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石俊芳
[导读] 进入21世纪后,生物领域重要性已逐渐被国家与民众所重视

         石俊芳
         湖北省大冶市第六中学 湖北 大治435100
         摘要:进入21世纪后,生物领域重要性已逐渐被国家与民众所重视,生物教学工作在教育领域中被广大师生所关注。生物学科是学生培养科学性思维、提升学生生物兴趣兴趣的重要途径,在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中,该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析新时代下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措施,以期帮助部分地区高中充分落实该方法教学工作。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生物学科在高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各类新型教学方法也随着产生。同时,我国教育改革相关工作逐渐推进,学生的培养侧重点有所不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为教育工作重点[1]。在高中阶段,学生对生物学科逻辑思维的建立十分重要,诸多教师已逐渐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该模式对生物教学有诸多助益,能有效提升相关教学效率。因此,当前教育工作者正致力于研究该方法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可有效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逻辑思维
         高中阶段生物学科难度较大,遗传与基因工程等部分内容对学生逻辑思维以及理性思维水平要求较高,而稳态、人体调节等部分内容对学生记忆水平要求较高。若仅依靠教师讲解,将难以有效落实该学科教学工作,最终,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在生物方面的相应能力。因此,高中阶段需注重在生物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有效地结合教师教学,提升学生的能力,完成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思维导图能有效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从而进一步实现学生在生物学科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可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效率与教学进度
         就高中阶段教学特点而言,在实行高考改革后,选择生物作为高考科目的学生相对较多,生物学科教学工作任务量相对较大[2],因此,必须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才可确保相应教学进度。思维导图具有较强逻辑性,在提升教学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教学效率提升后,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将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将进一步提高,最终可保障相应教学工作的按时进行,为学生今后发展做好有效准备工作。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有效策略分析
         为进一步促进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深入应用,有效提升课堂策略,进而建立高效课堂,可采用以下策略改进工作:
         (一)充分分析课程内容,制作合理思维导图
         在以往以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进行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许多教师为锻炼学生思维,提升教学高度,在设计思维导图时,往往过于注重知识全面性,而忽略其逻辑性。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设计相关内容时,需充分分析课程内容,注重思维导图全面性。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细胞的基本结构”为例,此单元包括诸多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同时也包括不同细胞器的不同功能。在设计此类思维导图时,应以细胞为主体,按固定逻辑进行不同细胞器的分析,在分析其结构时,将其功能附在对应细胞器之后,充分体现其逻辑性与完整性。
         (二)结合小组学习模式,开展思维导图教学
         在高中阶段开展生物学科的思维导图教学时,将思维导图与小组学习模式有效结合能有效发挥其重要作用[3]。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中“人类遗传病”为例,教师可提前将班内学生分组,之后让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充分学习和了解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课程总结。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小组成员均能从不同角度,包括其遗传方式、遗传特点以及伴性遗传等知识,并对其进行总结。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充分考虑该部分知识的各个角度,同时,不同学生之间可优势互补,有效提升基础较差学生在思维导图设计方面的能力,为其后续学习奠定一定基础。除此之外,小组学习模式还可让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过程中彼此监督,有效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思维导图设计训练力度
         在高中阶段,学生要掌握大量文化知识,知识体系间的逻辑性与整体性能有效帮助学生高效掌握诸多生物知识。思维导图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特点与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思维导图设计任务。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与过程时,此类知识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而对记忆力要求较低,教师在检查学生思维导图时应侧重检查其逻辑性;而对于稳态、植物激素等知识,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记忆能力,教师应侧重检查其思维导图的知识全面性。
         总结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得出,在新形势下,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因此,教师应准确把握当下时代特点,以更高效方式将思维导图与高中阶段生物教学工作有效结合,锻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其制作思维导图的质量。最终,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有效掌握高中阶段生物知识,提升其思维逻辑化、理性化、科学化水平,为学生后续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康丽萍.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解析[J].高考,2020(35):20+22.
[2]裴云花.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构建与应用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33):125-126.
[3]吴莹.关于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20(31):104-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