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年级国画教学的研究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0期   作者:姜永斌
[导读] 在美术课程的具体类型和范围中,国画课程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姜永斌  
         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小学   214200
          
         摘要:在美术课程的具体类型和范围中,国画课程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国画作品的绘制,一方面要求学生对于绘画主体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具备同步的审美能力,这些要求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存在着一定的一致性。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核心素养下高年级国画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年级;国画教学;策略
引言
         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最为重要特征就是“写意”,也就是将画师心中道德、情感、理想寓于物象之中,比如梅兰竹菊。尽管国画也描摹客观、自然,但其根本宗旨在表达内心。中国画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之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最合适概括。在高年级国画教学中,要积极开掘学生审美心理,引导学生以景抒情、以象表意。国画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通过教学方式转变,培养绘画认知与基础实践能力
         从性质上来讲,读图识图的能力以及美术表现力的培养,是需要建立在学生对于国画艺术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为了减少直观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的理解造成的障碍,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例如,在开展小学美术课程的过程中,国画课程在五六年级阶段开始出现,以国画风景画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入的方式,将相关的自然风景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首先从感官上对绘画主题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在具体的绘画教学中,基于风景绘画主题的发散性,教师可以将绘画主题选择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确定一定的绘画主题,并且为学生提供绘画作品的交流沟通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为学生基本识图读图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辅助工具,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相互的探讨交流中有了针对绘画作品的对比分析机会,这实际上从认知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了培养效果。并在实践中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绘画中的美术表现力的目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几方面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依照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


二、利用新媒体增强课堂趣味性与吸引力
         在传统中国画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采取先绘画演示理论重点知识,再督促学生自主实践,以培养绘画技能。而中国画主张意蕴、境界,这就要求学生保持心静,但是当前很多学生缺乏耐心,无法忍受安静的氛围,导致此教学的方式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相较于传统教学设备与手段,新媒体设备配置独具优势,教师可通过新媒体设施设备构建立体化、生动化、直观化的教学情境,以强化课堂感染力与吸引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教师可利用新媒体技术教学,整合独立文本与图形图像内容,形象化知识内容。特别是在教学中存在理解难度较大的概念,或者无法通过间接语言阐述的古代画论时,教师可利用新媒体软件,播放音频视频课件,以助于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从而对中国化形成正确认知,产生浓厚兴趣,强化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中国画教学的多元性与吸引力,从而显著提高中国画教学效率与质量。
三、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基础国画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国画的学习兴趣
         游戏教学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之一,对小学生来说,对国画没有深入的了解,只是对国画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在这种背景下,想使学生的基础国画鉴赏能力得到培养,首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比西方油画,中国画无论是在绘画工具、表现形式、绘画技法上都有独特的特点。例如绘画工具为毛笔、墨水等,国画作品具有抽象性,追求神似,在拿笔技巧,点、线、面等的绘画技法方面都是特有的,与西方油画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教师只是拿出一幅作品给学生讲解,课堂上进行绘画示范等,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时教师便可以根据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设计一些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兴趣的小游戏,如可以让学生进行“涂鸦名字”游戏,让学生写出同学的名字,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中国画绘画语言,如点、线、面的绘画技巧等,让学生随意组合进行中国画创作。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握笔姿势,创作的作品尽量具有美感,使学生用笔的灵活性得到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笔墨变化之美,更好地体验中国画的艺术之美,从而使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得到提升,使其中国画基础鉴赏能力得到培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画作品的绘画,是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创作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有相应的要求的一种绘画创作类型,为了取得更好的绘画创作效果,需要教师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具体的课程内容,在教育教学开展中实施方法和思路的转变与更新。
参考文献
[1]李璐.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国画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52-153.
[2]石玮.趣味韵之国画——浅谈小学美术国画教学[J].才智,2019(29):161.
[3]刘红.小学美术国画教学与核心素养理念的融合思考[J].求知导刊,2019(34):6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