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
温州市瓯海区瞿溪华侨中学
摘要:古诗词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明珠,在历史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七年级阶段,是学生正式接触历史的开端,在这个学段的历史教学活动对学生后期的历史学习影响深远。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将诗词引入到七年级历史教学中来,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将二者巧妙结合却存在着诸多现实困难。对此,本文通过分析古诗词与历史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探讨利用古诗词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古诗词;七年级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引言
自从新一次课程改革实行以来,我国的中学教育更加注重素质教育,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历史素养成为中学历史教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七年级历史的教学范围是中国古代史,而我国璀璨的古诗词文化正可作为七年级历史教学活动通向深度内涵的宝贵载体。通过实行文史结合的教学模式,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又可以增强历史的趣味,从而有效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二者的结合对七年级历史教学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一、诗词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现状
(一)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教材中的分布情况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及新课改的深化,古诗词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在全国地区的各个历史教材版本中,均引用了较为丰富的古典诗词。以岳麓版初中历史教材,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教材的部分分布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 岳麓版初中历史教材中古诗词的分布情况
(二)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教材中的特点
1.引用的诗词选材广泛
诗词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且诗词的选材相当广泛。不仅包括古典诗词如《诗经》,还涉及到近代时期;而在内容方面,既有政治类的诗,又有生活化的诗词。
2.引用的诗词分布全面
七年级历史教材中引用的诗词分布比较全面,有在课文中正文部分的,有在思考题中出现的。除了在历史教材中引用外,在历史练习册上、在平时的试卷中都有出现过。这种分布的广泛性不仅点缀了历史教材的编写,也充实了历史内容,使诗词不时地回响历史的声音,让历史不时地散发出文学的气息。
二、七年级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于诗词缺乏兴趣
在现阶段的七年级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将诗词与历史进行结合。除了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思维水平的限制,对“文史相通”的概念认知不足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初中生对于诗词缺乏兴趣,不喜欢诗词,因此在引用时感到麻烦,久而久之便产生厌烦心理。老师讲什么就是什么,只要背诵历史知识就行了。就笔者所在学校和所了解的情况来说,学生把诗词与历史结合起来学习的情况并不好,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诗词与历史的联系,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历史教学计划有待完善
将诗词的引入历史课堂,有着显著的教学效果。但要把诗词引入历史教学中,并非简单的背景介绍,而是需进行巧妙设计。这不仅需要历史老师具备丰富的诗词基础,又要求老师能够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有的历史老师认为在教学中引用诗词的作用不明显,因此就连历史课本上的诗词也很少给学生说。而只有少部分的历史老师会在教学时引入诗词,但是在将诗词引入到历史教学时,却也并不总能达到良好效果。
(三)教师的古诗词储备有待提高
目前,在借助古诗词进行七年级历史教学实际中,教师的诗词储备量不够丰富。首先,七年级历史教师对于山水田园诗更为熟悉,而对与历史教学联系密切的“咏史怀古”类诗词却缺乏了解,因而限制了古诗词历史教学的深度契合。其次,七年级历史教师所熟知的诗词大多是古代诗人所作,而对于古代的军事家、政治家的事迹及其作品却了解较少。因而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所引用的诗词存在着范围及内容两方面的限制。
三、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建议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中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词量,对于古诗词的优美旋律可以进行初步感受。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引入诗词对历史教学显著提升作用。在历史教学时,古诗词与历史的结合将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有机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二)合理设计教学计划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章节以及七年级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计划。例如在对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和灭亡一课进行讲解时,其教学重点是隋朝开通京杭大运河和开创科举制的历史作用,而难点是对隋朝兴亡的原因进行深刻辨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搜集与京杭大运河、科举制相关的的古诗词。之后,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各自搜集到的诗词。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同时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教学难点的认知。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锻炼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观点。
(三)提高历史教师诗词储备
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历史教师在借助诗词进行历史教学时,更应该掌握丰富的古诗词文化知识。在将诗词引入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并保持良好的言行举止。古诗词优美工整的形式、和谐动听的韵律等优点均值得历史老师学习,历史老师若能在课堂上对诗词能信手拈来,不仅显得谈吐不凡,且会为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结束语
古诗词的美不局限于文学范畴,它与七年级历史知识有着天然地紧密联系。在古诗词的熏陶下,学生能从历史和语文双重视角感悟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使历史和语文建立有机的、双向的促进关系。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结合诗词的美感之后,必将在新时代的教育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祺山.有效利用古诗词,提高七年级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5(36):120.
[2]李虎. 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2020.
[3]宋慧莹. 历史知识融入小学古诗词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沈阳大学,2020.
[4]李晓燕. 诗词辅助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调查和改进策略研究[D].青岛大学,2019.
[5]韩港. 唐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