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8期   作者:牛小飞
[导读] 本文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牛小飞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曲阳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 073100
        摘要:电力工程项目中使用测量、传感以及其他先进控制方法和智能化电网技术,能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数字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充分满足用户稳定、安全和持续性的发展要求,为行业整体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本文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智能电网;应用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电网运营模式有效缓解了我国电力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保障了电能的供应。但是依旧存在电力能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因此电力能源的供应问题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为了有效解决问题,必须要完善智能电网的运营模式,科学合理地应用电力工程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国的智能电网更快更好的发展。
1智能电网的特征
        1.1电网架设稳定性强
        因为我国国土面积较大,不同地区的地质地貌、经纬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建设智能电网的时候也有很大的难度,直接关系到电网的最终建设效果。比如,容易出现地质灾害或其他恶劣环境的区域,必然会对电网建设造成一定阻碍,并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较大威胁。为了使电网稳定运行,需要对电网架设的稳固度进行强化,尽可能降低区域性断电的事件发生。
        1.2优化配置电网资源
        城镇化进程的深入,使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城市面积不断罗达,导致城市的生产生活对电力供应更加依赖。但由于我国地势非常复杂,各地区对于电力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不同地区的电力需求和供应进行有效调节非常关键。建设智能电网,能够合理优化既定资源的配置,使传统配置不灵活的问题得到改善,有效提升了电网资源配置水平。
2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电力工程技术的重要性
        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下,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每天收集并整理大量的电网数据,不仅非常繁琐以及浪费大量的时间,同时对于相关电网数据的采集还有一定的限制,利用传统的物理电网模式收集的相关电网数据无法实现分组。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传统物理电网模式的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处理数据的能力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要。但是在现阶段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应用电力工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能力。同时在实际的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合理的使用电力工程技术还可以按照设备型号和功能的不同,对相关电网数据自动分类处理,不仅方便了相关电网数据的归档工作,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电力系统工作的能力和效率,有利于智能电网更快更好地发展,保障智能电网在实际的运行中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带来重大贡献。
3强化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对策
        在实际的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为了有效保障电力工程技术的合理应用,相关电气技术人员首先要对电力工程技术进行质量优化工作。一般情况下,电能可以通过某种形式分成多个级别,在实际的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需要用到各式各样的判定电能级别的方法以及评估电能级别的方法,这样做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建设智能电网相关体系。相关电气技术人员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需要选择最佳的方法来确定供电接口方式,健全电能质量评估体系以及客户评估体系。除此之外在进行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相关电气技术人员必须要在相关规定以及法律的规范的前提下,改进并完善电力工程技术水平和能力,有效促进智能电网建设的经济合理性以及高效便捷性。
4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4.1电源技术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融入电力工程电源技术非常重要,因为电源技术可以把各种类型的设备应用在智能电网中。比如,对电池充电问题,就可以采用交流电源处理,实现了不同计算机都能够采用高频充电的功能。还有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时候,可以应用电力工程技术提供的多种类型的电源。


        4.2发电技术的应用
        电力工程发电技术是通过电子设备等方式,对智能电网中的电能进行控制和转化的工作。应用电力工程发电技术,能够使能量耗损最大程度的降低,而且还可以减少设备的用量,使智能电网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尤其是随着电力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新兴技术开始广泛应用,比如高压变频电气传动技术,就可以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合理运用。
        4.3转换能源技术的应用
        随着低碳经济能源的快速发展,对于能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进行了严格控制,企业实际在开展经营活动时,应当通过先进的技术创新能量转换方面的工作,将能源最大程度的利用起来。目前,全球使用最多的自然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利用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中的转换能源技术,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比如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并网技术,对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4输电技术
        电网运行的过程中,要确保整体输电管理技术稳定,从而为电力工程稳定性建设提供有效支持。例如,在特殊要求条件下,整合电力工程科学领域新技术,将新的输电技术应用到智能化电网建设中。提高智能电网整体建设水平,员工要根据当前的运行条件,采取更为合理的技术措施,以此提高电网的质量。另外,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线路长和总容量大条件下,将输电技术进行优化设计,推动智能电网的高效建设。
5电力工程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效果
        电力系统运作需要保障城市电路运行质量,把控经济智能化分配等环节,才能建立起高质量的电力供应系统,因为电力系统需要配置整个城市的用电状况,其中会涉及大量的电力设施和线路,以致于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针对此类状况,就需要强化自身的预警管理,将网络系统与智能化网络系统相联系,保障电路的安全运转。由于电力系统供应状况会与城市群众和企业用户有着直接的联系,会决定其生产活动,所以电力公司需加强对此环节的重视力度,把控多项细节,防止出现电力系统内部故障,避免影响到社会的发展。预警管理网络系统是在现代化电力设施中,经常会使用的一种技术,其往往利用对各类数据信息的收集,在电路工程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体制。一旦电力设施内部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此类预警系统就会实现自我排查,如果遇到较难的安全隐患,会将大量数据上传到中央控制系统,并发送到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不仅有利于第一时间发送系统运行故障警报,同时也会降低维修时间,有助于保障整体电路设施的运行稳定性。
6案例分析
        为分析电力工程智能化电网技术优化效果,本文选择某省级500kV供电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该电力企业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实施了“智能仪表”试点,为电网覆盖地区开发了微手机电力服务开放平台,并将电力服务水平提升到此次创新实践的主题。智能传记表的核心技术是电力工程学科技术的智能电力测量技术。这一试点的主要目标是让用户通过电力服务公共平台随时随地查看家庭功耗,并对多个传记终端的功耗进行分类,以便居民调整电力计划,降低电力成本。试点项目开展后,出现了良好的反响,目前电网中智能电表的普及完成了85%,电力服务水平大幅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针对此类状况,电网企业应当强化自身的电力网络系统,增加智能网络以及多种现代化技术,从而调控电力系统内部的电压和电能,全面提升整体供应质量。
参考文献
[1]钟鸣.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85-86.
[2]王祝军,宋安心.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分析[J].科技风,2019(31):182.
[3]菅瑞霞.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0):237-238.
[4]柴森.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8,25(12):134-135.
[5]曹江春.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3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