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斯雪
江苏 镇江 212000
摘要:作为艺术表达形成,动画电影通过空间造型,实现了富有生命力的创作语言的表达。基于艺术发展,动画电影迅速成长,并依托美术视觉元素,表达特定的艺术形象。作为动画电影的灵魂,场景设计成为了电影的语言。为此,我们需要强化动画电影的场景设计。
关键词: 场景设计;动画电影;重要性
创作动画电影作品时,为确保电影剧情的有效推进,技术人员会科学设计动画场景。现阶段,场景设计主要包含除人物之外的环境、道具等,科学的设计上述因素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动画电影的叙事以及情感表达。
1.动画电影中场景设计的作用
动画电影中的场景设计与现实景观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但其设计往往符合动画电影画面的丰富性以及美学特色。简而言之,设计人员需要依据视觉要素进行景观内容的设计以及虚构,从而实现各类要素的组织拼装,从而产生视觉享受。不仅如此,场景设计还需要追求功能性与美学性之间的平衡。
2.动画电影场景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
作为动画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场景设计好坏对于电影美学以及人物情感表达都产生较大的影响。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角度以及理念的束缚,设计问题层出不穷,对此笔者总结如下。
2.1混淆场景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
部分设计人员在动画电影场景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将其与环境艺术设计混为一谈。事实上,两者之间有较多的重叠部分。诸如都注重空间立体结构的关注,都偏重空间环境对于人物的影响。两者不同的是,环境艺术设计立足人文主义,强调搭建起和谐的人性空间,空间环境的设计更加客观。而动画电影场景设计具有较强的表演性,其需要借助场景的搭建运行,促进剧情的发展,并在气氛烘托的过程中展现出角色的特色,为此就导致了动画电影场景设计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简单来说,场景设计就是人为地对空间施加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人物存在忧郁的特色,人物所处的环境就需要进行灰色调的处理,而空间则需要凸显出局促。但人物一旦出现心情愉悦时,环境则需要凸显出明亮的特点,并逐渐凸显出丰富色彩。
2.2忽视场景合理性
优秀的场景设计往往借助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强化观众的印象。但现阶段,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在进行动画电影场景设计的过程中过分的关注观众的视觉感受,进而追求场景的新、奇、怪,强化场景效果的冲击力、震撼力。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设计人员往往会堆砌各类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场景,忽视场景的合理性。
所谓的动画电影场景合理性,往往依托于动画本身的逻辑性。为此,动画的角色、剧情乃至场景就需要统一在一个世界观内。在这样的体系框架下,就需要确保动画世界的运行与现实客观规律相契合。
当然,我国的动画片在内容设定上存在玄幻色彩,为此设计人员需要进行特定运行规律的设定,确保每一种现象的出现都能够得到合理解释。为达到这样的效果,设计人员需要在遵循其特定“世界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结合剧情 发展去实现它设计上的新、奇、特。
事实上,再宏大精致的场景设计一旦无法经历推敲,其就可以被设定为失败的设计。一部好的动画电影,其需要进行必要的场景设计,而场景设计所采用的方式则需要依托剧情推进。而技术人员可选择的方式包含油画、国画、水彩、三维制作等。
2.3创作思路不完整
通过对于我国国内的动画分析可以得知,不少的动漫电影中都暗含了诸多相似场景,且拼凑的痕迹较为明显。诸如部分动漫电影会在之前的动漫建筑场景中添加钟楼,或者是删去大楼的层高、颜色。事实上,这些看似简单的整改操作,会导致设计环节缺失。
目前,国内大多设计人员在进行场景设计时会过多关注后期效果,忽视了前期必要的准备工作,进而导致其场景概念设计不够具有概念性、前瞻性,也无法对设计起到统领作用。动画场景的概念设计与动画角色往往是一脉相承的,为此需要设计人员尽可能的规划动画片的时空背景,并协调角色与场景的关系。
3.场景设计在动画电影中设置操作
为进一步保障我国动漫电影的设计感,实现动漫人物情感的丰富性,设计人员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场景设计。关于动画电影中,场景设计的角度以及注意事项,笔者进行了如下总结。
3.1 场景绘制的色彩配置
作为接受信息的最为有效途径,视觉冲击往往能够更好的让受众感受到色彩。事实上,彩色动画取代黑白电影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彩色动画能够表达色彩的丰富性,实现内容情感的渲染和展现,让观众获得更好的观影体验。
在进行动漫电影的场景设计过程中,色彩往往能够给到受众较强的视觉冲击,并丰富人物的感情世界,从而强化场景的感染性,为受众创造更好的视觉体验。除此之外,动画场景中的色彩,能够影响到观众的审美情趣以及情感代入感。
一般而言,色彩基调与画面场景的不同搭配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感受,为观众创设不同的观看体验。协调性的色彩搭配能够集中观众的注意力,强化其对于动漫电影艺术性的艺术性赏析。色彩在场景设计的合理化运用,可以创造新的视觉体验,而混乱的色彩,则会打乱整个场景的画面感,给人一种杂乱无章,毫无秩序的感觉。
