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维护与运行管理

发表时间:2020/10/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吐尔洪•吐逊
[导读] 摘要: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受复杂外界环境影响和各种外力作用,其运行状态随时都在变化,很容易被损坏。
        阿克苏地区渭干河流域管理局  新疆库车  842000
        摘要: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受复杂外界环境影响和各种外力作用,其运行状态随时都在变化,很容易被损坏。如果维护和运行管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安全运行。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维护与运行管理工作意义,对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维护技术以及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运行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水利灌溉工程;渠道;维护;运行管理;意义;技术;措施
        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维护与运行管理在节水灌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为节水灌溉的重要内容,对于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使其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问题,如地质、地形、水文、气象等方面的原因,会出现渗漏,从而引起水资源的大量浪费,降低了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整体质量与使用寿命,使得宝贵的水资源受到严重浪费,因此必须加强对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维护与运行管理进行分析。
        一、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维护与运行管理工作意义
        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必须要确保其自身正常运用,才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而提高维护与运行管理工作力度,对于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而对于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来说,不仅能够提高农业抗旱的能力,还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且还需要强化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确保能够实现生态平衡发展的目标。所以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密切的联系,还能够促使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对于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与农业的发展水平具有密切的联系,但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其具备季节性和闲置性的特点,从而突出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维护与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而如果没有做好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维护与运行管理工作,不仅会对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还会造成资源浪费现象愈加严重,从而导致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使用寿命减少。除此之外,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管理水平也与整体工作效率具有密切的联系,并且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较高。并且我国也逐渐提高对农田水利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对投资的力度,最终促进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健康发展。
        二、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维护技术分析
        1、土料和水泥土防渗层维护技术。土料防渗层出现的裂缝、破碎、脱落、孔洞等病害,应将病患部位挖除,清扫干净,用素土、灰土等材料分别回填夯实,修打平整。水泥土防渗层的裂缝,可沿裂缝凿成倒三角形或倒梯形同,并清洗干净用水泥土或砂浆填筑抹平,或者向缝内灌注粘土水泥浆。对破碎、脱落等损坏处,可将病患部位凿除,然后用水泥土或砂浆填筑抹平。
        2、滑塌、裂缝、孔洞维护技术。主要表现为:(1)翻修。将病患处挖开,重新进行回填。开挖前向裂缝内灌入白灰水,以利于掌握开挖边界。开挖中遇有新情况,必须跟踪开挖,直至全部挖尽为止,但不得掏挖。开挖坑槽的底部宽度至少0.5m,边坡应满足稳定及新旧填土结合要求,一般根据土质、夯压工具及开挖深度等具体条件确定。较深的坑槽也可挖成阶梯形,以便出土和安全施工。对回填土料应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对沉陷裂缝应用塑性较大的土料,控制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1%-2%;对滑坡、干缩和冰冻裂缝的回填土料,应控制含水量等于或低于最优含水量的1%-2%。挖出的土料,要鉴定合格后才能使用。(2)灌浆。对埋藏较深的病患,翻修工程量过大,可采用粘土浆或粘土水泥浆灌注处理。处理方式有重力灌浆法和压力灌浆法2种。重力灌浆仅靠浆液自重灌入缝隙,不加压力。压力灌浆除浆液自重外,再加机械压力,使浆液在较大压力作用下,灌入缝隙,在预定压力下,一般可结合钻探打孔进行灌浆,直至不吸浆为止。
        3、砌石防渗层维护技术。

砌石部位出现沉陷、脱缝、掉块等病害,应将病患部位拆除,冲洗干净,不得有泥沙或其他污物粘裹。然后选用质量、大小适合的石料、座浆砌筑。个别不满浆的缝隙,应向缝口填浆,并予捣固,务使砂浆饱满。对较大的三角缝隙,可用小锤楔入小碎石,做到稳、紧、满,缝口可用高一级的水泥砂浆勾缝。对于一般较平整的裂缝,可沿缝凿开,并冲洗干净,然后用高一级的水泥砂浆重新填筑、勾缝。如外观无明显损坏、裂缝细而多、渗漏较大的渠段,可在砌石层下进行灌浆处理。
        4、膜防渗层维护技术。膜防渗层在运行中一般难以发生损坏。如遇意外事故而出现损坏,可用同种膜料粘补。膜防渗常见的病害,主要是保护层的损坏,如保护层裂缝或滑塌等,可按相同材料防渗层的修补方法进行维护。
        5、混凝土防渗层翻修技术。混凝土防渗层损坏严重,如破碎、错位、滑塌等,应拆除损坏部位,处理好基土,重新砌筑。砌筑时要特别注意将新旧混凝土的接合面处理好。接合面凿毛冲洗后,需涂抹1mm厚的水泥净浆,才能开始砌筑混凝土。砌筑好的混凝土要注意保湿养护。翻修中拆除的混凝土要尽量利用,如现浇板能用的部分,可以不拆除;预制板能用的,尽量继续使用;破碎了的混凝土、能用的石子也可做混凝土骨料用等。
        三、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运行管理措施
        1、准确收集相关资料。收集相关的水文、泥沙、水质、工程所在地点的气温、冻土深度、风向以及风速等方面的水文及气象资料;渠道工程沿线应该按照相关的规程以及规范要求进行必要的地质勘查,对岩土进行分类、裂缝、滑坡以及断层等方面的工程地质信息加以获取,除此之外,还应对土壤孔隙度、土壤干密度、土壤含水率、冻胀性、渗漏系数、抗剪切的强度等物理、化学以及力学等方面的性质加以详细地了解。
        2、做好渠道维护与运行管理检查工作,及时清除渠道中杂草、蚁穴、鼠洞等阻碍物。建立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的检查制度,按照经常养护、随时维护、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使渠道得到及时维护,保证使用。尽量在平均气温小于摄氏零度前停水,稳定超过摄氏零度后才通水运行。
        3、严格冬季不运行的渠道工程管理。上冻前应将渠道中的水排干,冬季保持渠道干燥,这样可以减少冻胀对渠道的损害,对产生冻胀破坏的渠段要及时维护,以免破坏现象蔓延。
        4、加强冬季运行的引水渠管理。由于水下部分渠基不冻结而水面以上的渠基冻结,一般会造成水面附近混凝土板的裂缝,这种裂缝不完全是由于渠基冻胀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冰盖压力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冬季使渠道尽量满渠运行,使渠道形成冰盖,冰盖以下渠道不冻结,但这种方法可能难以控制;另一种方法是使渠道满渠运行并设法使渠道中不结冰,这样也可防止渠道冻胀,如采用沿渠线打井抽取水温较高的地下水注入渠道提高水温的方法使渠道的水温高于0℃,从而防止了渠道冻胀;由于地域的差异,该方法仅适用于地下水丰富,且冬季气温不超过-10℃的地区,并且还要耗费一定电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工程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加大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和管理力度,可以有效提高灌溉水源的利用率以及提升农业收入。因此为了保证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工程的安全运行,必须做好水利灌溉工程中的渠道维护与运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贺军.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和管理[J].江西农业,2018(06)
        [2]周红梅.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J].水能经济,2017(09)
        [3]李海霞.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渠道管理措施微探[J].水电水利,2018(05),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