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思维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9期   作者:王澍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与深入,社会对教育人才输出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

         王澍
         云南省昆明市外国语学校 云南昆明 65004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与深入,社会对教育人才输出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层堡垒,它培养出的人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需求,为时代的前进添砖加瓦,作出贡献。培养语文思维是高中阶段学习语文知识核心任务之一,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和学习质量。本文将针对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提出在语文学习中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及培养方法。
         关键词:强化阅读;开放式问题;师生交流;训练语言;

从现阶段来看,高中学生学业繁重,学习压力大,这就造成了某些学生厌学的心理情绪。其实, 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的设置目的除了传播中华文化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人文素养,进而达到思维能力培养。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在所难免,这不仅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是身心健康的人,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受教育者。因此,课程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要跟随时代要求,培养合格的时代新人,帮助受教育者发展思维,培养受教育者科学有效的思考方式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工作。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语文思维,增强语文学习效果。
一、强化阅读,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探索思维
         学好语文知识的基础环节是阅读,在阅读中寻找感觉。强化阅读,最好能够做到每天至少练习一篇阅读文章。在阅读的途中不断地提升阅读速度,学习方法,其训练可以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和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归纳分析、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语文教学不仅要求教师传递知识给学生,还应该注重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语文功底,巩固文化底蕴。阅读是一项运动大脑的工作,大脑思维能在大脑运动中训练。思维清晰,大脑的运动效率将更高。在提升阅读速度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可以锻炼和培养阅读思维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间,会融入自己的感情经历与阅历,会于语文中的一些知识点产生共鸣。所以,在阅读文章之时,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


二、教学中设置开放性问题,启发学生“质疑”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今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学生若是想要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文本,就更离不开文本所创作的意境。意境需要学生的想象。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注意问题设置的重要性,由于语文是一门相对感性的学科,不同层次的学生,每个学生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不同,每一个学生所能体会到的情感也不相同。但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它更重要的是激发每个学生说出内心的独白,鼓励他们思考,体会与运用。针对此,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开放性,把握好问题的切入点,启发他们的语文思维,变“教师问学生”为“学生向教师质疑”。如在《天净沙 秋思》当中提到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等,这些事物无不反映着创作者的悲凉与落寞,学生在这种意境中可以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产生质疑。学生在积极探讨中体会作者的落寞与悲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探索性思维使学生对诗意理解更加的透彻。
三、师生交流中培养语文思维
         师生之间的知识交流基本都是在课堂上开展,这种交流常常以问与答的方式展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对于一些知识点会展开与学生的探讨与交流。师生之间由于在年龄、阅历、文化底蕴等方面上有着差异性,所以对某一知识的探讨上也可能会存在不同的意见。所以,思维的交流在这个时候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教师应当用真挚的感情来教导学生,使他们对问题具有较全面的理解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就像芽儿一样悄悄的种进学生的心灵,它将在细雨的灌溉中萌芽和生长。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仅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思维,同时也能够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里,与学生真正打成一片。
四、训练语言,发展思维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指导学生学语言。语言是思维的武器、理解的工具,语言学习与思维发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即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离不开语言,二者相互联系。在实际教学中,语文知识的学习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习者思维难以展开。很多学生观察能力弱,感悟能力弱,学习能力弱,在认字方面的有的同学可能看不出字形,在语言表达方面有的同学词不达意,语病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因为有了清楚的思想内容找不到恰当的词来表达,而是思想本身就不清楚或概念模糊造成的。因此加强语言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可分析的角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高思媛.高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 第11期.
         [2]陈美.浅谈高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
         [3]贾宝国.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培养策略探究[J].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