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于情
广东省陆丰市南塘镇居住坑小学 516534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深入,教学中对孩子核心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关注教学的方式方法,开始关注教师教学中是否既答疑解惑又传授学习之道,素质教育已普及到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农村教育同样,随着教改在农村教育系统的推进,在农村教育教学中,教师开始重视新的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渐渐退出教学舞台。新时代下,兴趣和趣味性在农村校园的三尺讲台上已占有一席之位。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
引言:在农村校园课堂上,教师们仍然是课堂的主体,教学中教师是权威的代名词,说一不二。孩子们可以违背家长,但绝不会质疑教师。在课堂上,孩子们像小绵羊一样,老师提问便很紧张的回答,这样根本不能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们应营造平等和谐有爱的课堂氛围,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营造积极有趣味性的课堂氛围[1],主动引导孩子发现语文学科的趣味性,发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对语文学科产生极高的学习兴趣。
一、语文知识的趣味性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课堂中学习的内容是人们生活的基础,是其他学科良好学习的保证。小学语文学科内容包括生字、词语、近反义词、课文、古诗、小作文等,高年级会有简单的文言文出现。中国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汉字更是趣味无穷。一个汉字就可以有几种读音,同一个读音又可以有很多个汉字。经常会有一些趣味性的段子,来表达外国人学习汉字的苦楚。语文学习恰恰包含了中国汉语言的重要部分,在语文课堂中古诗词学习更是有趣,例如: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中,我们会学习《村居》这首诗,村居是清朝诗人高鼎所作,主要描绘春天的场景[2]。《村居》这首诗的内容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其中,小草、莺、杨柳等动植物一起构成了美丽的春天。在讲解这首诗时,教师们就完全可以给孩子们讲解春天到来之际,小草、杨柳等树木开始发芽,莺歌燕舞,万物复苏。同时课堂中教师可以讲解为什么春天到了小草会发芽,也可以讲解有关杨柳的故事。通过事物的背景和相关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而提升孩子们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的愉快体验。
二、联系生活实际教学
在农村语文教学中,教学设备及丰富程度不如城市里,农村课堂相对传统,仍然以口授和黑板教学为主,新颖的课堂模式也没有被更多的应用。为保证不论农村还是城市,孩子们都能够接受到很好的教育,在农村小学教学中,教师们本身就要多加思考,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氛围,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农村教学中,如果没有更多的教学器材辅助,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比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中“大青树下的小学”这是一篇描写小学校园的文章[3],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学校,在孩子们学习这节课时,给孩子们留出来10分钟的时间,带着孩子们到我们自己的学校中进行观察,观察学校中都有什么景色或者学校中有什么事物等。通过自己学校的对比来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中,教师带领孩子们离开教室到校园中体验,对于小学生们来说会特别开心和兴奋。这样回到课堂上孩子们也会积极的和老师互动,从而营造成有趣味性的小学语文课堂。
结束语
总之,书山有路"趣"为径,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们积极营造课堂的趣味性对于孩子学好语文这门基础课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们要积极营造课堂趣味性来吸引孩子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徐淑华.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 新校园(学习), 2017, 000(010):67.
[2]周玉春.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性的问题研究[J]. 幸福生活指南, 2018(46):16-16.
[3]李娅. 浅谈如何打造农村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J]. 中华少年, 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