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媒体气象发布用语的定位及编辑技巧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杨晓莉
[导读] 气象发布用语是气象科技服务人员通过对天气预报结果进行编辑提炼而形成的一种气象科技服务产品,它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杨晓莉
        (河南省许昌市气象局  461000)
        摘要:气象发布用语是气象科技服务人员通过对天气预报结果进行编辑提炼而形成的一种气象科技服务产品,它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本文主要对新媒体气象用语的定位进行分析,并阐述了气象用语的编辑技巧。
关键词:新媒体;气象发布用语;定位;编辑技巧
1.新媒体气象发布用语的定位
1.1新闻性、科学性
        气象发布用语是气象科技服务人员通过对天气预报结果进行编辑提炼而形成的一种气象科技服务产品。在编辑气象发布用语的时候,除了要保证文字、标点及格式准确无误,把天气信息准备无误的表达出来的同时,也要改变传统天气预报纯专业的文字方式,特别是突发性转折天气时,编辑气象发布用语应当凸显天气变化,要体现出气象信息的新闻性。气象用语发布时,特别是在使用一些气象术语的时候一定要准确,言之有据。在用户了解天气信息的同时,可以适当地对用户宣传一些气象科普小知识和相关科学性的建议,体现气象信息的科学性。
1.2 趣味性、服务性
        我们在编辑气象发布用语的时候,应尽量少用专业性的气象术语,可以适当引用一些谚语。例如:9月初,天气晴好,秋高气爽,可编辑:“处暑白露节,夜凉白天热”,希望您注意保健,以免夜间受凉。又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朝霞不出门”,是指早上西边天空有云存在,随着系统的东移,天气将转为阴雨。而“晚霞行千里”,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这样在气象发布用语中加入一些有趣味性的谚语,能够使天气预报的内容不会显得枯燥无味,同时,也迎合用户心理,给用户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大风降温时,提醒人们及时加衣保暖;在阴雨天气提醒人们注意交通安全;周末、节假日可以提醒人们出游时带上防晒用品或雨具;中、高考期间提醒人们防暑;又比如,麦收期间我市将要出现大暴雨天气,此时我们及时在气象发布用语当中提醒农民朋友:“请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抢收抢打,保证颗粒归仓”、“请抓住短暂的晴天及时晾晒小麦”等温馨提示,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民朋友的经济损失。这些根据天气变化而做出对应的温馨提醒性的温馨型气象发布用语,会使用户看到后感觉贴心、温暖。
2.新媒体气象发布用语编辑技巧
2.1 微博气象发布用语编辑技巧
        (1)微博是当下网络快速发展下及时发布信息的一种系统。微博的信息承载量也在不断增加,并在图、文之外,增添了视频发布、直播链接等功能。现如今,微博已成为新媒体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平台自2010年起,全国各地气象微博如雨后春笋般开通,凭着诙谐的语言、快速的发布以及多样的服务,微博成为最亲民的公共气象服务方式。微博文字内容限制在140字以内,比手机气象短信多了一倍的字数,这就表示微博可以承载比手机短信更丰富的气象信息。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展现天气预报内容,也可以将天气预报文字信息做成图片的样式来展示,图片比较直观,可以是温馨的、幽默的、震撼的等等,除了静态图片,也可以发一些动态图。
        (2)气象微博的标题和内容除了要结合天气以外,也要足够吸引人,要提起读者的热捧,微博里的天气预报和服务信息,我们可以采用网络用语里的 “萌”言“萌”语和流行的 “淘宝体” “凡客体”等。比如:在天气持续晴好时,我们除了发布天气信息以外,也可以发比较热搜的小内容,来吸引更多的读者。又如:在有重大天气过程时,我们可以时时发布动态天气实况,做好与读者的交流和互动。微博发布气象服务信息的形式比较多样化,但是最主要的总是是对气象信息的采编、文字样式、图片处理等细节进行整体的设计,最终的美化交果可以抓住用户的阅读心理和提高用户的阅读兴趣。另外,气象微博除了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方便等物点以外,在灾害性天气出现时,我们还可以进行加密发布,及时有效地提醒公众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3)在保证气象用语准确性的同时,通过微博的形式,可以将平时普通的、常规的天气预报、天气预警信息和一些气象科普知识等,转换成老百姓喜爱的日常语言,极大增强了气象服务的亲和力,促进了公众对气象信息的主动关注和传播,气象防灾减灾教育的效果也越来越好。
