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丽珍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华中学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围绕艺术班的语文高考备考,探究如何在三个月的有效时间内对艺术考生进行备考指导,使其语文解题能力有所提升。从备考的理念“抓主放次,大胆舍弃”,到具体的行动“高效课堂”,我们采用浅显易懂的授课方法,增强操作性,重视非智力因素。期待这些解决之道能为艺术班语文高考备考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艺术班 语文 高考备考
艺术考生除了术科高考要过关之外,文化科成绩也要过关,才能真正上线。而艺术考生的语文成绩能占他们高考总成绩的五分之一强,贡献绝对不容忽视。下面就结合今年的高考备考,谈谈笔者对艺术班的语文备考教学的一些粗浅见解。
一、分清主次,大胆舍弃
艺术术科高考之后,只剩下三个多月时间复习文化科,时间非常紧。而在高中,语文科地位已经被边缘化,学生要应付数学英语的题海战术,能花在语文的时间少之又少。加上语文学科的内容包罗万象,琐碎、感性,如何取舍备考内容,成为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作文是语文高考的半壁江山,一定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去巩固提高,多进行作文指导和堂上作文片段训练。另外,文言文阅读也是可以拿到分的,只要坚持每天积累,效果就会很显著。我们精选一百多篇文言小短文,学生每天翻译一篇,经过三个月训练,大多数学生能理解高考文言文的大意,拿下大部分分数。还有语言表达运用题,全国卷的语言表达题题型比较固定,近三年都是补写句子和图文转换,我们通过精讲多练、反复纠错,这样绝大多数的同学能拿8分左右。
而应该大胆舍弃的首先是论述文,还有成语、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虚词、诗歌鉴赏等。因为这些考点得分低,难度大,对艺术生而言,性价比不高,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增分点”上,集中精力突破能拿分的几个板块,力求突击成功。全国卷的论述文只有3道选择题,共9分。文章内容很费解,命题的逻辑比较奇怪,选项还非常难跟学生解释,做对的几率太低,作为老师也只能做对一两道题,全班平均分往往只有3分多。对艺术生而言,他们能完成其他题目就很不错了,做题时应先做完所有题目,最后撞一下三道选择题就行。可以牺牲这3分,多花点时间在文言文阅读上(19分钟做不完文言文题目),扬长避短。这也是应试技巧中的大胆舍弃。此外,文言虚词艺术生普遍听不懂,也觉得枯燥乏味不想听。而且全国卷也没有单独设题,就没有必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去捡那一两分的翻译分。至于诗歌鉴赏,个人认为只需要告知学生,翻译、感情一定要写就可以了。如果有时间,备考时让学生多看古典诗词,多积累多感受,这样才能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
二、高效课堂,浅显易懂
艺术生基础薄弱,上课有时听不懂,有时松懈不想听,考试往往做不完试题,空白一大片,严重影响得分。其实,语文只需要写上答案,不管对错,都会有分的。可是艺术生信心不足,对完成试卷及语文学习有畏难情绪。我针对学生的情况,不断给他们打“强心针”。告诉学生,语文不难学,只要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就行了。我去年带的理科班语文平均分108.9分,接近重点中学的平均分,你只要相信我就一定行,至少能考及格。因为我有学习秘诀!学生听后非常愿意配合老师,终于我班在高考中取得91.5的平均分。
自信心培养起来,学期语文就容易“听得懂”“学得会”。老师也要尽量把知识点讲得通俗易懂,使学生易于理解接受。
如作文审题,全国卷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对艺术生来说,是非常陌生又很难掌握的。该作文题的材料新颖、观点隐晦、思辨性强,审题难度非常大。艺术生理解能力普遍较差,而作文又不容有失,那只好深入浅出地讲授。先整体阅读,压缩事件——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抓住矛盾冲突——你觉得对还是错;思考理由——为什么?举几个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例子,如几个同学在说“三星手机好,还是苹果手机好?”,请问他们在讨论什么话题?——哪个牌子的手机好。又如“老师发微信红包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你怎么看?”等等。学生经过多次讨论争辩,逐渐掌握这种通俗化的作文审题,能抓住冲突,确立中心,明确自己的看法。如此一来,我班的艺术生信心大增,作文极少离题,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分数在40左右。其实阅读题的备考也一样,一定要化难为易。众所周知,全国卷的传记阅读,问题大多有三行接近一百字,学生几乎看不懂题目意思,遑论准确作答。我教他们如何化繁为简,化书面语为口语。就是用熟悉的人或物来类比造句,像辨析病句的方法,类比举例,然后学生就慢慢理解题意。通过“通俗化”的教学,艺术生的理解能力和答题能力都有所提升。
三、操作性强,科学备考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学科比其他科更含蓄,答案可能更感性而模糊,解题方法更多靠语文素养和感悟,教师授课也不好把握,难以操作。对于艺术生,要在短时间内成绩有所提升,就必须增强可操作性。如作文教学,除了审题之外,文章内容结构也应该多加强。怎样才能让艺术生在一小时内围绕“任务”写够800字?我们围绕任务的完成,细分七点:现象产生的原因、性质、影响或效果、理由、假想敌、做法、联想举例。针对以上七个方面,组织考生进行片段作文训练,三次训练过后,大多数同学都能掌握完成任务的办法。然后练作文提纲结构、开头结尾等,加上之前舍得花时间进行的审题训练。作文其实已经比较扎实了。在三月份的一次模拟考试中,我班的作文平均分达40分,远远超过其他艺术班,接近重点班。另外,模仿范文也是个很不错的办法,可操作性特别强。画画要临摹,作文也从临摹开始。多看优秀范文,多感悟多琢磨,针对各种亮点进行模仿,学生有章可循,上手很快。熟悉掌握之后,再创新融合,自成一格,尤其是一些悟性高的同学,能很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四、重视非智力因素
常言道,考试靠实力,更考心理素质。各种非智力因素往往是成败的关键。艺术生大多敏感、有个性,有些同学比较情绪化。这些不稳定的非智力因素势必影响他们考试时的正常发挥。今年我担任艺术班班主任,管理班级比较民主宽容,与学生关系融洽。平时注意增强学生自信,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争取更好。考后,及时疏导安慰,进行共情,和同学们一起找到解决办法。同时,加强应试心理指导:我不会做别人也不会,我不需要考150分,填满试卷就行,以减轻考生的压力,缓和紧张情绪。做题技巧也常提及:字迹工整、答案分点、不留空白等。从高考成绩来看,我班同学确实做得不错,考出最好的平均分,91.5分,实现我们的“合格”梦想。况且这次高考题目大多出乎意料地难,但他们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取得本学期前所未有的好成绩,确实是良好的应试心理等非智力因素帮了大忙。
积极科学的备考不仅带给学生好成绩,更带给他们心灵上的成长。艺术之路不容易,艺术生的语文学习也充满挑战。怎么在短时间内做好语文高考备考,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笔者只是触及皮毛。文学即人学,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教书育人,稳健高效,是我对艺术班高考语文备考的一点粗浅认识。
参考书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解读高中新课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