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童童1 闫真月2
1.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青县分公司 河北 沧州 061500
2.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南皮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 沧州 061500
摘要: 将调控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不仅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管理的柔韧性和精益性,同时还能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提供统一性的支持,促进电力系统管理能力的提升,推动电力系统价值的创造能力。各地电力系统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应当结合自身的需求,以及当前具有典型意义性技术,对整个一体化的管理进行优化。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电力系统;自动化
引言
基于调控一体化的智能电网运行管理方式能够使电网整体运行管理效率得以全面提升,经由配网、电网调度以及变电等自动化改造的落实,能够帮助电力企业在第一时间发现电网系统运行故障,并且对其加以及时解决,从而促使电力企业日常运行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标准化、精益化以及规范化。
1调控一体化概述
电力生产运行行为主要分为:调度、控制、监视、巡维、试验、检修六个主要环节,其中调度、控制、监视是作用在系统或运行元件上的运行行为,24 hr 不间断运作,是电力系统运行的核心环节。巡维也是作用在运行元件上的生产行为,与电力系统运行密切相关。调控一体化主要是指第三条电网调度、控制、监视三环节实施集中管理和一体化运作。调控一体化建设应按照统一平台、集中控制、集中监视、分区巡维、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稳步推进。其中,调度是指对电网运行进行的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监视是指不间断观察系统或设备运行状态,确认正常或识别异常。按对象、内容不同可分为系统监视和设备监视两类。按照组织架构中,对调度、监视、控制、巡维业务职责的不同划分,运行管理模式分为地区传统型、地区改进型、地区调控一体化型等三类。在地区传统型运行管理模式中,有关运行单位包括调度中心和所有有人值班厂站,其中调度中心负责调度及系统监视,厂站负责现场设备监视、控制及巡维。随着技术进步,在地区传统型基础上,将监视、控制、巡维一定程度上集约管理,逐步实现厂站无人值班,即地区改进型。根据集约化程度不同,地区改进型可进一步分为调度中心+多集控中心、调度中心+监控中心+多巡维中心两种模式。
2应用调控一体化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影响
2.1精益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调控一体化模式下,通过将原有电网调控中心和变电所进行整合,能够在技术管理和人员管理方面进行优化,从而作用于整体的管理和工作效率。在技术管理方面,通过调控一体化中的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对原有的工作技术体系进行优化,能够使得业务的开展更加顺畅;在人员管理方面,调控一体化模式运行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对部门职责的明确,提升员工工作的清晰度,并且能够通过一体化平台对人力资源进行灵活的配置,能够对整体的工作效率进行提升。
2.2减少事故处理的时间
通过使用调控一体化的运行管理模式,能够对原有的工作流程和工作体系进行精简,并且能够通过一体化模式中的智能技术对设备进行及时的检测,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预警,并在图形服务中将设备问题进行标点处理,为设备和其他运行中问题的解决提供精准的指导,从而有效降低事故解决的时间。同时,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的过程中,调控一体化技术还能够对解决方案进行制作,不仅能够提高事故问题解决的时效性,同时也能够保证事故问题解决的安全性。
2.3提高电网的安全性
使用调控一体化的运营模式,也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一方面,调控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戏中的事故应急能力,能够结合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参数的变动进行及时主动的报警预测,并且可以准确的提示设备故障的位置,对于一些简单的故障也可以进行自动的修复,从而可以让工作人员及时察觉,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对设备故障与问题进行及时的修复,提设备的监测效率与能力。同时,调控一体化技术也能够通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对比,能够技术汇报电网系统的数据情况,为专家系统预测提供准确的支持。
3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3.1智能报警
结合SCADA系统所采集信息数据,对能够出现故障的元件加以推断,在完成对故障的精准定位之后,将数据传送到相应报警系统当中,另外将故障元件实际位置,将故障排除凭证提供给电网运行的管理人员。其中的智能信号所具备分析功能会借助动态开关变为数据信息,按照开关、元件等有关信息展开推理,对故障元件进行迅速地定位,随后按照其失电的状况对故障是否发生进行验证,帮技术人员对海量报警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使其判断故障的准确率得以提升。
3.2动态监控
对于EMS系统而言,SCADA占据着重要地位,其软件模块能够被划分为数据处理以及收集。其中,采集模块包括电力系统与EMS系统的连接点,经由与数据网络、远程通信的专线等对电网工作的数据进行动态采集,随后上传到相应应用程序当中,根据程序所发出指令对远方进行调控。采集数据的子系统需要具备优秀的处理信息能力以及可靠性。所以,应当对各类电网应用进行统一设计,保证采集数据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动态监控主要包含在线监视、稳态监控以及动态监视。而稳态监控将对技术人员最终判断产生直接影响,其需要对隔离开关、断路器等予以有效支持,落实电网运行遥控工作。对于稳态监控而言,动态监视属于其重要的补充,且拥有计算库的提供、辨识坏数据以及定义公式等重要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具备屏蔽、平衡母线、量测与监视断面等重要功能。
3.3对电网事故危险点进行有效控制
导致电网事故的因素众多,相关调度人员在面对突发事故的时候,必须沉着冷静对待,并实施灵活的处理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在处理电网事故的时候,出现危险点是由于员工未对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在实践中,应该全面监控电网体系,如果出现可疑现象,需要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相关调度人员对事故节前预测,制定解决预案。在多电源小区中,“误合环”是常见的操作危险点,该类小区中配备独立的发电机。一旦出现误合环现象,必须关闭发电机和其他电源,避免出现导电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做好负荷检测工作,根据相关的标准实施维修工作。相关的电力调度部门充分评估电网的负荷,对于电压无功补偿装置进行投入,在调整电压过程中,坚持分层分区的原则。对电压质量监督进行完善,对于电网电压集中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实施以后,逐步对用电的压力进行了缓解,但是作为一种新技术的融合,电力系统自动化与传统电网管理模式明显具有不配套性,这又进一步加剧了电网管理本身的不适应性。我国电力系统也对这种问题的解决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结合软件和硬件的设计,对调控一体化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夏泓靖.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风险及解决对策[J].电子世界,2019(21):101-102.
[2]艾学勇.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20):142.
[3]林兴华,闫萍.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监控信号管理探讨[J].电子世界,2019(12):66-67.
[4]姜丽珍,董淑杰,闫振伟,吕瑞华.电网调控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9(12):69-70.
[5]蔡鹏,孙娟.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