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甄晶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初中地理教学形势也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

         甄晶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 陕西 西安710068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初中地理教学形势也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不仅难以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甚至对学生全面发展都造成了比较大的阻碍。在这种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必须认识到自身现行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更为多样化的方法展开知识教学,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地理高效课堂构建,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内容的丰富性与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升贡献更大的力量。鉴于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几点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策略,希望可以为地理教学的高效展开起到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要想更加高效的完成知识教学,增强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他们的日后成长发展夯实根基,必须跟上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展开教学模式创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结合学生个性化特点展开教学模式创新,这样才可以真正构建高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吸引力与趣味性,在完成知识高效教学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集体意识以及共存感,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发展夯实根基。
一、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新课导入
         在最近这些年,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信息技术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教育领域,相对于传统板书与填鸭灌输法来讲,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展开课堂导入不仅仅可以完成知识的生动形象展现,还可以通过更具冲击力的视觉体验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到地理课堂当中,推动他们更为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知识思考与观察中去,为后续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夯实根基。同时,在课堂导入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快捷方便的完成大量内容展现,并进一步提升内容的吸引力,使导入效果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例如,在进行《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地形和地势》这节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备课时通过网络收集整理我国不同地形的视频与图像,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并在课堂开始初期播放课件进行课堂导入。另外,课堂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如下问题:“课件中的图片反映的都是那些地形呢,这些地形都怎样的特征呢?相关地形更多分布于我国那些地区呢?”采用这种方式展开课堂导入不仅仅能够完成不同地形的直观展现,还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到课堂上面,帮助他们更加高效的完成知识学习,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二、通过问题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新课改明确提出了教师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更为多元化的方式进行知识教学,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完全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可以营造更为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自主思考学习中去。同时,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时候,教师还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问题情境创设,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思考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完成知识高效教学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自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例如,在进行《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工业》这节内容教学的时候,在完成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教学以后,要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教师就可以先列举出“机械、电子、化工”等不同工业类型,让引导学生设想如果自己创业开工厂,会选择哪种类型作为主营业务呢,然后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按照工厂类型选择城市,并陈述自身的选择原因,这样能够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问题自主思考中去,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结合学生实际展开差异化教学
         高效课堂应该是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自由发挥且取得发展进步的课堂。然而,因为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都有一定差异存在,因此教师在展开知识教学的时候,绝对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方式展开知识教学,不然一定会使学生产生过难或者过于简单的感觉,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到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学生实际采用差异化方法展开教学,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教学目标与方法设计,以此来达到因材施教目标,给学习能力优秀的学生设置更高的学习目标,给基础较差的学生设置较为普通的学习目标。例如,在进行《祖国的首都——北京》这节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综合考虑教材内容,设置如下三层由高到低的学习目标:A.准确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和交通条件;B.可以通过语言完成北京地形特点的有效描述,能够在地图上标出北京主要公路与铁路;C.充分掌握北京的地理位置、城市智能、交通情况以及地形特征间的因果关系。然后根据学生实际安排学习目标,以此来帮助他们逐渐树立参与地理知识学习的自信心,使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到知识学习中去,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水平,进而为高效地理课堂构建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增强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构建的受重视程度正在与日俱增,并成为了教师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初中地理也不例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构建地理高效课堂可以将学生参与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推动他们主动投入到知识思考学习中去,有效提升师生间的沟通交流频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所处的主体地位以及地理知识魅力,使教学效果在不知不觉间得到有效提高,并为初中地理的教学改革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在展开知识教学的时候,必须要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遵循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展开教学模式创新,综合应用情境创设、分层教学以及小组合作等多元化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同时促进评价体系多元化发展,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性,营造更为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进而为他们日后的成长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韩相田.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17):107.
[2]徐艳宁.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85.
[3]杨立杰,李伟民,由秀.高效课堂在初中地理教学实施中的建构[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22):38-39.
[4]卢君. 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探究和实践[N]. 发展导报,2017-03-07(0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