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德
恒大地产集团济南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烟台市264000
摘要:如今我国建筑设计领域中,各类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在提升设计水平,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积极运用新技术和材料,做好设计方案质量控制,并遵循节能环保设计理念,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建筑设计质量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节能新材料;新技术;建筑设计;应用
1建筑节能理念
就建筑领域而言,其传统的发展理念始终将经济效益放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工作的首位,换句话说,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既是行业发展的标志,同时也是行业发展的目标。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以往由经济效益“一家独大”的局面不再,取而代之的新形势是环境、资源等也成为了项目设计工作中的重要考虑因素,生态环境的构建与维护成为了新发展时期中为人们所关注的重要方面。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新材料还是新工艺,其在建筑节能工程中的应用都须以遵守国家对此而设置的技术规定与规范等,此外,在被正式投入使用之前,为了保证其与当地实际环境间的适应性,前期的试验准备及充分的技术论证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的便是新材料与传统材料间的对接问题,如在以新换旧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新工艺及材料的使用条件是否成熟,要能够确保新旧二者的交替不会对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产生影响,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建筑主体结构性能的完整性。总而言之,虽然新的材料与工艺自有其先进的一面,然而在对其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其与建筑施工的种种具体情况间的适配性同样是不可绕过的一个方面,切忌对其进行盲目的应用与推广。
2建筑设计中新技术的创新应用
2.1智能化技术
从当前建筑设计实际来说,设计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为新的创新点,获得了不错的效果,提高了建筑的智能化控制水平,能够满足人们对现代化建筑的基本需求和要求。比如,构建了楼宇自动化系统。此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门禁控制系统和中央空调监控系统以及安防系统等。在实际运行中,能够满足小区出入管理和建筑设备运行的自动化控制等需求。为保证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效果,设计人员在具体实践中,要做好智能化技术和建筑物融合的把控,做好技术和建筑物结合点的高效把控,进而保证智能化调控效果,保证建筑物的应用便捷性,同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增加建筑的应用价值。
2.2节能新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重点引入和应用节能新技术成为一项关键的基本要求,其满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能源节约的基本战略需求,也是促进建筑工程项目可持续运行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可供选择应用的节能新技术也越来越多,象从被动式节能设计层面看,可以针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结构进行恰当调整,促使其可以更好地运用外界环境资源为自身服务,进而降低后续使用中存在的较高能源需求。除了被动式节能设计层面的创新外,当前建筑设计中主动式节能技术同样也得到了创新发展,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方面,其价值越来越凸显。象除了太阳能的传统应用方式外,太阳能电池板的普及范围也越来越广;引入风力发电设备,能够明显提升建筑物对于风能的利用效率;地热能源的应用同样较为理想,地源热泵设备的应用效率越来越高,可以实现高效的能量转化,成为未来建筑设计中比较重要的内容。
2.3生态技术
在建筑设计应用生态技术中的主要目的是使生态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避免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造成不利的影响,这也是对建筑本身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分析,可以归纳出建筑设计中的生态技术具有如下优势:首先,使用生态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功能,减少建筑内的能量消耗,比如屋顶绿化设计,能够降低顶层建筑室内的热量消散速度,使得室内温度能够较长时间处于恒定状态,如此就可以减少各类电器的使用频率,不仅可以降低能耗,还可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其次,生态技术的使用,可以改善建筑室内的环境,改善建筑居住的舒适度,提高用户的生活质量。
一定的综合性是生态技术呈现出的另外特点了,建筑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可以得到解决的同时,也可以为在建筑设计中应用新材料提供相应的基础条件,还能够优化整体建筑设计。技术和生态结合在一起是建筑设计生态技术着重要求的,在建筑行业中生态技术应得到全面广泛的推动。
2.4信息化技术
建筑设计中的信息化技术是指借助智能化设备以及相关技术对建筑相关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优化,有效节约能源,并大幅度提高能效。例如,具有智能化特点的太阳能产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能有效保障建筑室内空间的制冷效果和供暖效果;微波传感器产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能为建筑增设报警功能,有效增强建筑环境的安全性;防风雨传感器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能为建筑室内的窗户增设智能化的开启关闭功能,能有效防止雨水对室内的滴入。
3建筑设计中的新材料应用
3.1保温材料
无论是我国的南方还是北方,保温材料都是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工程,在建筑设计工程中,保温材料一直备受建筑设计人员的重视。一般情况下,保温材料可大致分为无机保温材料、有机保温材料和复合保温材料三大类。如果按照组成成分进行划分,其中的无机保温材料包含岩棉板、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泡沫水泥板、玻璃棉板等;另外的有机保温材料为模塑聚苯板、挤塑聚苯板、酚醛树脂板、聚氨醋板等。虽然一般的保温材料能够起到保温作用,但是这类材料的使用寿命较短,不能够长期使用,并且这类材料在环保方面具有较大问题,如此也就需要重点加强对于新型保温材料的研究和运用。比如真空隔热板的使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够显著提高隔热效果,特别是在真空层设置中,其隔热效果更加优于传统的隔热材料,在设计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性与隔热性,可以在真空隔热板的外部设置金属和纸质包裹。另一方面,保温材料的隔热效果也可以体现在门窗结构上,比如,在门窗的设计中,选择吸热玻璃、调光玻璃等,优化门窗的隔热效果,减少门窗部位的热量散失。
3.2通风新材料的应用
通风新材料应用是本建设项目新材料应用的重要内容。在综合楼设计中,其不仅可通过镂空结构进行室内通风换气;还可在通风材料的应用下,进行室内通风。具体而言,在合成二苄基甲苯墙体材料应用时,设计人员对固体酸催化工艺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墙体与窗框之间拥有合理的通风孔隙,此时外界的空气汇从窗户框底部进入,然后再从窗户框的顶部进入室内。与直接通风相比,其降低了空气中的风流速度,避免了人体的不适感,同时,在矿护框内部还有一定的噪音吸收装置,给人们营造了舒适的建筑应用空间。
3.3新型隔音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在建筑设计方面,人们对噪音持有更多的意见,据市场调研情况显示,人们最不能忍受的环境污染排名位于前列的就有噪声污染,而且最近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建筑设计的新的隔音材料的位置也在逐渐改善。为了避免来自外部环境的干扰,使用了具有优秀隔音、吸音性的新材料,加强了建筑设计中的安静居住环境。新的隔音材料也被广泛用于建筑设计。
4结束语
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居住条件日益增长的需求,进行建筑设计的优化和创新是非常必要的,在建筑设计中对于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是必然的。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绿色、环保、生态、节能的设计理念,为住户打造舒适、安逸、稳定的居住环境,实现对能源的最大利用率,尽最大可能的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建筑设计的方法在不断的优化和改变,作为建筑设计人员,要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基本国情,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人们设计更加优秀、完善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郭海琳.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06):10-11.
[2]何伟,刘海香.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7,43(16):30-31.
[3]田大义,王明旭,李海涛.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7(05):49.
[4]王春华.节能新材料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上海建材,2016(0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