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
河北省河间市第四中学 062450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不断的深入发展,高中化学教师应当调整教学目标,在以化学知识理论讲解为基础的教学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探究的能力,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积极创新教学模式。而在课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手段便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对问题主动探究的能力,使其获得对知识的深刻认知,进而提升高中化学整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引言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主积极地学习化学知识。而要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关键是创设引导、促使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情境。因此,高中化学课堂应将教学内容与情境创设相融合,立足素质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使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效率最大化。
1高中化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原则
①目的性原则。创立问题情境创设的最基本的原则既是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也是问题情境创设这一方法出现的意义所在。问题情境创设这一方法在使用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需求,教师在对其进行应用时要计划好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创设的时间以及推出的时间,确保课堂时间的充足,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情境创设时所选择的问题数量进行把握,要确保学生能够跟得上教师讲课的进度,切实的达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目的。②启发诱导原则。问题情境创设的主题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时必须确保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其中来,这样才能够达到这种教学方法预期的效果,启发诱导原则就起到了增强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指引学生去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③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问题情境创设的作用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因此在运用这一方法时必须与实际的问题相联系结合。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既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自己所学知识的印象,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的透彻。
2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2.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并探求问题答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可在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授时创设问题情境督促学生紧跟课堂节奏积极思考。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问题的难度,既不能挫伤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也不能毫无挑战性,设置难度适中的问题,充分发挥问题情境的应有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构建高效课堂。
2.2利用多媒体创建问题情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在高中化学课堂进行问题情境的创建,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应在教学前期针对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课件,搜集有关本节课知识的影像或图片并分类整理,以直观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播放课件对学生展开相关知识的提问,帮助学生强化对问题所涉及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时,教师就可以积极创建多媒体课件有效导入问题。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所列举的浓度、压强、温度与催化剂等影响因素整理课件内容资源。以压强影响反应速率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现反应过程的动画,观察同一定量的物质在不同压强的影响下不同的反应速率,然后对学生提问:为什么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这时,学生会根据动画展示的在发生反应时,物质内部分子活动的快慢思考,从而明白压强的增大使物质内部分子的碰撞几率增大,同一定量下,压强越大,化学反应的速度便越高。这种多媒体情境下的提问,能引发学生对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深入思考。根据压强问题的延伸,学生还可能考虑到反应速率可能与反应物的分子总数、活化分子百分数、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以及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次数等多种因素有关。学生在思考、回答教师所提的问题及延伸反馈中巩固了对知识的理解。
2.3问题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不同的生活环境、地域文化、经济状况等,都会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产生影响,都是教师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时应该考虑的因素。问题情境创设针对的对象是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才是问题情境创设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照顾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生活实际。例如,在对环境污染知识点进行讲解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出发,设计问题。对于城市的学生,教师可以从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方面进行问题情境创设;对于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学生,教师可以从水污染等方面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教师要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引入知识点的步骤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4以引入信息技术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许多高中化学概念和知识晦涩难懂,往往是教师书写了大量的板书,但是却收效甚微,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极大地节约了教学时间和空间,简化了化学知识的难度。化学教师要以信息技术为支点,创设动态的问题情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化学知识。比如讲化学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的时候,由于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复杂,通过传统说教的教学方式不能为学生形象地展示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如烷烃的锯齿状结构,乙烯、苯环的平面结构等。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制作微粒运动的动画视频,既涵盖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又兼具轻松和愉悦的特点,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
结语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结合问题情境的教学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实际,并积极探究更加实用的情境教学方法,以此才能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希望进一步研究,能够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英.高中化学情境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18,(21):42-43.
[2]乔爱英.浅谈如何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2018,(15):161.
[3]黄凌燕.浅谈如何利用情境教学构建高效高中化学课堂[J].文理导航(中旬),2017,(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