基于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动漫电影的场景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控场景的色彩基调与色彩搭配,在确保视觉冲击的同时,确保画面的协调性。
3.2动画场景的运动镜头
所谓的运动场景,指的是借助镜头移位给观众创设动态活动画面的拍摄方式。这种场景设计技巧的运用,可以升华整个动画的视觉效果,提高作品的艺术鉴赏性,起到衬托剧情角色作用的同时,确保动画的场景设计朝着真实化,贴近化的方向发展。
作为常见的视觉表达方式,运动场景的科学设计可以强化观看效果,并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给到观众不一样的观影体验。以动画电影中的战争题材为例,炸弹一旦触底爆炸,就需要设计人员增加晃动的场景设计,进而增强真实感。借助晃动的画面感,观众潜意识中强化了对于炸弹威力的了解,从而带来心理作用。
在进行纯景色场景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借助镜头拉远、移近的操作,渲染人们心中温馨或悲伤的情绪,从而丰富饱满场景的情感。对观众来说,也更加容易与动画中角色的情感世界共同起伏,对其遭遇更能感同身受。
3.3动画场景的空间表现
场景设计之所以可以在动漫电影中吸引观众,主要在于其为观众创设了身临其境的融入感,而这也需要场景设计的画面协调性。
设计人员在进行场景设计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画面的真实感,故而更加重视色彩、道具、建筑等因素的设计。为实现这些因素的合理化处理,设计人员需要注重场景设计的空间感,确保观众可以获得更加立体、真实的视觉感受。在这一理念下,设计人员可以利用建筑远近的大小,色彩远近的明暗,进行空间表现的表达。
一般而言,距离较近的物体上其细节的处理更加细腻、并需要注重其完整性以及层次性。但对于远距离物体的处理上,设计人员则需要进行物体的轮廓处理,使其廓形给人一种因远近产生的模糊感,降低层次感。最后在进行色彩处理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也需要注重远近场景的色彩对比度,较远的场景通常色彩轮廓不清晰,近距离则相反。事实上,一旦完成了上述的操作,场景设计的空间感进一步加强,为观众创设更加立体、具象的视觉感受,而这种操作设计适合在一些魔幻题材的动画中。
3.4动画场景的构图处理
科学有效的构图设计,能够为动漫电影设计一个完整清晰的设计路线。一般来说,构图设计处理,往往能够成为场景设计的蓝本,确保整个动画场景以此为核心而展开。
设计人员在进行构图创作时,需要全方位协调考虑色彩、景物、镜头、空间表现等多个因素,确保其在组合过程中达成协调一致性,规避空洞感的出现。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需要注重场景构图的色彩配置。作为场景设计的感情基调,构图设计能够强化画面的年代感,而设计人员可以依据冷暖色系的合理化运用,搭建完整、充实的直观视觉效果。
此外,设计人员需要依据动漫电影的历史、空间因素进行必要的建筑景物搭建。而好的构图能够在景物、 建筑上带给人们独特的情趣感,并确保观众在动画电影赏析过程中感染自身的内心世界。
设计人员在构图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构图处理的整体性与合理性,规避突兀、违和的设计,从而为观众创设整体性细腻的视觉感受,提升动画电影的艺术欣赏性。在动画场景的创作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确保设计的规划性,并吃透剧本。为此,设计人员需要在场景设计前,深入了解并研读动漫剧本,并作出独到的理解,从而科学的把控剧情的条理性,合理设计出适合剧情与角色特点的场景风格,使创作目标清晰化,设计理念具体化,创作出风格独特、魅力张扬的 优秀动画电影作品。
结束语:
为进一步带动我国动漫电影事业的发展,技术人员需要强化场景设计。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了场景分析的作用,并就场景设计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以及理念的转变,我国的动漫电影场景设计必将获得显著发展,并由此带动更高效益的取得,实现我国动漫电影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民族动画的符码创作解构——以动画电影《养家之人》为例[J].艺术教育,2020(07):120-123.
[2]周锦琳,杨艾蕾.影视动画场景创作与园林景观设计的互鉴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20,10(03):33-36.
[3]奥尔加·鲍勃罗斯卡,麦克·鲍勃罗斯基,赵雪彤.定格动画或电影之魂[J].当代动画,2019(03):108-115.
[4]杨晨曦.浅谈动画幻想类空间场景设计的隐喻作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2(08):88-90.
[5]程泽航.皮克斯动画电影分镜设计中的蒙太奇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5):75-78.
[6]贾德·伊桑·鲁格尔,马修·维斯,亨利·詹金斯,于帆.聚焦:平台之间的游移——电影、电视、游戏与媒介融合[J].世界电影,2011(01):22-55.
[7]吴迎君,刘起,张斌宁,褚亚男,张书端,林靖,陶冶,张启忠.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影像[J].当代电影,2010(01):11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