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秀月
罗山县高店乡高店中心校 河南信阳 46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育教学理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小学教师需要从新课标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开展情况进行深入探究,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新的教学理念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进,保证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改革策略
引言
新课标的教育核心就是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小学教师应当结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的实际情况,从课堂实施去思考,注重学生数学感受能力的培养,借助信息技术精心设计有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合作探究新知,从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1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自信心
小学数学虽然是数学的基础内容,但是对于思维能力有限的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还是一门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正是由于小学数学的这一特点,许多小学生产生了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或者逃避心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培养学生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自信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游戏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进行《小熊购物》一课的教学时,我首先采取安排学生做游戏的方式引导他们对于长短、高矮、大小的认识。首先在上课之初,我首先告诉他们这节课要以做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们迅速就提起了精神,集中了注意力,我先把部分同学按照身高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对学生进行哪个组的成员身高最高的提问,很快就有同学七嘴八舌地进行回答。这样的教学方式简单且富有吸引力,能够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使他们完成学习任务,使同学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让他们能够发现学习的乐趣,使得他们的恐惧心理得到缓解甚至完全克服。
2构建开放式学习氛围
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如果一味要求他们去完成任务只会引起他们的叛逆心理,反而适得其反。长此以往,将抵制学生的探索欲望,阻碍他们想象力的发展。因此,老师应该构建开放式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勤于动手,乐于动脑,使学生在快乐中完成知识的学习。比如,学到《有余数的除法》一节时,可以在课上玩“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游戏。请9位同学上台扮演“小白兔”,其他同学扮演“大灰狼”喊出“老狼老狼几点了?”再由老师说出2点、3点等数字,让学生自由结组,通过观察台上的分组情况和剩余人数变化,学生们就很容易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这样,通过小游戏课堂气氛立刻就活跃起来了,学生也能很快地掌握知识。
3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教学
3.1利用信息技术降低思维难度、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公式的推导比较抽象,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一套三角板、一个圆规、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教学重难点很难被突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欠佳。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将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以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像合一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学生亲身经历,进而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学生关于1时=60分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运用多媒体展示龟兔赛跑的情境,将钟表具化成12棵树,作为龟兔赛跑的路线,然后我设置动画时间,使龟兔赛跑时间同样多,开始赛跑,跑得快的兔子跑了一圈(60分)时,跑得慢的乌龟只跑了两棵大树的间隔(1时)。通过龟兔赛跑的展示,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了,降低了教学难度,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思维难度和学生难度,突破了重难点,提高了教学效果。
3.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生活走进课堂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贴近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做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让生活走进课堂,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增强学生学数学的亲切感,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例如,我教学“数学活动课”一节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超市购物的情境,要求同学们帮贝贝同学购买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大瓶装1.25L,售价5.6元,小瓶装500mL,售价3.5元。贝贝同学参加聚会,最少2L,请你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物方案。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购物方案。
4注重生活化教学增加课堂趣味性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注重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数学课程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让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其感受到数学课堂中的趣味性。通过生活与数学的融合,还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他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为例,教师在对此部分的内容进行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到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数有哪些。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常见的物品,问学生这些物品的价格。比如0.5元的橡皮、1.5元的直尺、3.0元的笔记本等等,当学生回答出这些价格后,教师设计对应的情境,让学生来购买其中的商品。一位同学带了5元,买了一块橡皮和一个笔记本,应该找零多少钱?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他们很快会得出5-3.5=?的算式,之后教师便可以结合本课知识开展教学。通过此种方式进行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愿意参与其中。
5结合实际生活,拓展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对问题加以思考和创新。例如,在“认识时间”这一章节中,学生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后,能够将知识有效地应用于生活中,准确地辨认钟表。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有着积极意义。在教学中,笔者为学生准备了一个钟表模型,并向学生演示秒针、分针和时针的走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时间知识,也涉及“角的初步认识”中的相关内容,因而笔者向学生提出了一些关于角的问题,实现对旧知识的复习。比如,“八点十五分的时候,分针与时针是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分针与时针之间的夹角又是什么样的?”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及生活经验进行积极的思考。鉴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教师应当具备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采取画图的方式将相应的知识呈现于纸张之上。当图形绘制完成后,问题中的各要素都能直观地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正确探究,使其创新思维得以激发。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分针和时针分别在什么位置上能够形成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并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思考这些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教学改革,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教学改革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保证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充分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波.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J].当代教研论丛,2020(1):65.
[2]赵培鸿.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创新课堂教学的措施[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33.
[3]韦继建.以课程改革新理念指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C]//2020年第一期华中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2020:405-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