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宗康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江埠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高年级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与低年级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逐渐有了自己的认知和学习习惯,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它的教育重点慢慢的从识字、看图等内容向理解、阅读教学上完成转变。阅读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到阅读能力的培养技巧。本篇文章通过对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讨阅读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阅读能力;
引言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它是围绕语言、文字展开的教学活动,语文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一种,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生字、词语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向就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对文字、词语以及语句进行理解,并且将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将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在新课改的推进和要求下,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标,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逐渐成熟,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这对于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记忆力无论在量还是质上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他们所能记住的内容有所增加,意识占据大脑思想中的主导地位,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传统的机械式教学已经不适应他们的智力水平,思维逻辑也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对于这个世界有了一定的认知,在学习上,也掌握了部分内容的学习技巧,初步具备了思维发展过程中的完整结构。
2、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阅读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同时获得审美体验的一种活动,从小学高年级的学习特点来说,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语和文字,正是需要完成内容转化的年龄段,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也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理解,并且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转化,实现阅读、写作的一体化发展,是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通过阅读能力的提升,学生还可以知识文章背后蕴含的深刻哲理,改变学生的思想,甚至还会改变学生的命运。另外,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素质教育来说也有着一定的推进作用,它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获得学习的动力。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对于现阶段的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情感上的教育,教师在课堂教育中过于注重对知识点的教学,将大部分时间放到如何理解句子含义上,但是却忽略了文章整体对内涵的影响,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不能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很难对单独的句子进行理解,不能举一反三的灵活运用。另一方面来说,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忽略了阅读技巧上的培养,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只是让学生配合教师的教学计划,但是这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很难提高他们本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能真正的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没有全面的开发学生的语感和表达。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时间的规划上也存在一定的误区,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学生没有一定的参与感,而且课堂气氛不积极,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对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1、加强阅读技巧的培养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加强在阅读技巧上的培养,从而在多个角度上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学生应该带着目的去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通常来说,教师都会告知学生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两遍阅读法,第一遍先对文章进行大致的浏览,初步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第二遍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带着第一遍没有解答的疑问去进行,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专注性。另外一方面来说,阅读的文章是一个整体的结构,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学生通常习惯于一个词一个词的进行阅读,但是进入到高年级后,应该一个段落一个段落的进行梳理,使句子变成词,这样就可以保证意思的理解比较完整。
2、在阅读教学中引入提问教学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提问教学法,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思考能力,更好的对文章进行推敲。在提问教学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问题的选择上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并且合理的安排好问题插入的时间,根据浏览的印象和自己的需要,提出需要弄清的问题,使阅读文章的目标具体明确。例如,在《难忘的一课》学习过程中,在课前教师向学生提问类似于“谁上了难忘的一课”、“难忘的一课上的内容是什么”,让学生紧抓文章的主旨,并且围绕相关的主体进行阅读教学的展开,让学生体验到真挚的感情,从而融入到其中。
3、适当增加阅读量
实际上,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水平会对日后的语文水平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甚至有时候会决定学生的高中语文水平。学生之间语文学习的差异最根本的还是在于阅读量的多少。阅读得多,自然就会对文章把握得更好,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尤其对于小学高年级这个阶段,除去部分古诗词默写以外,根本就没有死记硬背的东西,全都是阅读和鉴赏等内容。因此阅读量的大小在此时就显示出巨大的作用。语文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为日后的深入学习打基础,在打基础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阅渎、多积累、多磨炼技巧。教师也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合适的课外阅读,从多个角度上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适当增加阅读量,多对学生进行提问,从而实现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苏莉.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实践[J].新课程(中),2019(12):48.
[2]罗永花.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研究[J].新课程(上),2019(12):130-131.
[3]常占美.浅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渗透路径[J].才智,2019(2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