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习惯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牛军营
[导读]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而语言教学又离不开语言的积累和语言的表达,
        牛军营
        三原县陂西镇大门小学  陕西省 咸阳市  713800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而语言教学又离不开语言的积累和语言的表达,即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在引导学生鉴赏作品中生动的语言形象,领会语言的丰富内涵,体会语言音韵美的同时,培养学生鉴赏、学习语言的多种能力以及培养他们良好的写作习惯是语文教学中始终贯穿的双边活动。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既利于阅读习惯、意志、情趣的培养,又强化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指导与自主结合,教给学生方法。
        1、让学生会读书,学生课外阅读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课内外有机结合、泛读与精读有机结合、读书与笔记有机结合。
        2、要上好各类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前指导例如文学导读、名著导读、同主题导读等;上好课堂交流课,在质疑解难中把学生的阅读向纵深引进。
        (二)培养阅读习惯,让学生多读。
        1、让学生学会选择。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读物,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供或推荐优秀少儿读物。另一方面还要教小时在有益的读物中学会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2、给学生以适当的“强制”。通过来自教师或家长的适度外部强制,逐步使学生过渡到自我“强制”,即强制自己按照良好的课外阅读态度、方法去阅读。这样就会使习惯成自然。
        (三)阅读与表达交融,提高阅读效率
        让学生从自己的课外读物中选取一篇认为最好的文章,推荐给全班同学,这样,推荐者为了向其他同学介绍该文章,必须深入透彻地阅读,而其他学生听了介绍后,如果产生兴趣,也会找来细细地阅读,即使不去读的学生听了介绍也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从而达到以活动促进阅读的目的。
        (四)给学生的心灵带来诗韵与和谐共振的翅膀。
        首先,粗读全文,注重整体感知,注重语言的培养。字词的积累。让学生在粗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大意,并且勾画出生疏、优美、凝练的字词,并借助字词典正音、释义,揣摩、推断词义,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其次,精读全文,探究美点,注重语言化的积累。诵读全文,咀嚼语言文字里的名句、妙语及文中所描绘的动人细节和字里行间流动的深情,然后顺藤摸瓜,于细微处发现文中蕴涵的哲理和灵性。
        二.写作,向着快乐出发
        作文,是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劳动,是学生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创造性地提炼生活、美化生活,展现生命历程、张扬个性的精神旅程。所以,作文应该是快乐的,教师应该多途径为学生搭建平台,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1.广撷博采------增强写作自信
        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经验纷繁,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兼容,是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采撷的素材。

例如:一位学生参观动物标本展览后,写了一篇题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作文—“……走进昆虫展示厅,我便被那一盒盒精致的蝴蝶标本所吸引.一对对美丽的翅膀向人们显示着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使整个展厅显得分外妖娆.仔细观察,一对对翅膀似乎还在微微颤抖,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震撼感.很难想象,它们曾经是被人嗤之以鼻的毛毛虫.是啊,成功的背后,往往是一段不为人知的漫长的奋斗历程.当你站在成功的顶峰时,回过头来看走过的路,便会觉得辛酸和汗水都是值得的……”,如此佳作,妙语连珠,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2.独具慧眼------捕捉写作时机
        联系学生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喜、怒、哀、乐进行仿写,学生的表达就会如泉水喷涌而出。例如,教学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学生体会到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中所感受到喜、怒、哀、乐,也来仿写一首诗。学生听后脑中立刻放起了“电影”,情感闸门一下子就打开了,他们的表达如泉水喷涌而出。有位学生写道:《闻香港回归》我国忽传收香港,初闻双眼泪汪汪/却看国民愁何在,漫卷报纸喜欲狂/举国上下齐歌唱,一国两制构想棒/宝岛台湾一回归,全国人民尽开颜。可见,善于捕捉写作的最佳时机,学生写起来兴趣极高,又能够达到练笔的目的。
        3.童心不泯------寻找写作之乐
        要想让孩子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师应该自觉地确立孩子们在写作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去了解孩子们,处处留心孩子们的生活。例如,在与学生的一次交谈中,了解到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心事,有的为此很苦恼。便引导他们:写作是最好的倾诉。有一位学生写道:“铃----下课了。自己迅速向球桌奔去,这下有的玩了,真好……当值周老师来叫我们时,我们才依依不舍离开球桌.我就像着了魔,就像吸毒之人,乒乓球成了我唯一的海洛因.我觉得我的人生只有在乒乓球桌上度过才是最快乐的.我对学习不屑一顾,作业有时也没有完成.唉,我该怎么办?......”后来,这位学生告诉老师:我把心事写出来后,心里舒服多了,原来,写作也是件快乐的事情.
        4.搭建平台------共享写作成果
        学生的表现欲很强,每做一件事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真诚的赞美,教师要善于运用温情评价及各种激励机制,及时给予鼓励,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诱发学生写作的动机,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写作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终身受益。如在班级中,可以开辟一块佳作共赏天地,为学生提供佳作展示平台,每周评选作文之星;鼓励学生向刊物投稿……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优生的发展如鱼得水,使后进生的进步如沐春风.
        三.培养好习惯、写就好文章
        作文程度差的同学,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屡屡被拿来当范文的同学,但却苦于不知如何提高。究其根源,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那么,应该养成
        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1.养成用心诉真情的习惯
        目前,在学生的作文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虚假现象,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的,事是假的,观点是强加的,感情是浮泛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应付作文的同学身上,即便有些作文煞是了得的同学,没有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他们的作文即使极有文采,依然脱不了胡编乱造的弊病,因此难以打动人、难以获得高分。文章贵在真情、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养成说真话,肯吐心声,才能够让读者感到真诚可信,才能写出的那些话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
        2.养成观察感知、体验积累的习惯
        常常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思考。却不知,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扣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同时,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为写作的材料。只要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流淌、源源不断的。仓库里贮存的素材多寡,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因此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多作读书笔记。
        3.养成多阅读多思考多联系多修改的习惯
        我们每一个人,凭借直接经验,对社会的自己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见解经验。而获取见解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迩来,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的生动、完美。
        总之,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居于核心地位。为了培养学生最佳的阅读和写作习惯,自己不能“纸上谈兵”,还要结合结合实际教学随机巧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这也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培养创新独特人才的人才,为祖国的发展多做贡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