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问题学生转化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20期   作者:江丽云
[导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犹如一张白纸,由于心智发展并不完善,他们很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从而成为众多教育者口中所说的问题学生。
        江丽云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百花小学,福建 南平 354300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犹如一张白纸,由于心智发展并不完善,他们很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从而成为众多教育者口中所说的问题学生。学生一旦成为“问题学生”,势必会影响让他们的学习发展,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对“问题学生”的转化不容忽视。本文以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为切入点,针对日常管理过程中如何完成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问题学生
        
        班主任是学生学习道路上引路人,肩负着把全体学生培育成才的重任。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进步,一群人的成长才是发展,而“问题学生”正是阻碍班级发展的重要障碍,如何完成对“问题学生”的转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是非观念以及道德观念也是摆在众多班主任面前的难题。笔者认为,“问题学生”的转化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研究话题,不可忽视和纵容,一旦放任自流、任其自我发展,必将会转化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班主任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努力完成“问题学生”的转化,助力他们健康成长,还学生一个光明的未来。
        一、小学“问题学生”形成原因的剖析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保护伞,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孩子从出生到上小学,家庭就是他们成长的第一阵营,因此,家庭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了他们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良好形成。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的学生家长将更多地时间奉献给了社交和工作,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以及对他们行为习惯的积极引导。将教育孩子的任务全权交给学校,片面的认为物质保障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呵护,一旦孩子出现了任何行为思想上的问题,更多的采用放任溺爱、棍棒教育解决问题,并没有从自身德行上去寻找原因,如是,周而复始,当孩子成为“问题学生”之后,更加手足无措;此外,家庭关系和家庭矛盾也是影响学生思想行为的关键因素,一个父母关系和睦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必然是父慈子孝、有自信的孩子,而长期生活在家庭关系紧张,矛盾频发家庭中的孩子,势必存有自卑、胆怯、不合群甚至暴戾的品性,这也是造成其成为“问题学生”的主要因素。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学校是学生发展的主要阵营,班主任更是学生成长道路的指路人,所以,班主任的德行直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言道“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班主任是个管理者,更是一个教育者,正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班主任的教育职责不在于成就自我,而在于真情奉献。但是,部分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却存在“刻板片面、选择性失明”的现象。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问题学生”大多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学生,而部分班主任将更多的教育关心奉献给了学习好的学生,对待“问题学生”大多采用训斥、吼叫的方式来处理,加之“问题学生”大多拥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多种因素夹杂,只会不断激化班主任与“问题学生”之间的矛盾,最终造成班主任放任自流,“问题学生”自暴自弃的教育现状。
        (三)社会的影响
        “问题学生”也是一个有情感、有血肉的人,当他们在家庭、学校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引导之后,势必会从其他方面去寻求心理安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以及手机也逐步走入各大家庭。小学生沉迷电脑和手机游戏的现象屡见不鲜,而虚拟的网络世界能给“问题学生”更多的慰藉,带来前所未来的心灵释放。但是,网络世界充斥了大量低俗、暴力、虚假的信息,若“问题学生”长期沉迷于网路世界,势必会影响其道德品性,最终使其误入歧途。
        以上便是导致“问题学生”形成的一些主要原因的概括,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亟待解决。


        二、 小学“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探析
        (一)家庭和睦,搭建绿色成长环境
        家庭是影响孩子心性的根源所在。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是古训,更是真理,父母的德行以及关系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精气神,所以,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构建绿色健康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直观重要。
        笔者建议班主任,可以通过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充分了解相关“问题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针对那些家庭关系不融洽、父母常年产生矛盾的家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案来帮助他们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
        1.亲子活动竞赛列入素质考核
        利用节假日的时机,以开展素质考核为由,邀请全班学生的家长到学生辅助孩子完成任务。如亲子朗诵比赛、亲子跳绳比赛、亲子基础知识问答等等竞赛。多给“问题学生”与家长沟通、相处的机会。通过搭建亲子互帮互助的平台,让家长能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也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父母,拉近他们彼此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消除“问题学生”的自卑感;
        2.家庭关系讲座
        与学校领导进行协商,定期邀请社会上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到学校进行“家庭和睦——打造孩子绿色成长空间”的讲座。通过微信邀请、电话邀约的方式,邀请“问题学生”的家长参与讲座。在专家的讲解下,给家长灌输家庭和睦、阖家欢乐的家庭相处理念,让家长们能够懂得自身行为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不断反思过往行为,懂得如何正确处理家庭矛盾、如何搭建孩子成长的绿色屏障。
        (二)爱心教育,给问题学生更多关爱
        “问题学生”并非一无是处,并非天生的品行低劣。其实,大多数“问题学生”在犯错误、违纪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一种宣泄、一种刻意的行为。他们大多是自我矛盾的结合体,明明喜欢学习,却一副厌学、不思进取的样子;明明喜欢跟其他学生玩在一起,却表现得高冷、特立独行。“问题学生”也需要更多的关注,也需要班集体的爱。因此,班主任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多给“问题学生”一些平等地关爱,甚至更多的关心和呵护。
        如,在举行班集体活动的时候,班主任可以尽可能的多给他们一些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鼓励他们在大众面前展示自我的优点和特长,又如,在“问题学生”学习进步的时候,大力提出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收获更多的掌声和认可,从而有效改变他们对班集体、对学习乃至对班主任以及其他学生的错误看法,进而使他们逐步融入班集体,爱上学习,喜欢上集体活动。
        (三)家校合作解救网瘾少年
        针对部分“问题学生”沉迷上网、网络游戏这一问题,笔者认为班主任和家长应当搭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阵营。班主任和家长可以通过微信沟通的方式,定期将学生在学校乃至家长的动态进行转达。家庭中,家长可以有效节制学生的上网时间,定期带着孩子去旅游、进行有益的休闲活动,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班主任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行为状态,来判断近期网瘾的戒除状态。学校与家庭及时沟通,充分了解“问题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助力“问题学生”完成转化。
        总之,“问题学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班集体的发展,对于学生本身乃至社会都有不利的影响。所以,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当明确自身教学职责,对“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且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科学有效的完成“问题学生”的转化,最终助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低年级数学常见错题类型及成因分析[J]. 俞鸿雁.文理导航(中旬). 2017(05)
        [2]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及其转化措施[J]. 罗佛清.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 2017(02)
        [3]“问题学生”的特点和成因分析[J]. 吴玉琴.吉林教育. 2013(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