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要想最终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最基础的就是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出合作学习小组。小学生年龄较小,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小组成员之间难以做到合理分工,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进行分工,使每名小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例如:在学

习“时钟”时,大部分小学生都会想到要做一个钟表来进行学习,而且既然是小组发言,一般小组的成员就会选能力较强的小学生来完成这个任务,其他成员并不会参与进来,这十分不利于小学生的整体进步。因此,教师就必须做好引导工作,可以布置任务,让动手能

力较差的小学生用纸板制作一个钟表,让性格内向的学生和表达能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演示、讲解,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习小组之间的成员进行合作,在用纸板制作钟表时,动手能力较差的小学生难免会感到吃力,这时就可以寻求动手能力较强的小学生的帮助,同

样,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先在小组内进行演示、表达,其他成员可以指出表达者的不足,并帮助他进步,所以,明确分工,可以使每名学生都得到锻炼。
      二、教师为小组分配合理的任务
      不同的学习内容就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小组的人数,有针对性地进行合作任务分配。比如:班级人数的总数不一定完全可以分成若干个四人组,有可能多出两个人,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这两个学生单独一组,为他们分配适

合的任务,或者把这两人调到某一个四人组里,为这个六人组分配稍微难一点的任务,增加学生的挑战欲。
      三、科学合理地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划分完小组成员之后,一定要根据小组成员的学习特征以及学习能力,科学合理地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教师一定要充分地调动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积极性,可以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内容来不断地激发小组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

师在课堂中向学生讲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时,在课前,教师让每个学生在家中带来几个木棍,在课堂开始时,教师让学生将手中的木棍拼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让学生根据拼出来的图形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和分析。教师

可以向学生布置这样的探究任务:“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说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看看哪一个小组说得最为准确,这个小组可以获得一些奖励哦。

”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地和其他人进行合作学习,回答出教师所提的问题,并且学生在进行图形拼

接的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非常生动和有趣的。
      四、对合作学习的时空要加以把握
      在对学生进行学习小组构建的过程当中,老师的作用是很突出的,需要对小组构建工作进行组织、调配,老师给出学生讨论题目后,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的过程当中需要对时间进行科学的调控,就拿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来说,首先老师

要留给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所以说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是学习过程当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进行新课学习的时候,老师需要为学生留出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新课改当中所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是要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依存,老师

在进行新课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如说王叔叔乘坐火车从A城去了B城,一共行驶了十一个小时,火车一个小时行驶一百五十千米,那么问火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针对于老师所给出的这个题目,学生首先要进行审题和思考,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问题思考

之后,就要进行小组内容的讨论合作学习,在小组长的带领之下,小组内的成员要对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说可以将11拆分为9+2的模式,转变为大家所熟悉的一位数乘以三位数的学习,还有的学生会根据教材当中的内容直接进行两位数乘以三位数的竖式计算,在这

个小组讨论的过程当中老师要随时进行巡视,及时的为学生答疑解惑,最后小组内部需要针对问题和小组成员的意见进行总结,由小组发言人进行讨论成果的汇报,其他学生可以对发言及时的进行补充,然后老师还要对小组学习的成果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继续进行

调整,使学习小组的成员构成更加科学。
      五、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总结评价
      学生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一定要及时总结评价。可以让小组成员互相评价,说一说合作过程中对方的优点、不足;也可以让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探讨;教师作为观察者和引导者,也可以总结发言。以此形式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
      结束语
      综上,就当前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的话,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并且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也会相应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科学的进行小组划分是进行小组合作教学的基础,所以说,在

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如何科学构建学习小组便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老师需要在对学生个体学习差异性和数学学习能力进行综合的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
      参考文献
      [1]王小锋.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34-235.
      [2]李琳,董海祥.浅谈小学高段数学合作学习中小组建设的有效性[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370-373.
      [3]张丽娜.小学高段数学合作学习中小组建设的有效性[N].发展导报,2019-06-14(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