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启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18
摘要: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中,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在新的发展环境中,建筑施工环节设计至关重要。电板块、无功补偿板块等等这些部分是组成电力工程系统的重要部分,而这些部分又再次逐步细分,下面又包括多个部件。因此,要想实现电力工程设计向更加科学,更加实用的方向出发,就要善于借助新兴技术,例如BIM技术,它可以为电力工程设计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BIM;电力工程设计;运用;创新
1BIM的价值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技术是一个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集成了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直至销毁的全寿命周期的信息。由于各种信息整合于中,设计团队、施工单位、质量监管公司、设施运营部门和业主等各方人员可以基于BIM进行协同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降低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
BIM的核心是通过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提供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完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所有构件的物理信息、装配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如空间、运动行为等)的状态信息。借助这个三维模型,极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相关方均可从中获取到感兴趣的信息。
BIM有如下特征:它不仅可以在设计中应用,还可应用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用BIM进行设计属于数字化设计;BIM的数据库是动态变化的,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在更新、丰富和充实;为项目参与各方提供了协同工作的平台。
2BIM技术应用于工程管理中的必要性
提高工程量计算精准度,在开展造价管理的相关工作过程中,将BIM技术充分利用起来,可以促使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得到显著提高,极大缩短计算的时间与精力,促使造价测算与工程招标的相关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另外,BIM技术的有关软件是严格的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设计完成的,主要使用的是3d布尔预算模式来促使运算过程中的准确性以及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不仅如此,还可以将计算的结果转化为电子文档,之后储存到数据库中,以此来实现资源的共享,促使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得到不断提升。
3新时期BIM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运用和创新
3.1初步设计电力工程系统的模型
(1)在电力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协调来开展相关的工作,建筑公司的设计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建筑图纸,要实现电力工程的科学、合理设计,在这电力工程设计工作的过程中,使用BIM技术可以帮助设计者初步构建电力工程设计系统的模型。
(2)建筑企业的土建部门要根据电力工程涉及的系统方案结合BIM技术开展相关的电力工程的设计工作。
(3)在这电力工程设计的工作过程中,运用BIM技术可以帮助减少电力工程设计方案的修改次数,优化系统模型,促进电力工程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2处理电力工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1)整个电力工程系统是十分复杂的、难度系数很大的,因此,电力工程设计系统的施工建设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难度。
(2)运用BIM技术,可以对在电力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进行处理,有利于保证电力工程设计系统施工的质量。
3.3确保电力工程设计的准确性
(1)在电力工程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建筑公司的各个部门要协调合作、发展,确保开展电力工程设计工作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效率化。
(2)运用BIM技术,可以确保设计方案的精准性、、计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形成一个有效的、完备的、高品质的电力工程设计系统。
3.4实现电力工程设计数据的可视化趋向
(1)电力工程设计系统的各个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造成电力工程设计工作难度大的重要原因。在电力工程设计的施工过程中,很多细节问题不容易被发现。
(2)使用BIM技术,能够帮助电力工程设计向可视化的方向发展,提出一个新的建筑模型解析,了解它们的特点。
3.5建构多样化的电力工程设计数据
在BIM的模式之下,很多电力工程设计系统可以对各类相关的建筑设计数据进行一定的检测,使得电力工程设计系统的施工能够开展量化处理,实时监测相关电力工程设计的数据。
4BIM技术发展趋势
4.1BIM技术在企业的发展
BIM应用正在逐步深入,“云+网+端”的应用模式也在逐步形成。随着BIM技术的不断成熟,BIM技术将成为解决包括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等项目管理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应用重心也从单点技术应用向项目管理应用方向逐步过渡。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云存储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应用,满足了施工现场数据和信息的实时采集、高效分析、及时发布和随时获取等需求,进而形成了“云+网+端”的应用模式。这种基于网络的多方协同应用方式与BIM集成应用,形成优势互补,为实现工地现场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协同与共享,以及对现场管理过程监控都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4.2BIM技术在国内的发展
BIM技术自从被推出开始,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与专家的关注,并且其在工程相关的各个领域中的作用也日益增强。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发展,国内外对于BIM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日趋完善,同时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也逐渐趋向于多样化,但是与其他的知识领域相比,BIM技术存在的实际时间较短,但是涉及的范围却十分广泛。越来越多的电力工程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推动了BIM技术在电力工程生命周期中的应用,为管理和生产方式变革提供了更好的工具和手段。然而,我国BIM应用仍面临诸多瓶颈,发展不均衡、总体应用水平不高、缺乏核心基础软件技术等问题制约着BIM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4.3世界范围BIM技术发展
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BIM技术发展的路径和政府行管政策,可作为我国面对BIM现状做出何去何从选择的重要参考。美国政府从2003年起建立建筑信息模型指引(BIMGuideSeries),注重在联邦资产建筑计划之空间验证与设施管理。2007年开始要求有受设计补助的大型项目,在设计时间要提交BIM。美国推动BIM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营建生产力与推动节能减废。在实务面,建筑相关部门大多从操作面研订BIM的工作规范。美国国家建筑信息建模标准(NBIMS)由国家建筑科学研究院(NIBS)主导,2007~2015共发行三个版本。NBIMS包含三个主要部分:核心标准(CoreStandards)、技术文献(Technical-Publications)和实施部署资源(Deploy-mentResources)。就专业职业协会而言,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及美国总承包商协会(AGC)分别制作了BIM标准附约供美国实务界参考,促进了BIM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内电力工程BIM技术正处于推广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应用层面上与国外发达國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此背景下,国内研究人员应该加强对BIM技术的研究力度,力求从多个层面优化三维算量软件,并将其全面应用于工程项目领域当中,实现BIM模型的工程量自动统计过程。与此同时,立足于我国电网规划情况,针对电力基础设施领域全面推行智能化算量工作,为电力工程参数化建模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张燕,钟声,邵敬东.浅谈三维数字化技术在水电设计企业中的应用[J].水电站设计,2019,35(04):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