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祝英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丹溪中小学,江西 赣州 342215
摘要:传统文化是炎黄子孙取之不尽的精神果实,是一代代中华儿女成长的精神养料。在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由于受到很多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多学生开始追随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更加注重在学生的日常教学中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也能树立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并且将来能够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甚至推向世界,让世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传统文化是我国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呢?这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首先,教师要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其次,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今后能够为我国现代化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优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丰富小学语文人文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发扬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可谓一举两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由此可见,在现代化的教学背景下,教育部门应当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紧密融为一体,这对优化现有教学体系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帮助。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发展需求。由于小学生对外界事物认知能力较差,尚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应当用积极、乐观的教学态度影响学生,让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也是他们树立人生观、思想观的关键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其渗透周总理、詹天佑、诸葛亮等人物故事,让小学生对古往今来的名人典故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这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识,还能够促进学生思想上的进步。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
(一)一些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不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很多“洋文化”渐渐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洋文化”的出现给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使很多学生盲目地追求“洋文化”,反而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想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国传统文化,在当前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过早地接触到了一些高科技产品,对外国文化能够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了解,而对我国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这样的现状和背景,无疑也给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学校把英语课程当做教学重点,导致很多学生认为英语是重要的科目,而忽略了对我国文化的学习,最终导致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二)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注重背诵,忽略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许多人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些基础的认知,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只要能背诵一些简单易懂的古诗词就好。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和看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及时地纠正这一错误的思想观念。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忽略了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大多采用单一的、背诵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背诵。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诠释传统文化内涵
汉语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现有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为了更好地满足小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教师可以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选取语文教材中具有生活情趣的教学内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设一些情境模式,更好地实现高效率的小学语文教学。
(二)认真规划教学内容,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范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和仔细分类的,大部分范文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指导意义,对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主要以尊老爱幼、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明礼诚信为主,教师可以在开展语文课程教学的同时,向学生渗透一些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典故,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三)在文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汉字学习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师就需要在汉字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从而使学生通过文字,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很强的记忆力。新课程教学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小学阶段的学生尽可能掌握更多的汉字,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课堂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开展课堂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在开展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如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的读写活动。这些活动,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之外,还可以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师通过在课堂活动教学中,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能够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要主动肩负起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各种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蒋改红.浅析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新通信,2019(08):121-127.
[2]赵俊营.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120.