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会芳
天津业洪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01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世界瞩目,大型建筑设施相当依赖于混凝土结构,因此行业内人员一直在探讨更为优越的措施,提升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这不仅包括混凝土材料性能的严格把关与检测,同时需要对其质量要点进行分析,从而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能够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并且保证施工过程中基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土木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实现良好的成本控制,保证工程质量,这样才能够使得混凝土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土木工程质量也得到保障。因此,本文将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进行探析,研究施工技术特点,以确保其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土木工程规模增长,在一些重要的基础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有更多的应用,只有使其达到较高的结构强度、抗裂性能、承载力等指标要求,才能有效促进土建施工质量提升。在土建施工中,需从多方面控制混凝土质量,既要有效控制其外部约束力,还要通过严格控制配置、搅拌、浇筑及养护等环节,约束其内部应力的变化优化,并提高其抗裂及抗拉性能,最大限度预防裂缝等病害发生。面对大体积混凝土在工序复杂性以及质量控制的较高难度,土建施工单位予以重视,对裂缝等质量问题做到有效预防。我国土木工程建筑发展日臻成熟,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来使得整个结构以及建筑性能提升,增长使用寿命,下面将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特点,对其质量影响因素及施工技术要点展开详细探讨。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征分析
在建筑工程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化话时代的来临,作为工程人,应该让土木工程建筑与时代的发展相契合,努力的创新发展新技术,以保证工程建筑的质量得到整体的提升。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土木工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容易被遗漏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的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或者采取措施将已经发生的问题进行弥补。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主要的材料施工材料。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造成施工质量缺陷的主要成因,也容易造成质量事故的发生,给施工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应该从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特征着手去分析其裂缝问题的成因,混凝土中的主要材料是水泥,水泥在遇水会发生反应产生很多的热量;混凝土结构本身的缺陷等问题。
2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2.1大体积混凝土配制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材料配置是影响施工质量最为关键的环节。通过科学的配比也可以保障材料的稳定性,同时在配置出高品质的材料才能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配置过程中主要通过几方面的严格控制。在实施混凝土浇筑工作时,做好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混合比时,计算的准则主要基于其基本性质,技术要求和原料的用途,以达到控制混合比的目的。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检查质量检验报告和骨料,水泥添加剂,矿物添加剂等材料证书,并确保所有指标符合质量要求,之后这些材料才可以被允许进入施工地。工作人员在控制混合比例时,必须拥有监督机构颁发的认证材料,并结合批准的材料和文件来控制混合比例。如果混合比例未获批准,则严禁使用。如果原料的来源和种类发生变化,应结合原料试验的实际结果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以获得真实有效的混合比参数,减水剂等,在使用中用粉煤灰与矿渣作为杂志的确保材料,以达到最佳的稳定效果。然而保障水泥的含量,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要确保安全性,就要对混凝土强度以及坍落度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进行科学实验过程中增加其骨料含量减少水泥用料,保证混凝土强度与粘结度,从而达到最佳的粘黏效果。
2.2有效控制外部约束力和温度应力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多用于土木工程基础,会受到地基的约束力作用,当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或者位移时,会严重破坏其质量,并严重威胁土建工程安全。为此通常会设计滑动层来加以预防,滑动层的主要结构类型有:砂垫层或者沥青毡层,可使混凝土结构不与地基直接相接,进而起到控制地基约束力的作用,有效避免地基沉降裂缝的发生,这在土木工程基础施工中应多加关注。同时,对于温度应力主要是通过蓄水、覆盖等方式加以控制,其原理在于借助于物理降温的方式,加快内部热量散失,将其内外温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也就有效限制了温度应力,进一步保障大体积混凝土质量。
2.3提高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抗拉抗压性能
首先,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较为合理的配比。配比的过程要参照以往的施工经验并且要与本次施工环境的具体状况相结合。另外,配比的过程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比较的高,要选取一些技术水平比较高并且细心谨慎的工作人员为主要负责人。在配比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补充添加一些添加剂去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包过补充水分和进行覆盖两大方面,这两方面在上文已经具体的进行阐述过。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在施工过程中要添加一些与纤维有关的补充剂进行提高。
2.4钢筋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在当今的建筑项目中,通常采用的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浇筑工序是产生质量通病的关键步骤。一般在模板支护、钢筋绑扎全部完成并已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并且对于需要浇筑的部位清除施工杂物,保证作业面干净。混凝土的施工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将钢筋混凝土的模板进行预支,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第二是采用高压泵的方式将混凝土运到需要浇筑的地方,从而完成浇筑。在浇筑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混凝土的振捣技术,应该使用合理的振捣工具并且振捣到位,不放松任何的地方。
2.5混凝土浇筑
在排空操作之前,有必要及时对模板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进行科学检查,主要是为了验证悬臂构件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其他的性能。施工人员在进行浇注时,有必要及时观察模板,以及模板的支撑状态,并报告是否有异常的问题。此外,不建议更改保留孔和嵌入部件的原始位置。如果存在偏差,要进行及时的更正。在后续的浇筑时,必须按照严格规范的规范进行施工,工作人员对于分配的工作职责要认真对待,避免可能引起混凝土表面麻点,蜂巢和洞等因素的干扰。同时浇筑层与层之间最大的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而浇筑面积需要渗透和固体胶厚度不超过3m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对于采用多层连接救助方法。多层铸造在大型混凝土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同时这种方式用振导能够有效地确保混凝土质量,快速的将混凝土土层进行散热有助于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经常出现溢水现象,为了确保其质量相要从表面水分进行及时的清除。在混凝土浇筑后要进行温度的控析等问题。反之,如果时间不足则就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在施工中,进行混凝土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将其控制在25s左右。
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大体积混凝土常见于土木工程,并发挥重要的基础稳定性作用,但也面临着较多质量风险,主要来源于自然环境、施工技术以及钢筋等因素,对大体积混泥土质量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土建施工单位要采取应对措施,有效控制外部约束力和温度应力,严格控制混凝土在浇筑施工及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并且不断优化其抗裂性能及抗拉强度,避免裂缝等质量问题发生。
参考文献
[1]卢志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8):1573.
[2]朱广生.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9,(22):50.
[3]刘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8):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