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清
温岭市温西中学
摘要: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在整个个性的发展与形成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中学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渐渐趋于成熟,他们的自我意识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些特点及问题。本文基于此特点和问题,主要从树立正确的评价观、纳悦自我和完善自我等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并为其健康顺利地发展提供可行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自我意识 中学生 发展 培养策略
1.引言
中学是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关键时刻,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但是有些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存在很多问题。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人际问题、学习问题、感情问题和个人问题上。在中学生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大多数人际关系问题通常都为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一些具有较早的自我意识的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认知障碍。因此,要帮助现代中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促进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全面健康发展。
自我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作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心理学已引起了广泛的研究。最近,自我意识在心理健康,尤其是情绪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研究的重点。
自我意识从开始到成熟,都将需要漫长的发展过程。自我意识在社交互动过程中建立了语言和思维过程,使人们对外部问题做出一些选择,反映出他们的个性特征,并转向有利于他们的方向。进入中学后,随着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强烈的学生在丰富的知识基础和出色的学习背景不断变化并逐渐发展自己的个性。
2.现代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自我意识的发展体现了不同阶段的各种特征,通常,现代中学生自我意识能力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和问题。
2.1对自我认识更为主动,自我评价日趋成熟?
中学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他们注重以各种方式观察和研究自己,评估自己的学习才能和价值,并评估他人的才能和价值等。现代中学生的知识不再局限于同龄人,而是逐渐将信心转变为社交环境。这种评估可以实现自我评估能力,但是由于其主观和客观因素,该分析无法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结合。如果中学生只看重自己的优势而忽略了缺点,那么将以自己的眼睛为荣,而眼中没有人。
2.2现代中学生具有非常强的自尊心?
自尊是一种自我意识的习惯,个人意识的发展需要尊重自己的言行,保持尊重和建立社会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与以前的中学生相比,现代中学生信心大大提高。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其含义,很难理解真正的自尊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结果,许多现代意义上的中学生表现良好,并且常常在其行为得到证明时就自以为是。由于对自尊的误解,毁灭渗透到了很多人,这份自尊并没有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
2.3现代中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独立意识是指学生有明显的意识,中学生的自由意识比小学任何时候都强。当然,他们认为自己是独立的人,希望解决与自己有关的各种问题。他们想要独立看待事物、独立思考并独立解决问题。但是,现实和未来的预期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这使“完美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有了很大的差异。许多人在面对“完美自我”与“真实自我”时会出现矛盾,对“真实自我”表示不满,但社会责任的积累已与各种关切联系在一起。
3.现代中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培养策略?
3.1现代中学生应树立客观正确的评价观?
为了使中学生客观、准确地评估自己,他们需要准确地了解他人如何评估自己,与自己眼中的自己进行比较,了解自己并评估自己。由于“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的矛盾是学生自我意识的最具体矛盾,因此对“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差异的了解至关重要。在中学中,“理想自我”的状态要求社会它必须基于个人现实,这个目标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实现,不适当的情况不仅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还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为了对他人进行评估,我们必须接受并保持静默认识的正确性。为了正确地识别自己,我们需要选择正确的事物进行比较。除了遵守比较规则外,中学生还需要通过与自己的成长发展过程进行比较来识别自己。中学生可以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技能来获得经验,并增加自我知识,通过认识其他人或事物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
3.2现代中学生应坦然表现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关键和核心
接受自我,并向其他学生介绍自己比自我意识更困难。自我接受是维持和改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的协调、自我理解和自我评估的前提,是承认个人的主要目标。只有当中学生接受自己时,他们才能爱自己,从而培养独立性,并最终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成长上。要实现悦纳自我,必须做两件事:首先,正确地评估自己,这是建立信心和克服自卑感的关键。俗话说:“人无完人”,我们需要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正视态度,并利用自己的优点为弥补自己的缺点做准备。其次,需要正确适当地处理自己的错误,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失败。但是,在失败之后,我们必须认真总结自己的失误之处,下一次才能争取成功。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经过大量的反思和努力,我们终将取得成功。因此,中学生必须积极应对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挫折。
3.3现代中学生应科学塑造自我,完善自我?
在认识和接受自己方面,需要练习和提高自己。中学是向大学输送人才的基地,也是这些人才的生命转折点。如果中学生将来想在某一方面、某一地区扎根施展才华,他们应该专注于塑造自己和完善自己,“自我”的发现过程就是改善他们的过程。
3.3.1现代中学生应确立科学合理的“理想我”
“理想的自我”基于自我意识和自我接受,并根据社会和个人需要设定的自我学习和发展的目标,在驱动中学生的成功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学生必须在从低到高、从低速到高速的各个阶段的坦然面对现实。通过实现这些理想,我们可以继续改善自己,磨砺自己,将来为社会做出贡献。
3.3.2现代中学生应积极体验自我,在实践中增强自我效能感
学生应积极尝试新鲜事物,并时刻保持积极态度。当面对失望、沮丧或遇到困难变得活跃或好斗时,都不要放弃希望。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感知持积极态度,那么自我效能就会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益,并且这种感觉在学业上会非常有益,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更加乐观的焦虑和悲伤。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交技能不仅可以帮助中学生确定正确的生活观和世界观,还可以帮助他们在训练过程中实现自尊、自我激励、自我学习并提高自我效能,可以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知识来提高实践和创新技能。行为自我效能的提高对中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理解很重要,中学生需要通过各种社交技巧探索自己的可能性,时常进行自我测试,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我意识水平,增强自我效能感。
3.3.3现代中学生应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使自我意识统一
自我调节是一个心理过程,代表个体积极、直接地改变自己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的一种缓解自身的方式。自我意识的不足不仅会引起中学生的焦虑和心理痛苦,而且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来促进自我意识的恢复。自我整合的过程也是自动识别的过程,换句话说,它是“完美自我”和“真实自我”的整合过程。自我调节具有多种形式,有些形式既不利于积极的心理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无症状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就是为什么特别有必要加强和激发社会需要,充分提高自我意识的重要动机,增加自我控制负面情绪的能力,确保不会干扰自我调节。
4.结语
现代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又是一项复杂的、持续性的工作任务,它会随着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变化,也会随着社会经济和道德价值的发展而发展。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中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对学生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由于学生没有达到要求而加以批评和斥责。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为国家培养更多自我意识健康、人格健全的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杨程云. 大学生中庸思维与情绪智力的关系: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18.
[2]刘小珍,李奕慧,廖慧云,唐宏. 医学生友谊质量对孤独感的影响: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03):413-416.
[3]郭素然,伍新春,滕秀杰,张平. 自我对话与情绪智力的关系: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7(05):513-521.
[4]田雨,卞玉龙,韩丕国,王鹏,高峰强. 羞怯对网络交往的影响: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04):548-552.
[5]庄文芝,李红艳.浅谈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J].黑河教育, 2012(9): 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