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0期   作者:祖韦华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

          祖韦华
          洪山区鲁巷实验小学建和分校 湖北省 430065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整体教学体系中的基础部分,其发展问题始终受到了广大教育学家的重视,而小学数学更加是小学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由于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具有着知识积累量相对浅薄,性格、价值观还没完全塑造起来等等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都存在着一些不稳定性。那么在推行小学教育、推动小学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够行之有效的开展教育改革这就成为了广大小学教育人士所关注的问题。生活元素作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加入生活元素不仅能够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更加能够利用生活元素为学生营造更加贴切的小学数学学习环境。保证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念;小学数学教学
          引言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极为抽象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逻辑能力及应变能力,并很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中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改变现阶段的教学方式和思路,将数学这一门学科和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教师要对数学中的知识点进行研究和分析,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两者进行结合,使学生可以全面发展。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样的结果就是培养出来了一大批“机器型人才”,这样的结果也是教育事业的悲哀。因此,结合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教师应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改变当下的教学现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概述
          首先,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无法充分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导致学生存在厌学、抵触等心理,但是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的理解程度得以提升,实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其次,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增强数学与生活的关联性,使学生能够将自身掌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生活问题联系起来,进而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同时,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而对数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2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2.1将教材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要充分联系实际的生活,使数学知识实际应用性提高,而不只是停留于课本,应用于考试。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将教材与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就能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而,教师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尝试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主动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这一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先与学生互动:“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自己去买过东西呢,或者是跟父母一起去过市场买水果呢?”这时,一定有学生说去过。教师接着问这些去过的学生:“你们知道买水果时,重量一般怎样表示吗?”此时会有学生立即说出“几斤”“几千克”的概念。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的再现,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的重量单位“克与千克”,自然而然地就可以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2.2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小学课堂生活化教学设计,教师在讲课过程当中,应当时刻注意自己是辅助学生进行知识学习,而非代替学生学习。因此,在教案设计时,教师应以学生的感受为优先考虑对象;在知识讲解时,教师应以学生的自主思考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教师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生活化数学情境,学生通过数学情境对数学知识进行自我探索,从而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加强自身数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3创新教学方式
          在小学数学生活课程中,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教师必须注意设计教授的内容,捕捉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并使教学内容更加接近生活。例如,当老师谈论循环小数时,教师可以通过替换春季,夏季,秋天和冬天四个季节的交替来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习,因此学生可以了解循环少数继续像四个季节一样循环。其次,为了在小学实现数学教育,学生必须坚持将熟悉的生活材料用作教育内容。为此,教师需要能够根据学生的生活来保持学生的主要地位,并创造各种教育环境,使学生获得学习乐趣并渴望获得知识。又比如,在对于计算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在为学生建立虚拟购物的情景下,把学生分为几组,每组分配1000元人民币。学生在课程中模拟购物环节,通过对于购买物品的计算,最后得出支出成本。情景设置使学生能够体验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并更有效地融入学习中。
          2.4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者,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将一些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将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生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实现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构建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例如:在进行“一百以内的加减法”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构建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小刚在期末考试中进入了前十名,小刚的爸爸给了小刚一百元的奖励,小刚带上这笔奖励和之前攒下的35元零花钱去买零食,超市老板算了下小刚买的零食要40元,请问小刚付钱后还剩下多少钱?在学生完成计算之后,还可以继续提问:如果小明之前攒下的零花钱丢失了,那么小明买了零食后还剩下多少零花钱?通过这种比较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发展。
          结语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健全,对于数学的理解可能达不到教师预期的效果,再加上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将主体位置让给学生,不能将知识以“填鸭式”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数学是逻辑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同时其也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在新课改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将知识和生活结合,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快乐和轻松。所以,教师应该将数学知识和生活进行联系,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创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陈天烽.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6):158.
          [2]张强.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5):167.
          [3]刘如意.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2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