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能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8期   作者:谭雅莹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发展,当前很多新的教学方式逐渐的应用到了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目前受到了很多教师的青睐,并且在教学中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形成小组,在互帮互助中完成知识的探究

        谭雅莹
        重庆市石柱县西沱中学校  重庆石柱  409106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发展,当前很多新的教学方式逐渐的应用到了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目前受到了很多教师的青睐,并且在教学中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形成小组,在互帮互助中完成知识的探究,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方式对于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能。本文就小组合作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可以真正的提升学生学习效能。
        关键词:初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效能
初中阶段开展的历史教学因为受到了各个方面的影响,目前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多个方面的问题。所以为了改善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教师就必须要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它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一定的发展。本文就对初中历史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应用的意义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求知欲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要求学生共同努力完成一个学习任务。而且合作基本也是先以学生的意愿作为前提的,学生在合作中为了能够让小组获得成功,会更加主动地进行思考,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教师在分配小组的时候会根据学生意愿做出适当的调整,确保各个小组内学生优势互补,这样才能够让每一个小组相对均衡,从而实现彼此之间的公平竞争。学生在合作学习下为了为小组争光,让小组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都会变得更加的努力,这样可以大大的提升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的意义,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有效的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对于学生全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小组合作能够强化学生的责任感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授课的方式过于单一化,一般就是教师在讲台前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课堂的气氛太过于压抑和沉闷,学生接受知识就会比较的被动,不利于积极性的调动。但是在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同时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学生中间,给学生进行纠正还有指导,这样就使得学习的气氛变得更加的轻松,学生之间会互相帮助和支持,彼此之间进行鼓励,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责任心,也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有助于营造良好氛围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合作学习课堂中,整个课堂的互动是多方面的,包含了师生互动还有生生互动。这样的课堂给到了学生更多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学生也会在交流和表达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样一个多边互动的课堂中学生学习的空间变得更加广阔,彼此进行帮助或者实践,更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获得更加愉悦和轻松的体验。
二、初中历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能提升策略
(一)创设开放性的历史情境材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而情境的创设需要提供一定的材料,借助材料引导学生开展合作。那么在材料的选择上面教师要能够注意其开放性,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之间更好的展开合作。比如在学习初中历史三国鼎立这部分的内容时,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了解知道赤壁之战还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让学生对三国演义片段进行阅读,让学生可以了解到真正的史实和三国演义之间的差别。因为三国演义和赤壁之战在学生小学阶段就有接触,学生比较的熟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还是围绕着这些材料进行教学,肯定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更好的互动,让学生可以提升自己对于历史史实还有文学资料之间的分辨能力,教师可以增加一些开放性的历史情境材料。比如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插入一组记录历史真实史料的材料让学生去合作探究。这样才能够让学生通过情境材料真实的感受历史,能够融入到情境中,这样小组合作的价值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发挥。在课堂中为学生出示了《三国志吴书传》的内容,这时候学生发现既没有草船也没有借箭,和诸葛亮之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而是作者编出的草船借箭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学会对材料的筛查、在合作中学会分析材料,能够把握对信息获取的能力,从而发挥出合作学习的效能。
(二)创设情境提出疑问,开展深度教学
初中历史新课标中提出了历史教学要能够让学生对历史不断地反思,汲取历史中的经验教训,让学生可以对历史进行分析和评价。那么教师在为学生创设了情境,引导小组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能够让学生进行一些深度的问题的思考和探究,这样所产生的合作的效能也是巨大的。比如在针对三国鼎立历史局面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三国时期分裂但是富有生机,各个国家的统治者注意发展生产,希望能够为今后的统一提供充实的物质条件,结合相关的史实进行佐证。第二个是:结合所学习的知识思考,三国鼎立的出现到底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在分析时候为学生提供东汉末年的形势图还有三国鼎立示意图和西晋统一的地形图。这两个设问需要学生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深刻的认识,但是通过第一个设问我们发现学生合作思考后也只是对各个国家做出的经济贡献进行阐释,但是第二个设问就可以让学生在合作的时候有更多思考的空间。第二个问题把学生引入到了一个更加深入的层面内,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这样的合作讨论也才是有价值的。
(三)关注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层次性
小组合作并不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结合,而是包含了多个层面的内容。比如学生的独立学习、小组之间的对学还有小组内成员的共同学习,和整个班级的学习。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同时可以落实到各个层次的合作学习中。比如教师给学生安排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两两合作,分别讲述官渡之战的内容,在这个合作中教师进行了重新的调整,给到了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而且也拓展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内容。
(四)注意创设多样的合作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采用了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和学习,但是如果合作的时候还是单一的让学生共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还是相对比较枯燥的,为此教师要学会采用多样的和新颖的合作形式,这样才可以增添课堂的新颖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准备课程的时候要有充分的准备。比如在学习秦朝统一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情景剧表演让学生体会秦始皇统一时候面临的问题,这种角色扮演也是一种合作的方式,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另外就是在学习青铜器和甲骨文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有不同的任务,比如有的小组介绍青铜器发展历程,有的小组阐述甲骨文和汉字的关系等等。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和帮助,从而获得全面的提升,最后让每个小组针对自己的主题进行阐释,学生成了课堂中一个个的小老师,课堂教学效率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小组合作,打造高效历史课堂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教师要深入挖掘出合作学习的价值和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性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中拥有更加广阔的思考的空间,丰富合作的形式和合作的层次,创设合适的问题,加强问题的深度,借助合作学习真正的提升学生学习效能。
参考文献:
1    董洪静;;浅谈初中历史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26期
2    郭增学;;论初中政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策略[J];新课程(中);2017年02期
3    曹文广;;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0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