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分布式创新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8期   作者:王玲
[导读] 全球化意味着分布式创新。分布式创新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创新模式,已被许多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积极运用和实践。
        王玲
        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 要:全球化意味着分布式创新。分布式创新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创新模式,已被许多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积极运用和实践。国内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分布式创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文章基于对国内外分布式创新研究文献的收集和整理,从分布式创新的涵义和特征、分布式创新过程、分布式创新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对分布式创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研究结果有利于增进国内学者对分布式创新的理解和认识,对指导我国企业分布式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分布式创新;技术创新;组织管理
        一、研究背景
        在开放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伴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和信息在全球的传递变得越来越容易,企业的组织边界正变得越来越模糊,开放和合作正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特征。企业深刻的认识到:创新所需的资源不仅仅分布在企业内部,而更多的分布在企业外部。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不能仅仅采取独立、自给自足的封闭性的创新模式,而应该通过开放和合作,最大程度上利用分布在企业外部的创新资源,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创新,分布式创新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创新模式便应运而生。分布式创新是企业应对全球化的一种有效手段。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企业合作意识的不断增强、创新集群经济的繁荣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广泛使用等共同推动了分布式创新这一新技术创新模式的产生和快速发展。
        二、分布式创新研究综述
        分布式创新,相比传统的创新模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竞争优势。国外学者较早关注到这一现象并进行持续研究,取得了较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则主要在介绍和引进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分布式创新实践开展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批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总体而言,有关分布式创新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国外且研究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分布式创新的涵义和特征
        在全球知识和信息爆炸背景下,许多企业和组织往往难以识别和获取真正有用的知识和信息源。分布式创新具有自我选择参与、自愿合作、自由知识披露、自我组织管理、分散解决问题和融合多种组织模式等特点,可以有效改变这种困境。David O' Sullivan认为“分布式创新是分布在整个组织内部,或整个组织供应链内的各个环节,或者企业参与的特定联盟合作网络中的创新”。他认为分布式创新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组织内部、供应链各环节和合作网络上的任何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探寻、调查和研究问题,然后结合他们所在的部门或团队目标,借助整个组织或合作网络上的资源进行创新。Alistair Bowden指出,与传统的新产品或新服务开发组织模式相比,分布式创新是一种全新的组织模式,它包含了一系列的创新过程和方法,借助于企业内部、外部知识和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快速创造出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Gerybadze的调查发现,分布式创新所属行业研发支出水平较高,主要集中于医药、化工、生物科技与保健、通讯设备与服务、信息技术、IT等研发支出占整个研发总支出比例较高的行业和领域。
        Chris Kelly,Sawhney & Prandelli则从创意和创新人员的集聚和专业化方面论述了分布式创新的产生,将分布式创新理解为创新阶层的集聚或创造社区。Coombs & Metcalfe,李佩磷和黄国群,罗建原等强调分布式创新所需技术和能力的多组织分布特征,认为分布式创新一般由一家核心企业主导,选定创新目标和任务,通过事先安排的关系,在各合作企业和机构之间分配创新任务,进而通过资源互补和整合完成创新。国内的刘国新、高小芹等对分布式创新关注较早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分布式创新是指企业在具有合作关系 (上下游) 的企业之间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在不同地域,依据共同的网络平台进行的创新活动”。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对分布式创新的定义和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综合以上各学者研究成果,可将分布式创新归纳定义为: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突破组织边界和地域束缚,整合外部创新资源,将分散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创新资源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资源共享和互补而进行的协同创新活动。
        2.分布式创新过程
        Eric von Hippe将“分布式创新过程理解为竞争对手的诀窍交易,对创新者和竞争者来讲,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机制,创新者和竞争者可以通过分布式创新共同承担创新的成本,共同分享创新的利润”。Ross Dawson对有效执行分布式创新过程的要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创新过程完全对成员开放、基于不同目标的谈判、构建能够使用和协调全球顶尖人才的组织结构、设计过程与分布式创所要求的类型相区配、共享创新价值是执行分布式创新过程的五大要素”。
        闫俊周(2012)运用博弈理论对企业分布式创新过程中合作机制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构建企业分布式创新合作机制形成的一次性合作博弈模型、重复合作博弈模型和协议约束下的分布式创新合作博弈模型,探讨和分析了企业分布式创新过程中合作机制形成的机理,认为企业是否参与分布式创新主要出于预期利益的考量,分布式创新合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企业合作博弈的过程,并从企业、组织和组织关系三个层面提出通过加强合作协议管理、构建信任机制、建立惩罚和退出机制以推动分布式创新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形成。
