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锋
苏州天狮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响应环保工作的号召,必须着重加强美丽乡村绿化工程建设,科学配置农村乡土植物,打造独特的乡村园林,做好农村植树造林工作。
关键词:新时代;美丽乡村;绿化工程建设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美丽乡村绿化工程建设,打造宜人的乡村风光,实现农家乐的目标,必须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科学栽培乡土植物,坚持绿化工程建设原则,不断改善乡村植树造林管理体系。
一、结合区域环境精选绿化植物
中国东西南北各区域气候条件、地质结构、土壤特性不尽相同,因此,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根据区域条件选用最佳植物。据调查了解,各地暖季节和冷季节选用的灌木树种和草坪植物不尽相同。举例而言,中国东北地区选用的园林灌木树种主要包括紫穗槐、榛子、杨柴、毛榛、刺五加、黄刺玫、兴安刺玫、沙棘、胡枝子等;暖季节草坪植物是结缕草,冷季节草坪植物包括白三叶、小冠花、异穗苔草、紫羊茅、白颖苔草等。华北地区选用的园林灌木树种包括金露梅、山楂、六道木、黄栌、白刺花、多花木兰、胡枝子、黄蔷薇、绣线菊等;暖季节草坪植物是结缕草,冷季节草坪植物包括白三叶、小冠花、异穗苔草、紫羊茅、白颖苔草等。南方地区选用的园林灌木树种包括杜鹃、蔷薇、黄荆、海棠、野山楂、红果钓樟、紫穗槐、夹竹桃、白檀、化香、木包树、毛栗、胡枝子、爬柳等(沿海热带地区所选灌木种类包括杜鹃、紫穗槐、小果南竹、龙须藤、米碎叶和蛇藤等);因为南方区域气候大多温暖,所以草坪植物以暖季节植物为主,主要包括狗牙根、百喜草、结缕草、地毯草、假俭草等。
二、科学栽培乡土植物
乡土植物是指天然分布在当地,即可以在当地原产,或者由外地引种多年,而且能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可以培育出优等植物种类。从总体上来说,乡土植物的生态适应性较强,价格成本相对比较低,便于后期维护和管理。其次,各地乡土植物大多具备区域文化内涵,反映了当地植物文化特色,例如西部地区通常会栽种中国槐、桦树和松柏等耐寒植物,海滨区域会栽种凤凰树、桉树、榕树等南国植物。加强乡村绿化工程建设,营造美丽的乡村园林景观,必须着重优化乡土植物应用模式与配置方案。在栽培乡土植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三项基本原则:
第一,乡土性原则。该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植物群落结构的自然乡土性,另一方面,则是指所选植物种类的乡土性。因而,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配置尽可能多的养护成本较低和适应性较好的乡土植物,植物配置形成的群落结构在植物配置方面应该以该地区地带性植物群落结构为基础。
第二,经济性原则。该原则主要是指在营造园林植物景观的过程中应注意节约成本,包括财力成本、土地资源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等。同时,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科学配置乡土植物,切忌盲目引入珍贵植物或者盲目开发绿地面积。其次,应精心配置植物品种,科学经营苗圃,不断提高植物成活率,尽量节约植物运输成本。
第三,文化性原则。该原则要求在栽培乡土植物的过程中应突显区域文化特色,将文化因素渗透于植物景观中。目前,有不少乡村将市花作为重要栽培植物,并通过修剪和拼接使市花能够形成美丽的图案,营造如诗如画的意境。
三、优化植物栽植工艺
当前最初的植物栽植工艺包括人工植被栽培法、植生带培植法、液压喷薄法、OH液植草种植法等。其中,人工植被栽培法则是采取人工模式撒草籽、设置花格草皮、栽植灌木或者乔木、满铺草皮等,这种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然而施工效率和植物成活率都比较低,仅适用于面积较小的种植区域。植生带培植法是将植物的种植夹在天然纤维垫或者多层次无纺土工织物内,然后,直接将夹有种植的纤维垫或者织物紧贴于土地表层。这种方法能够扩大绿化范围,确保施肥的均匀性,起到保水作用,避免种子被冲走,植物成活率比较高,植物生长态势非常整齐、良好,绿化效果极佳,植物后期修剪也极为便利。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该方法更适用于北方砂土区域,通常不适用于南方地区。
