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5月13期   作者:谢敏
[导读]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体现着语文学习的综合成效。
        谢敏
        雁江区雁江镇中心小学  四川省 资阳市  641300
        摘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体现着语文学习的综合成效。小学正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积极的写作兴趣,良好的写作习惯,日渐提升的写作能力,都是语文教师需要认真完成的教学目标。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人们对语文学科和人才培养的认知更加科学全面,提升写作教学效率,实现良好的写作能力培养成为当下语文教学不可回避的话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写作教学;方法
           写作是一项很综合的活动,与创作者的生活经历、词汇基础、构思能力、思想价值和整体的文学素养密切相关。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写作教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方法单一枯燥,脱离写作本质和具体学情,导致学生写作能力普遍不理想,长期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问题。以下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论述。
一、注重日常积累,强化迁移运用能力
           写作需要一定的语言功底,丰富的词汇知识,良好的语感能力。这样才能顺利将心中所思所想表达出来,才能和读者之间建立一座沟通的桥梁。如果说整个文章创作是一座城堡的话,语言词汇就是基础的砖石。很多学生可能内心有不错的想法,但是缺乏语言表达的能力,经常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进而影响写作兴趣和写作质量。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就是借鉴他人的写作成果,从中进行语言知识等素材的积累,逐步实现积少成多的过程,然后在特定内容和特定主体的文章中进行迁移运用。可见,写作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活动,和整体语文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做好相关的引导工作。
           比如在文本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阅读过程,开展各种朗读活动,深化词汇记忆和语感能力。在主题思想和文章构思的分析中,教师也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进行合作探究和分享交流,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为写作提供指导,达到一举数得的教育目的。另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读书,通过好书推荐、家校合作等方式,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扩大认知视野,提升知识储备,实现丰富的材料积累。这样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简单的技巧指导和写作启发,才不会被认为浮华而不切实际,成功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展开灵活的迁移运用, 为文章写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坚持以读促写,促进思维能力发散
           语文的读和写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读和写并不只是简单的词语堆砌,而是艺术思想的再创造。日常积累主要是提供材料基础,而思维发散也是有效写作的重要条件。文章的重要评判标准就是内容的新颖和观点的独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们通常会拿同一个案例进行重复运用,思维观点毫无新颖之处,给人造成千篇一律的模板印象。因此,写作必须重视学生的思维发散,而这种能力并不是凭空而来,需要借助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外在的启发引导而展开的无限延伸和联想创造活动。文本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们可以在这里,扩大认知视野,获得不同的生活体验,进而展开二次创作活动。
           比如在《猫》的学习活动中,文章通过形象的语言把古怪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那种喜爱之情自然流露在字里行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现实,结合生活中接触过的小猫或者其他动物,展开类似的仿写活动。另外,古诗词用语更是含蓄精炼,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蕴。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有限的文字组合中,就具体的画面和内容进行扩写。学生们的阅读本质也是间接的生活体验,借助文字的描述来认识故事的背景,体会人物的经历,思考作者的情感态度。人们都是具有独立思维意识的个体,在文本创作和文本阅读的过程中都会带有强烈的主观态度。通过这样的活动参与,学生们能够获得更丰富的创作灵感,有利于摆脱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
三、回归生活写作,强化日常练笔活动
           一切创作活动的根源都是来源于生活,进而引起情感上和思想上的共鸣。现阶段学生畏惧写作的原因就是不知道写什么,把写作看得很高大上。这主要是由学生缺少生活观察和生活思考造成的。现实生活的空间有限导致的视野狭窄是一种客观情况。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指导脱离生活,没能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会生活的乐趣以及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坚持生活化原则,引导学生的写作回归生活,落实日常的连笔活动,在实践运用中不断提升写作综合素养。
           比如,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观察的任务,然后慢慢引导学生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表达。另外,教师也可以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去接触更广阔的社会自然生活,扩大写作范围,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还有,日常的连笔活动必须落实,同时要杜绝敷衍应付的情况,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引导。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必须落到实处,全面提升语文综合水平。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提升写作教学的专业素养,结合具体情况给予学生科学有效的指导,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实现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的有效培养和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席琳.西部素质教育.2017(11)
[2]浅谈兴趣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关德权新课程(上).2015(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