        微博目前拥有超大的用户规模,大部分是通过手机信息来获取信息,用手机随时随地刷微博、微信,已经很为很多人的习惯。从用户趋势分析来看,主要是针对白领、划分区域、另外内容垂直化:量身订制或者是精细化服务,我们要根据受众的需求,所提供的服务内容要直达受众的内心,直接吸引眼球,远比旁敲侧击来的实在。现在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能作为信息的发布者,来吸引粉丝的围观和点赞。
        现在政府+微博的这种形式,已经被很多机关单位所采用,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是一种更为开放的创新服务体系。其中作为基层惠民、信息公开、创新宣传、移动行政、应急处理这5个功能,已经成为常态。此外,内容要丰富,不仅要有文本和图片,还要有短视频和直播,另外,大部分都会加入转发抽奖的环节,增强互动的感觉。
2.2微信气象发布用语编辑技巧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市场中获得气象信息的手段不断多样化,而新媒体中微信平台的兴起,占据了公众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基于微信平台的气象信息发布也变得更加便捷、迅速、及时。为了能够有效利用新媒体中微信平台提升气象信息发布质量、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分析气象信息传播的特点、传播概况以及应用过程中的优化分析。
        一个气象微信小编的必备素质:做得了设计,写得了文案;抓得住热点,卖得了萌;谈得了时事,扯得了花边;编得了内容,回得了评论;去得了水印,改得了标题;Hold得住直播,拍得了抖音。挖空心思找内容,抓破头皮搞原创,废寝忘食抢推送,半夜三更刷粉丝。一个气象小编需要的8大能力:原创的能力、归纳的能力、标题党的能力、用图说话的能力、互动的能力、“撩”粉的能力、抖音能力、直播的能力。
微信编写注意事项:
        ① 标题:病毒式标题,引人注意-----闻所未闻 与我有关
        ② 内容策划 (将天气与气象资讯变得有趣)
        ③ 文章:内容新编,巧用配图
        ④ 重点突出、未来天气重点是什么?对大家有什么影响?
        ⑤ 信息量足、转化语言:平民化语态,把自己想象成一名读者
        ⑥ 情感交流:小编人格化、互动
2.3 手机气象短信发布用语编辑技巧
        短信用语的选择要与众不同,别出心裁。在短信的编辑中,用语的选择是很关键的一项。在选择用语的时候,除了考虑与天气密切配合以外,还要考虑与别人有所区别,不要千篇一律。在现在的短信编辑工作中,经常会出现重复使用同一条用语的现象,造成人云亦云、千篇一律。而此时,如果你选择了与众不同的用语,你的短信就会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亮点。
结语
        新媒体的崛起,逐渐改变着过去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传播方式,新媒体正在成为主流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大军中微博的产生,成为网络时代的一大亮点。气象服务产品的传播途径只有不断创新和跟进,才能满足信息时代社会公众的需求。气象是主线、要有互联网思维、使用开放的环境和平台,用娱乐的视角,完成气象信息的碎片式传播、甚至是爆炸式的传播。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所拥有的特质,相信一切都有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1]赵文娟, 张凯. 探析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定位和转型[J]. 新闻传播, 2019, No.369(24):66-67.
[2]张杨梓.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再定位探析构建[J]. 传媒论坛, 2019.
[3]叶林啸. 新媒体编辑舆论意识定位探析[J]. 新媒体研究, 2018, 004(006):119-120.
[4]夏永红. 新媒体时代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思考与分析[J]. 农家参谋, 2018, No.582(09):153-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