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海
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水务部 300457
摘要:循环冷却水在工业用水中占比最大,物料泄漏也是炼油化工企业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尤其以炼油装置泄漏油料比较严重。物料泄漏到循环水后,容易造成微生物繁殖失控,生物粘泥大幅度增加,导致换热器和管线腐蚀严重,不仅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也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泄漏问题已成为炼化企业长周期运行的瓶颈之一。
关键词:炼化企业循环水系统;物料泄漏识别;处理对策
1导言
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石油资源需求总量急剧增长,但是石油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为了保证企业生产活动顺利展开,开始注重对劣质原油的加工生产。由于劣质原油自身质量较差,对换热设备产生的腐蚀作用越来越强,增加了设备运行故障几率和物料泄漏频率,所以换热设备介质泄漏成为影响炼油企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加之当前技术限制,缺少满足炼油厂普遍需求的查漏仪器设备,难以及时有效的检测出漏油位置和具体原因,影响系统顺利运行。故此,应该高度关注循环水系统不同物料泄漏的水质情况,在此基础上寻求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以求推动炼油企业可持续发展。
2物料泄漏的危害
物料一旦泄漏到循环冷却水系统,会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存在许多潜在和直接危害:第一,菌藻粘泥阻塞换热器管道,降低换热效率。泄漏物料进入循环水系统后,为生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营养源,导致各种生物菌藻滋生,产生大量生物粘泥。粘泥增多影响介质传热效率,同时由于管道表面淤积,形成氧的浓差电池,造成换热器的腐蚀。第二,腐蚀换热器,药剂用量增加,运行成本上升。物料泄漏后,往往采用排油置换的方法,换水量增大,浓缩倍数降低,水质碱度、pH和钙离子降低,没有足够的钙镁离子和碱度的保护,水质的腐蚀能力增强,同时由于细菌的滋生也会造成粘泥下腐蚀。杀菌剂和缓蚀剂等药剂的投加量增加,运行成本明显上升。第三,大量换水排污,旁滤压差大,反洗频繁,浪费水资源。一旦有物料泄漏,必须加大排污量,保证系统水质。由于生物粘泥在循环过程中被旁滤截留,造成旁滤压差增大,反洗频繁,水耗增加。
3炼油企业不同物料泄漏的原因
3.1冷却器壳程气态介质
换热器壳程气态介质,为炼油企业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产物,属于热分解产物范畴。压缩富气、液化气和酸性气体等C1~C4组分中包含烷烃成分,同时还有烯烃、H2S、N2、CO和CO2等成分,形成期间部分气体表现出NH3和H2S含量较高的特性。酸性水中汽提部分换热器发生泄漏,物料流入循环水,最直观的影响则是pH值和总碱度发生变化,在泄漏初期数值升高明显,一段时间后数值则直线下降,究其根本是受到硫化细菌、硝化细菌作用导致。通常情况下,压缩气中硫化物浓度达到2000~3000mg/L,液化气中浓度则为1500~2500mg/L。在硫酸菌作用下,循环水中的硫化物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硫酸,pH值在7以下,不适合用常规水处理剂处理,锌盐和有机磷会被破坏,致使循环水的pH值显著降低,锌浓度变低。总的看来,此种情况下一般泄漏周期长,现有检测仪器设备难以有效查出泄漏点。
3.2氨液泄漏
氨液泄漏大多发生于氨压机级间冷却器,大量氨液泄漏进入到循环水,会导致循环水pH值先上升然后下降,主要是由于硝化菌和亚硝化菌属于自养型细菌,在循环水系统中发生硝化反应产生H+,如果水中没有外来碱补充,循环水pH会急剧下降。此外,氨会被水中的游离氯氧化,致使循环水中余氯无法测出,微生物大量繁殖。所以,氨液泄漏进入循环水,导致pH值下降,大量微生物滋生,氧化性杀生剂效果变差,水质恶化,影响到循环水系统稳定运行。