液压喷薄法是启用液压喷薄机在种植区域均匀喷洒植物种子、化肥、稳定剂、木质纤维以及水与染色剂的混合液体。这种方法施工效率极高,施工速度快,人工成本低,植物种植密度均匀,能够有效扩大绿化养护面积,据调查了解,平均每台喷薄机每天植草面积多达4000到10000平方米。OH液植草种植法是将新型化工产品0H液和清水按照标准比例进行稀释,然后将这些液体与草籽借助专用机械喷洒于种植区域,这种方法施工技艺简单、速度极快、绿化养护效果良好,然而,施工成本高,规模较小。完成植物栽种工作后,应注意优化灌溉方案,持续加强各方面的养护工作。
四、做好乡村营林养护工作
植树造林是乡村绿化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美丽乡村绿化工程建设,必须全面做好乡村营林养护管理工作。梧桐、松柏、胡杨等林木春秋季节均能栽种,需要注意的是,秋天栽种的树木需要进行越冬保护。在栽种之前,要将树苗的根系放在清水中浸一夜,使树苗能吸足水。然后,要科学开挖定植穴与定植沟,对于表土和心土,应分开放置,在回填土时,应先填入20厘米的阳土,然后填入20厘米的麦秸秆或者玉米秸秆,对于最上部,需要用表土和粗肥混合填平。粗肥的施入量大多是3000-5000kg/亩。而且,在定植过程中要求接芽朝向西北,接口与地表平。林地土壤管理项目包括秋耕、中耕、除草与间作等。通常,秋耕是在秋季落叶前后结合施肥进行,一般树干外及树盘内稍浅,深度为10到15厘米,由内向外加深至25到30厘米,秋耕时尽量要减少对根系的损伤。中耕是在灌水后或者降雨后进行,深度为5到10厘米。幼龄林地可以合理间作灌木花卉、瓜类、草莓、豆类和苜蓿等,间作时间为树木定植后三到四年内。此外,在初期种植期间,不断增强树苗和植株的抵抗能力,为树苗施入适合成长的肥料,做好灌溉工作和种植区域卫生处理工作,定期查找病原减除病虫害部位,以减少侵染源。林木追肥时期及其次数和其品种、树龄、树势、土质密切相关,通常在三月上旬,枝芽萌动前,应施入适量的速效氮肥,一般幼树须施入0.3到0.5千克的氮肥。到了五月,以钾肥为主,同时配合适量的氮磷肥。五月后期,则需要补充树体营养,为叶面喷洒适当的肥料。在灌溉林地的过程中,应注意将持水量保持在20%到40%之间,根据树木一年中各物候期对水分的要求,灌水的关键时期是萌芽前、开花后、结果后、上冻前灌封冻水。对于干旱地区,需要在萌芽前灌入足量的水,确保水能下渗80厘米左右,其他期间应保持适中的灌水量。其次,要注意在害虫抵抗力最弱、暴露最为明显和群居时期进行防治,同时根据虫害规律予以杀虫。与此同时,要做好林地土壤深翻与改良工作,这样有助于边坡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含水量、肥力与透气性,有助于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木抵抗能力和成活率,将越冬的蛹、茧和成虫深埋于地下或者翻出表面进行消灭。而且,实施土壤深翻也能够讲过二者病菌深埋于土中,改善土层内部氧气供应分布结构,降低好氧细菌和真菌的存活率。在林木养护工作中,必须做好林木修剪、清理、追肥工作,定期剪除林木的病枝与枯枝,改善林地透风透光条件,保持林地清洁度,根据土壤结构和后期树木生长需求施入足量的肥料。另外,应注意处理好虫害诱杀、农药配置与使用、设置阻隔等工作。一般来讲,虫害诱杀工作是根据某些害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用黑光灯或者糖醋液进行诱杀,金龟子、蚜虫、蛾类等害虫均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诱杀。采用农药灭虫法必须遵守科学性原则,正确认知农药的概念,根据不同防治对象选用最适宜的农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面加强美丽乡村绿化工程建设,必须根据当地区域气候选用最佳绿色植物,融入地方文化因素,栽培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乡土植物。其次,用综合采用人工植被栽培法、植生带培植法、液压喷薄法、OH液植草种植法栽培绿化植物。与此同时,要注意加强乡村林地建设,全面做好乡村营林养护管理工作,保持充足的灌水量,依次做好林木修剪、清理、追肥工作,定期剪除林木的病枝与枯枝,不断改善林地透风透光条件,根据土壤结构和后期树木生长需求施入足量的肥料。另外,要重视做好林木病虫害防预工作。
参考文献:
[1]圣倩倩, 祝遵凌. 城乡绿化工程中的乡土植物配置方案[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 038(008):81-88.
[2] 韦泽华.浅谈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林业科技情报,2013(1).
[3] 王小峰,陈小艳.林业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现代园艺,2017(4) .
[4] 罗彩云, 岳梦. 西安市临潼区园林彩叶植物种类选择及园林应用的研究[J]. 农学学报, 2018, 88(06):67-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