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丽
黑龙江省加格达奇区第一小学校 黑龙江大兴安岭 165000
摘要:沟通不仅是一门艺术,更能增进双方之间的感情,放在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上也是如此。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小学班主任的有效沟通对学生的重要性,随后从同理心、耐心倾听、适宜的沟通技巧三方面,分析了小学班主任有效沟通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重“以人为本”、拓展沟通技巧,丰富沟通活动三条,可以实施的有效策略,概括出唯有班主任不怕麻烦,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耐心倾听,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沟通工作的有效性,从而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促使他们自觉改变身上的缺点,向着优秀迈进,为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有效沟通。
引言:小学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这是因为小学生在理性与情感方面发展还不完善,所以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表现得比较情绪化。在学校里,最让学生以来的人,就是班主任了,因此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身心是否可以健康的发展。对此,小学班主任应该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重任,在工作中,要不断探索能够提高沟通质量的途径与方式,以便学生能够在有效的沟通中,正确认识自己,并运用多种有效方式改善自己身上的不足,长此以往,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1.小学班主任有效沟通的特征。
首先具备同理心。这要求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要时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诚然,在大人看来,孩子之间的吵闹有时候根本没有他们自己以为的那样重要,但这是大人的看法。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可能值得他用尽全力。对于这种缺乏理智缺乏理性的行为,班主任切不可嗤之以鼻,而是因为慎重对待,多保持同理心。唯有此,才能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对学生的身心形成积极的影响,促使他们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1]。
其次,耐心倾听。耐心倾听是保障班主任能够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关键前提。唯有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班主任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沟通的有效性。许多班主任常常还没听清学生诉求,就急着打断,让两个学生能够重归于好,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不可否认,孩子的世界比较单纯,有可能刚才还急着争执的两人,下一秒就和好如初了。可这并不代表孩子心中没有自己的想法,事实上,孩子大都有自己的想法与需求,若是其想法没有诉说,其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是很难与起争执的同学重归于好的。对此,班主任,要有足够的认知,在沟通的过程中,注重倾听,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以便他能快速从那些负面情绪中走出来,重新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之中。
最后,有适宜的沟通技巧。每个孩子性格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尽可能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沟通技巧,如此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哪种沟通技巧适合孩子,那就需要班主任平时进行多多观察了。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放在沟通也是如此。班主任的部分工作既然是与学生沟通的,那么唯有了解沟通对象的身心特征,才能最大化保证这次沟通的有效性,否则,不仅无法去除学生心中的介意,甚至还有可能引起学生之间更多更大的争执[2]。
总而言之,有效沟通的特征就是指班主任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与技巧,针对学生出现的某个问题或者是现象,及时向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然后在双方达成共同认识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2.有效沟通的策略。
2.1注重“以人为本”。
在素质教育环境下,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要时常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由于其生长环境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等等,在性格与思想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身上的差异,不讥讽不嘲笑,不高高在上,不说一些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尽可能用温和语气教导学生,以便学生能够尽快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错误,从而积极想办法改正,长此以往,实现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3]。
2.2拓展沟通技巧。
不断发展的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导致学生所接触的环境与周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若班主任依然采取过于传统的沟通技巧,那么必定是失败的。因此,班主任需要拓展沟通技巧,以便在沟通的时候,能够及时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学生或者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与需求。教育历来讲究与时俱进,而沟通技巧也要如此,唯有此才能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形成良性的熏陶与感染,促使其向着优秀的方向努力。此外,班主任还要注意,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多多与学生接触,从而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从而促使更多的学生主动敞开心扉,向班主任诉说自己的想法与需求。班主任应该深刻意识到,唯有自己加强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而唯有学生尊敬自己,爱戴自己,才会在自己管理时,报以高度的配合与支持,长此以往,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4]。
2.3丰富沟通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定力相对较差,有时候让他坐在那里,听老师的长篇大论,他未必就能听进去。此时,不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丰富的沟通活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沟通活动中,逐渐体会同学之间的关心与爱护,从而增强彼此的感情,逐渐形成团结和谐的班级氛围。
诚然,组织沟通活动,会用掉班主任很多时间,这对于工作量巨大的班主任来说,是个挑战。正因如此,许多小学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才不愿意采取这种方式,而是沿袭过去陈旧传统的沟通方式。对此,班主任应该辩证的看待,组织丰富多彩的沟通活动,虽然用时相对较多,可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很是喜人,沟通效果好了,学生的身心自然也有可以健康的发展,从而少了许多争执。而争执少了,自然也就更利于形成和谐的班级氛围。由此可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组织丰富的沟通活动,是利大于弊的。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班主任还是应该在深刻把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多多组织一些符合他们身心特征的沟通活动,以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逐渐体会到爱的温暖,从而自觉主动做能温暖别人的人,为以后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5]。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否有效,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多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便能够及时疏通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意识自己身上的不足,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改正与完善。同时,在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也要注意拓展沟通技巧,丰富沟通活动,丢掉高高在上的架子,主动走入学生之中,多倾听他们的想法,多了解他们的需求,以便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或者是学习上的难题,从而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日后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坚固的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端.论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沟通[J].新课程,2020(43):214.
[2]李凤珍. 论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沟通[J]. 吉林教育, 2017, 000(039):59-59.
[3]冯龙博. 浅析如何提升小学班主任沟通工作的有效性[J]. 中华少年, 2017.
[4]文晋.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沟通[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 000(010):197-198.
[5]王丽娟. 论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沟通[J]. 吉林教育, 2017(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