        总的来看,分布式创新基于现代通讯和信息技术,克服空间和时间障碍,进而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创新资源进行创新,是创新资源与知识整合和集成的过程。分布式创新不仅仅是一种线性过程,受组织结构、空间、时间、配置过程、沟通工具和技术、知识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同时也是合作各方博弈的过程,受合作利益、信任机制、合作协议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具有动态性、发展性和多变性等特征,而现有研究对分布式创新过程的关注不够,缺乏对分布式创新过程研究的深入成果。因此,对分布式创新过程的研究和考量仍然是一项系统、深入和复杂的工作。
        3.分布式创新的组织和管理
        Coombs & Metcalfe认为“分布式创新主要有五种组织形式,包括以市场为中介的分布关系、通用技术导向的多公司合作开发、应用导向的合作研发、合资公司合作开发和战略联盟”。David O' Sullivan将“分布式创新管理定义为管理创新的过程。

他构建了分布式创新管理的漏斗模型,提出目标、团队、社群、行为和结果是影响分布式创新管理的五大关键因素”。Hippe重视创新源对分布式创新管理的作用,认为分布式创新管理的重点内容是进行创新源的预测和转移,而创新者对创新利润的期望是引起创新源变化的根本原因,通过改变期望利润的分布可能改变创新源分布。同时,他指出要把分布式创新过程作为一个系统,以一种系统的方式理解和管理创新行为。闫俊周(2013)则通过运用冲突分析理论,对分布式创新合作冲突的管理进行了探讨,认为分布式创新由于涉及众多合作方,分布式创新合作的过程其实也一个冲突管理过程,通过冲突管理,化解合作冲突,对于增进分布式创新的绩效和分布式创新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要降低和减少冲突,在分布式创新管理中要充分重视契约作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分配机制。
        以上学者对分布式创新的组织形式、分布式创新管理的定义、影响因素和冲突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总的来讲,由于分布式创新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其的组织和管理尚在探索的初期阶段,管理实践和成功案例相对较少,成果较少,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由于分布式创新组织和管理的跨组织性和跨区域性,分布式创新的组织和管理将更为复杂和多变,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开放性的逐步深入,有关分布式创新管理的实践将会越来越多,因此,亟需得到更多学者的研究和关注。
        三、总结与展望
        总的来看,分布式创新的研究和发展虽然仅仅只有十几年,但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创新模式,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兴趣和关注。国内外学者运用理论和案例分析、问卷调查、模型研究等方法从多角度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增进了我们对分布式创新的认识和理解,丰富了技术创新理论体系,但对于分布式创新诸多问题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对分布式创新的定义、过程、组织和管理等基本理论关注较多,而对分布式创新运行机理、组织机制等微观机理的研究和探讨,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和全面,远远不能指导企业实践的发展,已成为企业应用和实施分布式创新的重要障碍。因此,通过文章对分布式创新研究成果的介绍,使国内学者较快熟悉和认知分布式创新这一新的研究领域,进而结合我国企业分布式创新具体实践,尽快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彰显分布式创新的价值、指导我国企业分布式创新实践、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发挥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文章认为,分布式创新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重视对分布式创新组织和运行机制等微观机理的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以描述性和解释性成果为主,主要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去描述和解释分布式创新,研究的结论在应用上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分布式创新的组织和运行机制等基础性理论的研究较少,关注度不够。因此,从微观角度入手,采用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释分布式创新的组织和运行机制等机理的研究就变得非常重要。
        第二,注重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分布式创新的研究。众多跨国公司和大企业的分布式创新实践证明分布式创新具有诸多竞争优势,对企业来说是一项意味深远的创新活动。但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国外,研究对象以西方国家跨国公司和大企业为主,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如何推进、实施和管理分布式创新关注较少。而分布式创新作为发展中国家获取外部资源、快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将会日益得到重视。因此,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分布式创新理论和经验,对于指导我国企业分布式创新实践,提升我国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具有积极影响。
        第三,分布式创新知识共享和治理的研究。分布式创新的成功与知识共享密切相关,但现有的研究对分布式创新的知识共享关注较少,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因此,如何在分布式创新网络中建立信任体系、如何保障各企业的权益使节点企业具有共享知识的意愿、如何消除网络中的知识粘性促进知识的共享和转移都是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Chris Kelly. Does distributed innovation fit with current innovation theory and policy [J].Technology,Regions,and Policy,2006(11):1-13.
        [2] Jeppesen L B,Molin M J. Customers as co-developers:learning and innovation outside the firm [J]. Technolog Analysis &Strategic Management,2003(3):363-383.
        [3] Karlm R. Lakhane. The core and the periphery in distributed and self-organizing innovation systems [D].Sloan Sehool of Management,2006.
        [4] David O' Sullivan,Dooley Lawrence. Managing within a distributed innovation network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7,11(3):397-416.
        [5] Alistair Bowden. Knowledge for free:distributed innovation as a source of learning [J].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2005,20(3):56-68.
        [6] Gerybadze A. Knowledge management,cognitive coherence and equivocality in distributed innovation processes in MNCs [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2004,(44):103-128.
        [7]闫俊周. 分布式创新的合作博弈分析 [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0):49-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