4炼化企业循环水系统物料泄漏识别及处理对策
4.1物料泄漏识别
循环水系统正常状态下水质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但一旦发生物料泄漏后,都会对水质有一定影响,并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可以对不同泄漏物质进行确识别,然后根据相关的物料的性质进行相对应的处理对策。泄漏处理对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循环水系统物料一旦泄漏,细菌控制非常关键,如增加氯类杀菌剂投加量能检测到余氯,或者根据物料性质可采用溴类或非氧化类杀菌剂,频率适当加大;另外要控制粘泥和沉积,增加粘泥剥离剂投加频次;pH值变化时,要调节pH,降低时最好投加碳酸氢钠,pH小于7时投加氢氧化钠到大于7后再投加碳酸氢钠,升高时投加硫酸;对于蜡油、重柴、重油泄漏时投加油污清洗剂,使油乳化,把系统中泄漏的重油清洗出来,从凉水塔塔池上部捞走。若要处理好物料泄漏问题,日常水处理过程中对一些指标进行重点监测,比如pH、浊度、余氯、油含量。由于油含量上升总是伴随着浊度上升,因此对浊度PH、余氯的监测频率适当高一些,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泄漏情况,早发现早处理,才能最大限度来降低生产风险。
4.2构建配套处理机制
炼油企业在加工生产中,为了规避循环水系统物料泄漏问题出现,应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水冷器管理,做好每台设备的登记,包括设备的材质、工艺介质操作压力温度、设备型号、使用时间、维修情况等。同时,结合循环水系统运行情况,加强循环水分析力度(含硫化物、氨氮和COD等分析项目),适当的调整水质分析频率。
4.3泄漏后处理
首先,对于循环水系统物料泄漏后处理,无论是液相泄漏还是气相泄漏,一经发现,逐点排查,及时切除泄漏设备,避免对系统正常运行产生更恶劣的影响。处理措施为加入化学清洗剂及黏泥剥离剂,进行排污置换,直至系统正常运行。其次,物料泄漏量较大情况下,应第一时间查找泄漏源,及时切除,并通过人工打捞方式去除水面上的泡沫或浮油。加入化学清洗剂100mg/L,运行一定时间后加入适量的杀菌剂,余氯控制在0.5~1.0mg/L范围内,运行4h,实现循环水全面消毒杀菌,抑制硝化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等微生物滋生。然后加入一定量的黏泥剥离剂,用于处理管壁上残留的黏泥,可以有效改善腐蚀情况,提升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最后,泄漏源无法及时排查,可以选择定期加入化学清洗剂,增大排污量,避免大量细菌滋生产生黏液,增加黏泥含量。如若循环水水质得不到有效控制,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后续加入的杀菌剂、化学清洗剂和黏泥剥离剂量。加入化学清洗剂主要是为了避免油污过多黏附在管壁上,为微生物及细菌的滋生繁殖提供便利,从而避免设备腐蚀结垢等系列问题。因此,无论物料泄漏量大小,一经发现均应该立即寻找泄漏源,并迅速切断,将污染物尽快排出,避免循环水系统水质恶化。
5结束语
循环水系统对炼油化工企业的正常生产起着重要作用,一旦发现泄漏要及早处理,立即将泄漏设备切断隔离,采用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以减少损失,维持系统正常进行。同时要加强日常监测,做好各种应急处理及预防措施,才能解决循环水物料泄漏这一“瓶颈”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圣.循环水场物料泄漏的排查及措施优化[J].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19(03):39-42+6.
[2]邓朝红.循环水系统物料泄漏分析与应急措施[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6,45(08):74-76.
[3]牛进龙,丁雪红.炼油循环水系统工艺物料泄漏快速定位技术[J].工业水处理,2013,33(07):86-88.
[4]刘静,王雪,王宏,王欣,胡科先.炼油厂物料泄漏循环水系统的处理方案[J].工业水处理,2010,30(05):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