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及其关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李舜
[导读] 《命题及其关系》是人教A版数学选修2-1的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第一节课,
        李舜
        汕头市东厦中学 515000
        一、教材分析
        《命题及其关系》是人教A版数学选修2-1的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第一节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这些都是逻辑学的基础知识,数学学科包含了大量的命题,了解命题的基础知识,既是下节课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又对于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起到重要作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贯穿了本节内容的始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命题,但不够系统和详细,教学时要通过学生的参与,不断提出“为什么”对概念层层剖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命题的分类;
(2)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
(3)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数理逻辑,从中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判断其真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认识状况及理解程度,注重问题情境、实际背景的设置,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思考,了解数理逻辑、理解命题的概念;
(2)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分类、形式.
        难点:理解命题的概念,判断命题的真假,改写命题的形式
五、教学过程:
        
        观看关于逻辑推理的视频。
         视频运用了逻辑学中的逻辑推理,逻辑学是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逻辑用语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是语言表达和信息交流的工具。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常用逻辑用语是数学语言的组成部分,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接触数学上有趣的内容——逻辑用语中的命题。
         
         小组合作(一)
        初中我们已经初步学习过命题的概念,现在,以3~4人为一个小组,根据昨晚预习的内容,完成小组合作的第一份任务单:
       
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填?

1.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命题的定义的要点:
(1)是陈述句。
(2)能判断真假。
(3)判断的结论不能含糊不清。
        命题分类:
真命题(true proposition):判断为真的语句;
假命题(false proposition):判断为假的语句。

         小组合作(二)
根据刚才的结论,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第二份任务单:
   
        选择小组成果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小结1:
判断命题真假的策略:
(1)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一般要有严格的证明或有事实依据,比如根据已学过的定义、公理、定理证明或根据已知的正确结论推证。
(2)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一个反例即可。

提问:观察任务单2中,(8)(9)(10)三个命题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点?

2.命题的构成形式
      
   
         
         小组合作(三)
根据上述内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下面的任务单3.1:

    教师选择小组成果进行展示,并让其他小组进行点评。然后继续完成任务单3.2


小结2:
(1)将命题改写为“若p,则q”形式的方法及原则

(2)若一个命题有大前提,则在将其改写成“若”的形式时,大前提仍应作为大前提,不能写在条件中,如任务单3.2(5).
        
思考:
(1)陈述句一定是命题吗?
(2)任何一个命题都可以写成“若”的形式吗?

3.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拓展类型】由命题真假求参数范围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第4页,习题1、2
2.思考: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注重教学设计
本节课由于提前撰写了教学设计,并且经过了精心的修改,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能够把新课标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的设计理念发挥的比较到位,学生能积极思考,合作学习,氛围浓厚。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小组任务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特别是探索把命题改为“若p,则q”并判断真假的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团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与方法,领悟了解题的策略,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绪。
3、以问题为导向,突破难点
在对命题概念的解析上,不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一层的思考,探索定义的深层含义。在判断命题真假的环节上,提出了多个“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得到判断命题真假的方法与策略。
4、前后呼应,点明本章主题
本节课以一个视频引出本章的主题——逻辑,提出问题引进新课内容,在本节课的尾声回答了视频中提出的问题,强调了逻辑推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前后呼应,使得学生对学习逻辑用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在任务单3.2的学习上,学生的小组活动已经进入白热化,很多小组都举手要求展示成果。但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展示了一个小组的成果,其他一样的就没有给予展示。实际在这个环节可以做得更好,把一样的成果也给予展示,再问有没有不同的答案,这样可以抛砖引玉让更多的小组也举手来展示成果。
2、希沃助手里面有小组活动的积分功能,还有根据小组合作的不同方面进行加分。本节课如果加入这个环节,相信课堂会变得更加有趣,学生的参与兴趣也会大大提高。
3、在小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回顾任务单的目录,检查本节课的任务完成情况,逐步检验自己在每个环节的掌握程度。

九、作者简介
姓名:李舜
单位:汕头市东厦中学
职称:中学数学一级教师

附录: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命题的分类
——小组任务单1
(2)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
——小组任务单2
(3)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小组任务单3.1~3.2

小组任务单1
从下列词语中,选择适当的词,填入下面的方框中:

         假命题,判断为真,疑问句,真命题,判断为假,
         陈述句,感叹句,可以判断真假的,祈使句













小组任务单2

                 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用“不是”、“真”、“假”填空)
(1)你好吗?                  _______命题
(2)今天天气真好啊!          _______命题
(3)这是一个老人。            _______命题
(4)                   _______命题
(5)-2不是整数。             _______命题
(6)4>3.                      _______命题
(7)3能被2整除。            _______命题
(8)若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_______命题
(9)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             _______命题
(10)若直线∥,则直线与直线没有公共点。                   _______命题



小组任务单3.1

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则”的形式,并判断真假:
(1)
若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    是____命题(填“真”或“假”)
(2)当时,无实根。
若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    是____命题(填“真”或“假”)
(3)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若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    是____命题(填“真”或“假”)
(4)对顶角相等。
若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    是____命题(填“真”或“假”)
(5)菱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若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    是____命题(填“真”或“假”)


小组任务单3.2

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的形式,并判断真假:
(1)等腰三角形两腰的中线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命题(填“真”或“假”)
(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命题(填“真”或“假”)
(3)负数的立方是负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命题(填“真”或“假”)
(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交于一点且互相平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命题(填“真”或“假”)
(5)已知为正整数,当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命题(填“真”或“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