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飞
贵州丰鑫源矿业有限公司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 贵州省 553531
摘要:在中国,采矿工人在狭窄环境中工作的地下煤矿居多。保证井下作业安全需要安全的生产条件,其中“一站式”对煤炭输送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煤炭开采活动频繁,造成了灾难性的社会劣势。因此,至关重要的是,在煤炭开采生产中实施“一对一”防御措施,重点是提高“一站式”措施的效率。
关键词:煤矿开采;“一通三防”工作;危险源
引言
煤矿行业作为老牌行业,在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贡献,并且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稳定繁荣的中流砥柱。近些年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各类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传统行业在提升生产质量与效率的同时,还要不断优化革新安全生产管理策略,这样才能积极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还能够有效保证企业的利润效益,规避各类重大危险事件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煤矿开采行业也要积极引进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同时还要保证各项管理措施能够顺利落实,这样才能发展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本文针对井下采掘工作的安全管理完善措施进行研究,对提升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矿山开采过程中危险源
1.1防火工作危险源分析
防火工作也是煤炭开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煤矿下面空间有限,发生火灾时可能会产生重大后果。煤田火灾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电气工程中的火灾和煤源中的火灾。旧管路、过载和短路可能会导致火灾。金属在电力线着火时燃烧,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由于孔中留有大量煤,密封不重要时排出的空气可能导致温度升高和火灾,从而导致灾难性的火灾事故。从排放区燃烧煤炭可能导致高温和有毒气体,使工人窒息。此外,火花是煤田工作的一部分。因为巷子里的煤气发生了爆炸。煤炭火灾的危险来源是电力线的老化和室内煤炭的自发光,应对这些危险来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2矿井通风工作危险源分析
煤矿企业进行井下采掘作业时,需要时刻保证巷道内部空气的新鲜程度,因此需要及时处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瓦斯,将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这便需要根据采掘作业的要求与掘进程度合理调控井下作业环境,可以使用全风压通风、引射器通风以及局部通风等方式,但是在使用通风措施时,还要注意风机压力以及排风量,还要定期对排风器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这样才能有效提升通过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1.3防瓦斯工作危险源分析
气体是煤资源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煤层降解过程中残留的气体释放出来。当空气中的气体密度达到一定的数值时,发生明火时有发生气体爆炸的危险,对煤炭输送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气体防御是煤炭开采的重点。《煤炭运输安全条例》规定,采矿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值应为0.5%,总回风量中气体的体积值应低于0.75%。防瓦措施的重点是防止气体聚集和波动。如果通风良好,气体很难收敛。但是,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很难保证所有小巷的良好通风。影响通风的因素很多,需要定期审查。Vargas流行病扩散是非常危险的,必须集中精力预防。通常,巷子里的气体主要来源于采矿和石化气体的节约。煤工作面上的气田主要依赖于燃煤电厂层上的气体,而气田主要由空间的封闭决定。气体防御的危险来源是局部气体聚集,煤层气体比重过高,空气空间恶化。
2煤矿井下采掘工作安全管理完善措施
2.1优化安全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煤矿资源需求量的不断提升,不仅促进了煤矿企业的发展,同时也造成部分煤矿企业盲目生引发安全事故的不良现象。
因此,煤矿企业在今后的经营发展中,不仅要针对煤矿开采技术进行调整创新,还要针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完善,针对传统安全管理制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正,这样才能够使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流程更加全面。同时,还要制定严格的问责制度,当出现安全事故时要根据预先设定的岗位职责追究到具体员工身上,这样能够有效避免互相推诿的现象,也能够强化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从而达到预期管理效果。
2.2强调安全生产
煤矿企业要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把安全生产放在采矿工作的第一位,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煤矿生产的主要目的是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但只有在确保采矿工作安全的情况下方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所以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发展的基础。为了实现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平衡好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定期对员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另一方面要投入足够的资金来改进采矿技术,在提高采矿工作安全性的同时,提升采矿生产效率,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3加强作业区的通风管理
在进行工程的采矿作业时,井下生产工作的开展安全问题是极为关键的。所以在进行采矿时,做好矿井通风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在采矿过程中需要把通风系统保持在最良好的状态,才可以排除在井下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并且,在进行科学矿井通风管理制度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对通风知识和内容进行普及,这一工作也是保证井下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采矿过程中,通风制度的规定首先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作业区进行考量,根据不同的作业区制定不同的通风制度,并且根据通风条件合理分配人员。其次在采矿作业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将采矿人员的安全利益放在首位,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问题。
2.4加强作业安全检查
煤矿企业如果不能够针对采矿作业过程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就很可能会导致潜在安全隐患的爆发,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造成大型的人员伤亡事故。鉴于此,要想进一步提升煤矿企业采矿作业的安全性,就必须对安全检查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煤矿企业必须针对具体的采矿作业环节建立相应的安全责任制度和交接班管理制度,以此来充分保障采矿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并实现对具体采矿作业进展的有效检查,及时发现采矿作业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2.5建立良好的事故应急预案
虽然针对危险源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但是,难免会有所疏忽,导致事故灾害发生。为此,煤矿企业应该建立良好的“一通三防”事故应急预案。通过对矿山事故的应急预案进行演练,为处置发生的事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进行具体的事故处置演练时,要保证演练的真实性,保证采掘人员、指挥人员、调度人员协调工作。此外,煤矿企业还可以协助当地的消防部门、卫生部门和公安部门进行联合矿山“一通三防”事故演练。这样,不仅可以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助于优化预案运行效率,从而最大程度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针对采矿作业安全事故原因和具体的改善策略进行深入分析,能够充分保障煤矿采矿作业的安全进行,也能够全面增强企业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这对于煤矿采矿作业的安全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采矿作业过程中,要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全面提升采矿作业的安全水平,这样才能促进煤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厚文.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8(23):42+44.
[2]李少明.有色金属采矿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与对策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21):102-103.
[3]曾培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采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20):65+67.
[4]苏志虎.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及其施工安全管理[J].世界有色金属,2018(20):66-67.
[5]尹宝宝.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J].能源与节能,2018(12):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