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1期   作者:陈巧利
[导读] 提问是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
        陈巧利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锦园小学
        摘要:提问是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提问首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提问的方向,循序渐进,顾全大局,还要掌握一定的技能才能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本文提出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相应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对策,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提问;有效性
引言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课堂上,提问是教师启发小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提问作为教师的基本技能,在课堂上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思维,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对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检查评价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提问目的不明确
        有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断的对学生进行提问,以为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但实际上这样的提问方式会让小学生感到乏味、枯燥,甚至感觉融入不到课堂当中。教师在课堂上过多的提问看似是一种互动的状态,但学生一直被动回答问题,思维得不到发展,主体性得不到体现,整堂课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二)提问水平偏低
        有一些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随意向学生抛出问题,甚至连提问的目的都没有。这样没有经过设计的问题单一性较强,问题的内容也过于简单,没办法达到教师想要的调动课堂氛围的目的,没有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类似于“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已经失去了提问的价值,过于简单的一问一答不能起到启发小学生思维的作用。另外,还有一种提问是教师直接用教材中的案例提问,学生在预习时已经知道了问题的答案,所以教师在提问时没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提问的效果也不尽人意。
        (三)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
        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在课堂上的提问,只是提问,对提问的过程并没有什么认识。关于教师提问所花费的时间及提问的频次,也反映了这个问题,其实教师自认为对课堂提问的重视并不达标,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支撑。对课堂提问的次数不清楚,也说明部分教师的行为和理论其实是脱节的,他们并没有将课堂提问很好地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无法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也更不可能根据课堂的状况随时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可见他们并不能有效地利用课堂提问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给出的侯答时间更加不乐观,思考时间过短。
        (四)课堂提问忽视主体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课堂主体的学生。由于每名学生的知识水平、对事物的理解层次、个人经历各不相同,所以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会影响到学生在数学课上吸收知识的情况。有时候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样的提问没有任何意义也起不到任何作用。相反,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学生没办法很好的回答出来,学生本身会被问题困扰影响到听课效率,教师也会因为问题过于难而影响到整体的上课进度,从而影响到课堂整体的教学质量。


        二、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对策
        (一)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性
        想要确定课堂提问的目的,教师就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不仅要了解教学大纲,还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深入了解。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公,很多学生在课堂开始时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中。这时教师可以运用提问的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堂外部引入课堂内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还要注意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提问,面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一些略有难度的问题,面对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提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在不打消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一个课堂检测。由此可见,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二)注重问题设计的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先将整个知识框架列出,再从不同层次的知识中提取问题。有些问题的答案学生已经知道,教师要做到是为学生解决不知道答案的问题。这并不是说让教师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教师有针对性的对难度较大、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解答。有时教师掌握不好问题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对提问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做到对学生进行有创造性的提问。
        创造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知识,在不脱离教学大纲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理解问题能力的提升。
        (三)把握问题认知的层次性
        把握好问题的层次性就是要掌握好问题的难度,要注意问题难度的设置要从简单到有难度,由浅显到深入。不光如此,设置的问题还要与教材相结合,教师设置问题时不能偏离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的进行提问。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进行教学导入时对学生进行提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课堂中旬,是一节课最重要的环节,这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在知识学习后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更好的消化课堂中学到的内容。课堂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时,可以向学生提问一些有总结性、概括性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增强知识的巩固。
        (四)注意提问对象的广泛性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上,受教育的主体是小学生,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堂中的主体,要注意到小学生的个体性和差异性。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时要照顾到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问题设计。对成绩较好的学生提出一些较有难度的问题,对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这样成绩较好的学生不会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而失去提问的意义,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不会因为提问过难而打消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结束语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体现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学习,所以教师要不断优化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让学生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更好的理解、学习知识。课堂提问的灵活性、有效性是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关键,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不断探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丘利梅.论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教学[C]//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9.
[2]孙西太.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提问有效性的优化措施[J].科普童话,2019(010):P.146-146.
[3]邓卫英.小学高年级数学提问有效性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9(13):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