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研究 高敏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高敏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中,由于设计理念不合理、预算控制能力有待提升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超预算的情况相对比较严重。
        滁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安徽滁州  239000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中,由于设计理念不合理、预算控制能力有待提升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超预算的情况相对比较严重。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对工程设计阶段进行优化和完善,同时对工程变更进行控制,以此来避免超预算情况的发生,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水平提升提供保证。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控制对策
        建筑行业近年来整体发展形势普遍比较良好,对施工计划进行编制时,要重视造价预算在其中的重要性。造价预算是施工投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核心要素。但是与目前管理现状进行结合,由于受到人为因素、市场因素等诸多问题的影响,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管理水平偏低,现有的各项管理工作无法有序开展,整体造价管控工作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如果仍然无法对超预算的原因进行准确的查找、分析和处理,势必会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对造成超预算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对策,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水平的有效提升。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
        1.1缺少合理的设计理念
        建筑工程项目要想实现有效落实,就必须要保证前期设计阶段相关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为后续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证。但是与设计现状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由于竞争力不足,设计人员自身的设计理念、意识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特别是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发展,设计人员的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进程。主要体现在设计人员在整个设计环节,过于重视技术性内容的利用,对经济性方面的要求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设计方案在使用时,成本过高,在后续施工时,由于不合理的设计,导致很多额外经济成本的增加。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传统的设计理念、模式以及工程设计思维,明显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处于严重落后的状态,甚至与建筑行业发展要求严重脱节。由于成本过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很难得到有效提升。
        1.2预算控制能力有待提升
        与建筑工程施工现状进行结合分析时,由于现有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意识不足,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在设备的整个管理中,并没有意识到成本控制在其中的重要性,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对各种不同类型材料进行选择和利用时,普遍选择成本高、质量低的材料,这也是目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比较常见的原因之一[1]。除此之外,结算工作展开中,由于没有在现有成本问题的基础上展开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所以在整个结算环节,根本无法实现额外成本的有效控制,最终导致超预算的现象。
        1.3多因素影响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环节比较多,涉及到的施工流程、工序非常多,整个过程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同时,施工中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提出的要求普遍有所提升,所以必须要引起重视。但是与目前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建筑材料的价格呈现出动态化的变化趋势,由于市场价格走向发生变化,所以施工材料价格也会随之变化。不同的社会环境、政策的不断变化等这些因素具有不可控制的特征,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工程项目而言,由于施工周期普遍比较长、同时还要考虑到时间跨度的问题,施工涉及范围比较广,导致施工时需要考虑的造价影响因素普遍比较多[2]。对预算进行编制时,为了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必须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但是由于人为因素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预算编制结果不够准确,很容易就会引起超预算的问题。


        2针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提出的控制对策
        2.1工程设计的优化和完善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要想保证超预算问题的有效控制,提高预算编制和应用的效率、质量,就必须要在设计阶段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在设计阶段,要与建筑工程各地区特色进行结合,强化施工项目的具体使用功能、价值,确定施工量,以此为基础,实现对整个设计阶段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由于结构设计本身的复杂性特征,应当尽可能规避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3]。在设计阶段,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目标和要求,对其展开结构的简化处理,这样有利于对设计阶段的各种问题起到良好控制效果。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设计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对各设计方案对应的成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中选择出最可靠的设计方案,实现对成本合理的控制。不仅有利于保证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而且有利于实现对后期各环节施工费用的合理把控。
        2.2工程变更控制对策
        建筑工程变更,势必会增加成本投入。在变更内容中,工程设计、进度计划以及施工条件等这些都是变更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对工程变更进行控制时,必须要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流程进行操作,不能够随意对建设标准进行提高,同时不会对建设周期、建设范围产生影响。在实践中,实现对工程变更制度科学合理的构建和应用,以此为基础,有利于确定合同责任制度的落实。工程项目的变更,通常都是集中在项目的具体实施中,一旦出现变更,不仅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投资,而且在造价、施工周期管理等各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威胁。整个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会造成预算严重超出的情况,严重时,很有可能会直接导致项目的停止。项目具体展开中,无论是哪个单位对项目提出变更要求,必须要重视,同时提出应对对策。
        2.3价格调整控制策略的优化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物价水平也一直都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由于价格的动态化变化趋势无法控制,所以势必会对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产生影响。项目具体施工中,工程价款的支付,必须要有对应的动态化因素介入其中,对价格进行调整时,要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流程进行操作,实价格调整方法合理的利用。调整价格时,必须要将当前市场变化因素与其进行结合,体现出风险共同承担的基本原则。施工方法的调整通常都是以工程造价指数方法为主,这种方法通常情况下,将合同双方当时签订的预定单价作为承包合同价格计算的主要参考依据。工程结算中,与合同中的具体要求、施工周期、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造价指数等这些要素进行结合,以此来实现对价格有针对性调整和优化。
        2.4预算控制意识和能力的强化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工作通常是在设计阶段开始之前被提出,整个编制中必须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将其中涉及到的诸多环节进行重点分析,严格按照现有的比例进行计算。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必须要在工程建设要求的基础上,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设计方案为基础,有利于对预算控制方案进行有效落实。整个过程中有利于实现对人为因素的规避,避免对整个工程造价管理效果造成严重的威胁和影响。在实践中,必须要对现有的审核工作模式进行规范化操作,保证审核、审核人员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主体相互之间的有效合作。针对超预算情况,加强审核管理力度,对其中涉及到的部分签证项目,及时拒绝,避免后期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3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中,必须要提高对预算编制的重视程度。对设计阶段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同时还要提高预算控制的意识,保证预算编制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以此为基础,实现对超预算的妥善处理。
        参考文献:
        [1]王书瑶.探究基于工程预算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J].四川建材,2020,46(08):183-184.
        [2]张景丽.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20(07):334+338.
        [3]董钧颢.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影响因素与控制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07):9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