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清华
河北省滦平县第一中学 068250
[内容摘要]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语文的选修教材及教学设计中,应该力求做到“选”和“活”二字,即选材上体现“选”的务实性; 教学设计上,关键在于一个“活”字。通过寄良好的期望于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上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加强生的美感教育的手段真正把“选”“活”二字落到实处,这样也就达到了新课标对选修教材及其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还学生以真正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大胆的创新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尽享语文殿堂的无穷魅力。
[关 键 词]
新课标 语文 选修教材 教学设计 选 活
新课程标准的高中语文教材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部分,并明确指出:“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别”,选修课教学应“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教学内容设置“不能单纯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出发”,要符合“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也就是说:选修课上的好与坏,既要贴近新课标,更重要的是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还学生真正的主体地位。因而我认为,必须从选好选修教材,进行精妙教学设计入手,为此既要突出一个“选”字,又要突出一个“活”字。
一、选材上体现“选”的务实性。
1、目前,在课改区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选修教材版本,如苏教版就有《现代散文选读》、《现代诗歌选读》、《〈红楼梦〉选读》等16种。让师生有了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这确实是一件大好事,然而,事实效果并不理想,面对如此多的选本,师生一时有手足无措之感。为此,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师生似有主动权,但还处于被动位置。因为那些摆在面前的选修教材必竟还是别人编好的。人常说:要想真正吃顿美餐,还得自己亲自动手为妙,使“选”的主动权真正掌控在自己手中。那就得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针对各地,各校师生的具体情况,自己去“拿”,不要“送”来的,即明确选修模块后,针对实际,师生联手共同选编,共同创造研究。这样编选出来的教材才能真正为我所用,老师教的有劲,学生学的有趣,学生兴趣起来了,还何愁什么学不到位呢?
2、教材“选”定了,即研究对象明确了,但在具体研究上,我们还需进一步的务实的“选”,如:教材大的方向为“诗歌”系列、那具体的研究中,是以该文体时间先后发展顺序为线,还是以作家生平创作为线。这是一种“选”,是每篇都精读,还是有精有略,这也是一种选,是选择教文章中的几个段落,还是只选教几个句子……总之,“选”的越“务实”,越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效果就会越明显。
二、教学设计上,关键在于一个“活”字。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在全国中语会开幕式上有一段精言值得深思:这些年,出现许多成功的教学法,在实践中的效果不尽相同,这并不是由于这些教学法本身有多大高低差别,而是在于教师会不会活用。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如果不会活用,任何教法学法都会变成一堆公式,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
那么,如何体现这个“活”字呢?我认为必须做好如下几点:
1、要寄良好的期望于每一个学生
期望是一种奇妙的,往往具有巨大的鼓舞一个行动的力量,心理学上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期望心理”。它常常影响着人们的意识,活动和行为。我们常常看到有这样一种情况,当教师认为某一个学生是好学生,于是就对他寄予期望,同时对他的一举一动都看着顺眼,一看到成绩时,就觉得越来越好,在这种“期望心理”的驱使下,教师就无意识的对那个学生加以激励和积极的暗示。一段时间后,会使那学生“真正”好起来了,或者更好,进而实现了教师的期望。这个学生也就会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同理,在课堂上,如果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寄予良好期望,那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2、在教学上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且有向往的心情。18世纪法国伟大的教育家卢梭主张:“要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很成熟的时候,再给他以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19世纪中叶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指出:“科学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发现他们。这就是说: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启发和引导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兴趣……”
布鲁纳的一些有关教学和学习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尽量利用每个学生天赋和好奇心的基础上,他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的好奇、兴趣指出方向,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求教师要用新颖的教学内容、生动的语言讲解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兴奋神经,促使他们把全身心都倾注在课堂上。自然,每个学生都会文思敏捷、精神振奋、乐在其中、充满鲜活生机。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帮你获得新知,发展智力,是你发明创造的源泉,是一切成长的起点。
3、要加强生的美感教育
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在课堂中对生“美感”的渗透,就会激发他们探索性学习的源头活水,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尽情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成为社会的栋梁。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语文的选修教材及教学设计中,如能做到“选”“活”二字,也就达到了新课标对选修教材及其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还学生以真正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大胆的创新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尽享语文殿堂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国语文卷》饶杰腾 王问渔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语文程标准(201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人民教育出版社
3、《语文教育论文选》 叶圣陶 吕叔湘 张志公 全国中语会编 开明出版社
4、《教师的艺术》 刘德贵编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